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中法戰爭時,爲什麼說法國軍隊襲擊了駐越南清軍?清朝在越南有駐軍嗎?

完顏利舒


清政府在越南確實有駐軍,但是並不是常駐軍,而是應越南政府的請求而派駐越南的軍事力量,除了正規軍還有一部分身份比較特殊的黑旗軍。


清朝和越南的關係

越南在歷史上除了長期屬於中國領土以外(中北部地區),更是在中法戰爭以前長期和中國保持宗藩關係,越南同朝鮮一樣一直被視為中原王朝的屏障,所以地位都十分重要,“越南”二字還是嘉慶封阮福映為國王時,賜予的國號。

因為是宗藩關係,所以當法國入侵越南之時,作為宗主國在收到越南請求後立刻派出了“遠征軍”。

黑旗軍

這是一支身份比較特殊的部隊,也是中法戰爭的主力之一。

黑旗軍是太平天國時期活躍在兩廣一代的農民起義軍,因其使用黑色七星戰旗,故名黑旗軍,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黑旗軍在首領劉永福的帶領下進入越南,在越南北部活動。

法國入侵越南後,黑旗軍曾擊殺法國海軍軍官葛爾裡等人,劉永福還因此被越南國王任命為三宣副提督。

山西之戰

清政府雖然派兵進入了越南,但是朝中主戰派和主和派依舊爭論不休,所以入越南清軍被嚴令不許主動出擊,位於紅河南岸的山西市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雙方都非常看重的戰略要地,防守山西的主力為黑旗軍和少數清軍,以及越南軍隊兩千餘人。

法軍在強大火力的支持下,僅用了兩天攻破了西山,但是也傷亡了近千人,城內黑旗軍和清軍主動撤退。山西戰役也是清軍進入越南之後的首次作戰。

這就是清朝在越南的駐軍,而且確實是法軍主動襲擊了駐越清軍。


一點點歷史


在越南歷史上曾有過長達一千多年的“北屬時期”——這一時期的越南中北部地區一直是中國各朝代(秦朝、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中原王朝在此設立郡縣進行直接管轄。這一時期越南人本身就自視為漢人,出生於今天越南清化的姜公輔在唐朝官至宰相,從沒有人質疑他的民族屬性。

公元10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當時叫安南)利用中國的四分五裂局面,擺脫了中國的控制:938年的“白藤江之戰”靜海軍節度使吳權擊敗中國割據政權南漢,939年吳權稱王,史稱前吳王,建立吳朝,這是越南脫離中國之始。但吳權只有稱王沒有建立國號,而且未能有效統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獨立。北屬時期結束之後的越南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並且仍未脫離中華文化影響,使用漢字,採用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個封建王朝。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後來接受中國北宋宋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

儘管越南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但面對當時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冊封朝貢體系仍選擇作為中國的藩屬存在——和其他藩屬國不同的是:越南的獨立自主意識一直比較強烈。按當時的冊封朝貢體制:只有中國君主才能稱帝,藩屬國君主只能稱王,而越南則玩了一個小花招——在向中國朝貢時的上書中自稱越南國王,但在國內則堅持稱帝。用越南人自己的話說“天限南北,各帝一方”。明永樂六年(1408年)一度在北緯十七度以北的越南地區設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從而將越南重新納入到中國郡縣的直接管轄之下,然而在宣德三年(1428年)在當地越人的反抗之下又廢除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建制,越南後黎朝建立,但仍留在中國的藩屬國行列之中。後黎朝滅掉了南方的占城國,奠定了今天越南的基本版圖。公元1527年後黎朝權臣安興王莫登庸脅迫黎恭皇禪讓,改元明德,建立莫朝。後黎朝的右衛殿前將軍阮淦在莫登庸篡位後率族人逃入哀牢,招兵買馬圖謀復興黎朝。1532年阮淦在哀牢尋獲黎昭宗的幼子黎維寧並擁立為帝,是為黎莊宗。1537年黎莊宗遣使北京陳述莫氏篡位奪權,請求明朝討伐莫氏。次年明朝屯兵鎮南關準備南下入越攻莫。1539年3月莫登庸遣使至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及戶籍獻於大明。1540年十一月初三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嚮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當時的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由屬國降為屬地,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至此越南再次納入中國版圖。

