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对滴滴限制那么紧?

日本为何对滴滴限制那么紧?

滴滴成了千夫所指。

连续有花季女孩,因为搭乘滴滴顺风车丧命,悲剧实在令人痛惜。

对当前的一起,我很赞同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刘戈的看法。他说,通常,我们不知道恶魔隐藏在何处。滴滴这次的错误在于,当恶魔已经出现,已经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他们却视而不见,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而且,仅仅在三个月前已经发生过女孩单独乘坐顺风车被杀的命案。这说明企业根本没有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投入资源进行内部整改。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司机被投诉后,马上停止其接单资格,那么至少这次悲剧可以避免。但滴滴没有形成这样的制度,原因不仅仅是疏忽,而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传递到管理上。

再引述一下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对此事的评论。

胡锡进在新浪微博上写道:

“滴滴顺风车的业务下线了。出了这么大的事确实应该严厉整改,怎么整改都不过分。同时,我认为,一个行业出问题,如果就不搞了,也未必就是办法。那样的话,中国不知道有多少行业应该关掉。”

胡锡进认为,中国还是要下大力气把信用体系搞好,各行业也把应急体系搞好。搞好信用体系这是很多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企业把服务、尤其是应急服务做好是防范风险的底线。否则很多事情就没法开展了,开展起来也会一遇事就垮,变成烂尾工程。

作为一个新生产业的先行者,滴滴恐怕还要过很多坎。但一次带血的教训,应该足够让滴滴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去化解安全隐患。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巨大的。如果滴滴能通过自己的整改,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它就能过这道坎?

日本为何对滴滴限制那么紧?

我想起另外一件事,为什么网约车在日本没发展起来呢?

因为9月份要去一趟日本,需要安排在日本的衣食住行,所以比较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前段时间看到新闻说,滴滴在9月份就进军日本了,和软银孙正义合作。当时还觉得增加了一个选择,不错。要知道,在日本叫车,是非常昂贵的。用一天车,动不动就几千人民币。

我还专门咨询了滴滴的人,他们说,进展不太顺利。后来,孙正义因此大骂日本,称“不敢相信还有如此愚蠢的国家”。

日本为何对滴滴限制那么紧?

的确,在对待网约车的态度上,日本政府非常谨慎。为什么?在日本的林萍老师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法律规定,必须要考取出租车司机专用驾照才能载客。要考取这个驾照还不简单:1. 加入出租车公司的司机须得3年无违章违规记录;2.个人出租车的话得10年。出租车司机专用驾照在日本被分为第二类驾照,又被称为“生命驾照”,是运输生命的,而不是货物。

二,保护乘客的安全与权益,乘坐没有取得出租车司机专用驾照的车的话,不单安全难以保证,万一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也只会对出租车理赔,不对乘客理赔,那么司机本人可能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或者赔偿费,乘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保护正规专业的出租车市场以及给乘客舒适安全的服务。日本的出租车司机不需要交“份子钱”,出租车公司会给他们基本工资(各公司不同,大概月20-30万日元左右),再加上载客的收益分成,收入比较有保障,那么司机就能给乘客提供更好更舒适的服务,所以很多人说日本的出租车干净、没有异味,出租车司机穿着制服、戴着白手套。甚至有的司机头发都梳的一丝不苟。

四,日本没有滴滴那样的叫车大平台,但其实各大出租车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叫车软件的。在大城市,打车还是比较方便的,乡下的话,都有自己的车。

日本为何对滴滴限制那么紧?

网约车连续出人命案件,日本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