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紅樓夢》當中最冤屈的女子、很多人都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

提到《紅樓夢》中誰是最多情的女子,你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林黛玉,因為她很重情、對寶玉一往情深、經常為了寶玉的事情梨花帶淚。但是,其實《紅樓夢》中最多情的人並不是林黛玉,而是秦可卿。

為什麼說秦可卿是《紅樓夢》中最多情的人呢?

在《紅樓夢》第五回,曹雪芹給秦可卿寫的判詞中有一句:“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一句話裡面就用了四個“情”字。另外,他在給秦可卿寫的曲子裡寫道:“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這當中也用了兩個“情”字。

在曹雪芹寫給《紅樓夢》中最重要的金陵正冊十二釵的判詞和曲子裡面,曹雪芹把最多的“情”字給了秦可卿。由此可見,在他的心中秦可卿是《紅樓夢》這本書中最多情的人。

她是《紅樓夢》當中最冤屈的女子、很多人都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

秦可卿

很多人以為秦可卿的多情,是男女之間的多情氾濫,這令她承受了很多不白之冤、成為《紅樓夢》中最冤屈的女子。如果秦可卿只是像《紅樓夢》中的多姑娘那樣的多情淫婦,曹雪芹是不會把她列入這本書中最重要的金陵正冊十二釵的。在曹雪芹看來,秦可卿是一個非常有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人,這源於她的多情。王熙鳳管理榮國府過於嚴厲,所以招人恨;而秦可卿管理寧國府時既循理也巡情,所以府中三四百號人都很喜歡她。

秦可卿雖然平常看起來溫柔體貼,但絕不是一個甘心受辱和任人擺佈的人。所以她在被她的公公賈珍逼奸後,毅然選擇了自殺、以死來表達自己對賈珍的這種行為的抗議。在那個時代,女性沒有地位、在家裡任由男人擺佈。秦可卿雖然在她的公公賈珍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但是她不甘於如此受辱、選擇了以死明志。這是曹雪芹非常佩服她、並將其選入金陵正冊十二釵的重要原因。

可見,秦可卿並不是常人所以為的多情淫婦。如果她真的和自己的公公賈珍好上了,又何須選擇上吊自殺呢?在沒有秘密的賈家,秦可卿如果真和賈珍好上了,估計都會被眾人的口水淹死了,怎麼會有她死後的這種場景“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僕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秦可卿只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她的多情,並不是男女之情的多情氾濫,而是對長輩、平輩和晚輩都付諸感情、對眾人非常好,所以連閱人無數的賈母都認為她做事妥當、對其相當認可。

她是《紅樓夢》當中最冤屈的女子、很多人都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

秦可卿

而由於秦可卿的多情,這很容易使人對她產生很多的誤解,誤解她最深的人莫過於紅學專家劉心武。

劉心武先生對秦可卿的誤解,緣起於“養生堂”情結。

據劉心武先生親口所述,他家旁邊有一間養生堂(類似現在的孤兒院),所以經常可以看到棄嬰被人從養生堂抱走,這令他產生了“養生堂”情結。當他看到《紅樓夢》中寫道,秦可卿是她的養父秦業從養生堂抱回來的時候,不禁腦洞大開、放飛想象,竟然想到了秦可卿是“廢太子之女”。

他的主要依據,來自曹雪芹寫給賈元春的判詞的其中一句:“二十年來辨是誰”。首先,這句判詞就是有爭議的,《脂硯齋評批紅樓夢》中的原句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據考證,筆名為“脂硯齋”這個人正是曹雪芹的夫人。

且不說這句判詞的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就算正確的是“二十年來辨是誰”,又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這個“誰”是秦可卿呢?

劉心武先生認為,賈元春通過近二十年的調查,終於查出了秦可卿是“廢太子之女”,於是向當時的皇上告發、並憑此才選鳳藻宮當上了賢德妃。

這個更加經不起邏輯的考驗。首先,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當上了賢德妃的時候才二十三四歲,她是如何做到調查了秦可卿近二十年的?難道賈元春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奉旨調查秦可卿了嗎?

敢情劉心武先生是《還珠格格》看多了,以為皇室的人都會把一個私生的格格流落在民間,併為了自證,強行入戲,從一句判詞展開無窮的想象。

脂硯齋對曹雪芹的熟知程度,勝過劉心武先生百倍。她在《脂硯齋評批紅樓夢》中,沒有透露任何秦可卿可能是“廢太子之女”的線索和暗示,反而指出其本身就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女兒,可見她對秦可卿的人物原型也是非常清楚的。

她是《紅樓夢》當中最冤屈的女子、很多人都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

紅學專家劉心武先生

至於劉心武先生後面指出,秦可卿因為被揭穿是“廢太子之女”的身份、所以選擇上吊自殺,這更加是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他原本寫秦可卿是因為被自己的公公賈珍逼奸而自殺的,但這樣寫會讓人在知道秦可卿的原型後、進而知道這個原型人物的家醜。為了家醜不外揚,曹雪芹才在後面把秦可卿的結局改為病死。

可見,劉心武先生所認為的秦可卿是“廢太子之女”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雖然他對秦可卿的誤解很深,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完全抹殺劉心武先生的貢獻,他對《紅樓夢》的其它解讀,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另外,劉心武先生還有值得我們尊重的一點是:他能忍住喪妻之痛、以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續寫了後28回,這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儘管包括以劉心武先生為代表的紅學專家和很多其他紅學粉絲都對秦可卿產生誤解,但是我始終堅信以菩提心來寫《紅樓夢》的曹雪芹,對秦可卿是沒有批判心的,更多的是對秦可卿的惋惜,如果不是生在那個時代、如果不是嫁入賈家,她應該會擁有很幸福的一生!

對於秦可卿,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