然而這次安南都統使司的設置從一開始就潛伏著不穩定的因素:首先儘管明朝在這裡設置了安南都統使司,然而並不是由明朝委派官吏實際治理當地,而是命莫氏為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並世襲,也就是說莫氏家族依然是當地的實際統治者。更何況莫氏本來就是受黎朝逼迫才歸附於明王朝,後黎朝方面壓根就沒承認過安南都統使司。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名義上統一越南,而安南都統使司的設置也就此作廢,越南又成為了自治的藩屬國。1644年清軍入關定鼎北京後越南方面仍奉南明正朔,作為南明的藩屬國存在,甚至在清軍於1662年消滅南明永曆政權後越南方面仍拒絕向清朝稱臣。直到1664年越南方面在清廷的強大壓力下接受康熙皇帝的冊封,至此中越之間的宗藩關係得以恢復。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越南國內發生阮氏篡國事件——當年農曆四月廣南阮惠領兵攻入黎城,國王黎維祁出奔。乾隆皇帝在得知此事後命兩廣總督孫士毅於農歷十月二十八日帶兵出鎮南關,不到一個月即攻陷黎城。然而到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初清軍遭阮惠伏擊,大敗而回。戰後的阮惠在一番審時度勢之後主動向清朝請和,乾隆同意講和並承認阮惠為越南的新君主。儘管此戰後中越之間的宗藩關係得以維持,但越南已越發不恭順起來。1803年越南阮氏王朝的君主阮福映在結束越南內戰,完成統一之後遣使宗主國中國請求改國號為“南越”,最終嘉慶皇帝下賜國號“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嚴格意義上從這時起這個國家的國名才正式定為越南,而在此前曾用過大越國、安南國等名號。

阮福映儘管在登基後接受了清朝嘉慶皇帝的冊封,但在他打江山的過程中更多是依靠法國人的支持:1782年他在越南內戰中被西山軍擊敗,被迫流亡富國島。公元1784年他又與暹羅聯軍,但再次為西山軍所敗,被迫流亡暹羅。在阮福映岌岌可危之時向他伸出援手的是法國人:公元1786年法國傳教士百多祿作為阮福映的私人代表同法國政府簽訂了越法《凡爾賽條約》:規定法國派兵援助阮福映,而法國獲得的報酬是越南的沱囊港(峴港)和崑崙島。越法《凡爾賽條約》的簽訂邁出了法國征服越南的第一步,不過這時的法國其實不過是利用越南的內部矛盾漁利而已,要完全征服越南對這時的法國而言是不現實的——此時的交通條件並不足以支撐法國征服遠離本土的越南,況且這時的越南及其宗主國中國都還具備一定實力,並不像19世紀末的晚清時期那麼脆弱,而法國自身此時正處於大革命前夕,國內矛盾已異常尖銳,根本無力在越南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阮福映在獲得法國的支持後任用西洋士官訓練軍隊、建造艦艇、鑄造槍炮,經過整頓,戰鬥力大增。1802年十一月阮福映滅西山朝一統南北。隨著越南統一的完成越南阮朝同法國之間的蜜月關係也隨之結束,事實上雙方的合作從一開始就是各懷鬼胎——阮朝希望藉助法國人的力量統一越南;而法國則想趁機在越南擴張勢力。其實雙方都很清楚對方的意圖,只不過因為有共同的敵人西山朝的存在才有合作的基礎,隨著西山朝的覆滅阮朝和法國的盟友關係也就走到了盡頭,畢竟此時已成為越南統治者的阮朝自然不再甘心法國侵佔自己的土地。阮朝制衡法國在越南擴張勢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恢復同中國之間傳統的宗藩關係:阮朝興起于越南南方,相比之前興起于越南北方的王朝而言同中國的地緣聯繫相對疏遠,所以在同西山朝的對抗中不能像鄭氏那樣求助於中國,這才轉而同法國合作。阮朝很快就發現了法國和中國的區別:中國只需要藩屬國稱臣朝貢即可,並不干涉藩屬國內政;而法國卻是懷著侵佔越南的野心的。於是阮朝在統一越南後的第一時間就向當時中國的嘉慶皇帝請求冊封,以此恢復了中越之間傳統的宗藩關係。

