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江西,该如何再创文化辉煌?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唐代诗人王勃在其传颂千古的名篇《滕王阁序》中对江西的评价。确实,自古以来,江西人才辈出。翻遍二十四史,其中有籍可考的5783位历史人物中,仅江西一省就达378人,占全国6.54%。

根据《江西省人物志》记载,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56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万余人。这些人当中,大都出相入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欧阳修、王安石、解缙等。

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江西,该如何再创文化辉煌?

江西省

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上位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中,更是出了一件至今令人赞叹的事情。这一年科举取仕,共有475人考中进士,江西籍考生中进士达110人。其中江西吉安府更是包揽了其中的前7名。而在建文帝在位时的四年前的上一届科举考试中,吉安府就已经让人眼前一亮,那一年,状元、榜眼、探花也都是江西吉安府人,而且连二甲第一名与第三名也是江西人,在前6名中江西人占了5名。

连续两届科考成绩亮眼,而且碾压式的,让人想到当今中国乒乓球实力。这在中国古代自科举制设立以来,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因而明朝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翰林多吉安,朝仕半江西。

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江西,该如何再创文化辉煌?

皇榜

江西被称为:“文章节义之邦”。欧阳修曾这样夸赞故乡:“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江西的人才人才不仅多,而且贤,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江西的两大古代文化基地:临川、庐陵。临川与庐陵呈分庭抗礼之势。

在两宋,庐陵地区就出了欧阳修、杨万里、周必大、文天祥等杰出人才。明朝更是有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永乐大典》的总编。

而临川作为才子之乡,《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共收录1296人,抚州籍名家317名,王安石、晏殊、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都彪榜史册。

此外,豫章文化、浔阳文化、鄱阳文化、临江文化、袁州文化等底蕴也都非常深厚。涌现了一大批如八大山人、陈恕、熊良辅、黄庭坚、宋应星、姜夔、洪迈、况钟、曾几、魏禧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江西,该如何再创文化辉煌?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解缙

江西在古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尚学的氛围。

江西不管是民间该是官方,都崇尚兴学之风、向学之气。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或许这正是古代江西文化氛围的真实写照。

江西自古以来重视兴建书院,书院里经常会有名家大儒前来讲学。

以两宋为例,两宋全国有651所书院,其中江西就有220所,占全国33.79%;而始建于明代的书院,江西有288所,其数量之众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

比较有名的有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濂溪书院、盱江书院、东湖书院、依仁书院、云兴书院、崇正书院和明新书院等。

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江西,该如何再创文化辉煌?

白鹿洞书院

书院的兴建,使得江西的尚学重教的风气非常浓厚。

但如今,江西教育亟待复兴,特别是高等教育,没有顶尖的高校,急需打造优秀的高等院校。

江西在两宋乃至直到明朝都是人才大省、文化大省。江西自古以来就不缺人才。但曾经的文化繁荣,而今却人才流失,是我们应该反省的。再创江西文化繁荣,需要广大人才的支持与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