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十大「酷刑」與古代十大酷刑

生活在當代文明時代的我們,雖然生活質量提高,但其實我們一不小心也會飽受“酷刑”,當然,這個酷刑是打引號的。而當代世界十大酷刑分別是:減肥、早起、斷wifi、劇透、手機忘帶、父母學會使用微信、和處女座相處、擠公交、今天吃什麼、呵呵。

而生活在中國古代的人們,生活質量不高就算了,還會不小心也飽受酷刑。以酷刑聞名的中國古代,尤以滿清十大酷刑最為殘忍。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下常見的幾大酷刑。

剝皮: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為明代常用酷刑。

腰斬:把人從中間切開,明成祖殺著名學者方孝孺就是用腰斬。

車裂:即五馬分屍 , 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

俱五刑: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合一,即“大卸八塊”。秦末丞相李斯曾受此刑。

當代十大“酷刑”與古代十大酷刑

凌遲:就是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凌遲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後,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凌遲的處刑方式一般記述是將人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而歷代行刑方法也有區別,一般是切八刀,先切頭面,然後是手足,再是胸腹,再是梟首,最後肢解。明朝作惡多端的太監劉瑾曾被割了3天,共3357刀。清代較常用此刑,但刀數不一。

縊首: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岳飛父子曾被賜縊首。

烹煮:即“請君入甕”,發明此刑的為武則天時的酷吏來俊臣,後來他自己也受了這刑罰。

宮刑:又稱蠶室、腐刑,就是閹割男子生殖器、破壞女子生殖機能的一種肉刑。《史記》作者司馬遷曾受宮刑。相對的女性受刑又叫“幽閉”。

刖刑:關於刖刑,是一種類似挖膝蓋骨或截肢的酷刑。戰國時期,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

當代十大“酷刑”與古代十大酷刑

棍刑:即木樁刑,即用棍子直接從人的嘴或肛門裡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

最後一種“貼加官”:司刑職員將預備好的桑皮紙揭起一張,蓋在犯人臉上,司刑職員嘴裡早含著一口燒刀子,使勁一噴,噀出一陣細霧,桑皮紙受潮發軟,立即貼服在臉上。司刑人員緊接著又蓋第二張,如法炮製。犯人先還手足掙扎,用到第五張,人不動了,司刑人員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走上前去,細細檢視,那五張疊在一起,快已乾燥的桑皮紙,一揭而張,凹凸分明,猶如戲臺上“跳加官”的面具,這就是“貼加官”這個名稱的由來。

當代十大“酷刑”與古代十大酷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