法國將越南對自己的抗拒行為看在眼裡,卻並沒立即對越南採取什麼行動——這是因為這時法國大革命已然爆發,革命後的共和國政府正同王室復辟勢力和外國干涉勢力激戰,根本無暇顧及越南發生的事。拿破崙上臺後法國的國內局勢日趨穩定,外國干涉勢力組織的反法同盟也一再被瓦解,但由於拿破崙忙於爭奪歐洲霸權,因此也沒對越南採取軍事動作。不過沒有軍事動作不代表什麼都沒做,事實上此時法國已對越南展開了經濟和宗教上的滲透。越南方面認定法國在越南的商貿和傳教活動是包藏禍心,於是開始對法國在越南的商貿和傳教活動施加了諸多限制。中英鴉片戰爭後法國於1844年10月24日迫使清政府在廣州黃埔與之簽訂了《黃埔條約》,這一時期法國在亞洲擴張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的西南地區以及鄰近的東南亞諸國,而越南正是這其中的重要目標之一。1847年農曆正月法國派員到越南要求撤消禁教,當其艦隻駛到沱㶞時以為越人有意施襲,於是開炮轟擊,擊沉越南戰船五艘,由此開啟了近代史上法國對越南軍事侵略的歷史序幕。1856年法國進攻了沱㶞及嘉定等地。公元1862年6月5日法國迫使越南阮朝簽訂了第一次《西貢條約》:越南割讓嘉定、定祥、邊和三省和崑崙島給法國並承諾未經法國同意不得將其領土割讓給其他國家;開放土倫、巴叻、廣安三港和湄公河及其支流供法國通商;保證法國人貿易自由;允許基督教教士在越南境內自由傳教;越南在10年內向法國和西班牙賠款400萬法郎。1867年法國出兵侵佔安江、永隆、河仙三省,1873年更是攻陷了越南古都河內。這一時期越南方面的反法鬥爭獲得了劉永福所率的中國黑旗軍的大力援助,在黑旗軍和越軍的攻勢下河內被從法軍的佔領下收復。

黑旗軍和越軍在河內之戰的勝利並未能阻止法軍對越南的侵略擴張行為——1874年越法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法國承認越南的主權及獨立,而阮朝須承認整個南部地區為法國領土,並開放河內、施耐汛(即歸仁市)等地為通商口埠,法人既奪得領土,又取得在越南境內來往、經商之權。1883年法國佔領順安港並迫使阮朝簽訂《順化條約》:承認越南為法國保護國。這時的越南畢竟是中國的藩屬國,法國明目張膽將其變成自己的保護國就同身為越南阮朝宗主的清政府發生了摩擦。清政府開始調軍進入越南,結果法軍襲擊了越南境內的清軍並由此引發了中法戰爭。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地域名稱是清廷欽定的,清朝皇帝根據其地理位置處於百越之南所以稱其為越南。越南與朝鮮,西藏,青海,新疆,蒙古一樣是大清帝國的組成部分,清廷對其有駐軍和任免冊封的絕對權力,19世紀80年代的清法戰爭就是清朝為了保持對越南的控制權與法國進行的戰爭,同樣:19世紀90年代的甲午戰爭也是清朝為了保持對朝鮮的控制權而與日本發生的戰爭。話題回到越南,因為清朝與法國的戰爭失敗,清朝失去了對越南的統治,越南開始被法國統治(成了法國殖民地)。由於二戰中法國維西政府投降軸心國,所以日軍佔領越南後對法國駐軍是很溫和友善的,政府的日常工作還是交給法國人進行。由於二戰中軸心國徹底失敗,根據波茨坦公告為了懲罰法國,美國剝奪了法國對越南的統治權,並將越南交還給原來的宗主國清朝,但是當時清朝已經變成了民國,因此蔣介石政府理所當然的成了大清帝國的繼承人,心安理得的派出國軍進駐越南,美國這般安排遭到法國流亡政府戴高樂的強烈抗議,並派出軍隊登陸越南,當時羅斯福已經去世副總統杜魯門上臺,對戴高樂索要越南的種種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法國人把蔣介石政府和國軍打出越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