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我的铿锵因你柔媚|文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清辉映照残雪,梅花零落,月华掠过惆怅人的面颊,纵横的泪痕濡染了平生的孤独和落寞,幽怨的笛音在更深处如泣如诉,象断肠人一声声凄迷的哀叹。 在这个凝重的夜晚,“清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走过“山一程,水一程"的一路风雪,眉衔心殇,在烟雨织就的迷雾里翩然而至,一轮冷月在他的身后忽明忽暗地闪烁着,斑驳陆离的碎影随风摇曳着满地的哀伤,耳畔似响起暮鼓单调的梆梆声,一壶辛醉在虚妄的脑海里回旋,“天上人间一样愁"的伤感从往事的皱褶里游移出来。我跳跃的思绪也在纳兰的世界里盘桓着,翻腾着…… 纳兰容若,这个有着高贵血统与身世被誉为“人间富贵花"的多情男子,他天资聪颖,博经通史,常伴帝君出巡。他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玲珑心,但却时乖命蹇,多舛的命运造就他遗世孤立的品性。许是天妒英才,纳兰虽得天之宠却如失群的大雁找不到方向,任由宿命的绳索牵引着,在最美的年华里,在“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的孤寂里,匆匆走过三十一年的人生历程,携着他凄婉的清丽词章,沿着命运的轨迹奔赴黄泉…… “梦里寒花隔玉箫",“愁向风前无处说”,“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徜徉在纳兰忧伤的诗词里,我的心被一种莫名的情愫冲撞着,荡漾着波波柔情的涟渏,我的铿锵也一次次被揉碎,百炼钢成绕指柔,巾帼不逊须眉的豪情也蝶变成一树柔媚的春意。恨不能给他一个城墙样坚实的臂膀让他依傍;恨不能给他一缕和煦的春风,轻拂他的忧伤;恨不能给他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孤独的心有处安放;恨不能给他一抹阳光的希望,让他的爱情地老天荒…… 纳兰的爱情和婚姻最是令人扼腕兴叹:他的初恋是与表妹青梅竹马始如初见般地刻骨铭心,然而,这两情相悦的相对却如昙花一现,因父母的强烈反对而夭折。表妹进了皇宫,从此咫尺天涯远,纳兰费尽千辛万苦见了表妹最后一面,却是“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相逢无语,多少缱绻在皇权下无可奈何地深锁箱底,终落下一个“秋风悲画屏"的遗憾。 “谢娘别后谁能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翰海沙”! 爱的逆转,使他心痛不已,但却使他的词获得了桑榆之收,他用浓情疏墨写出了他的眷眷之恋,爱情也在他的诗词里绵延。 二十二岁,纳兰娶了尚书之女卢氏,卢氏“生而娈婉,性本端庄”又“恭容礼典,训有诗书",他们的结合可谓珠联壁合,夫妻恩爱,感情笃深,可红颜薄命,三年后卢氏撒手人寰,他再受重创,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痛彻心扉,他在悼亡诗中流露出凄楚悱恻的绵绵之情,“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他的低诉,他的悲恸,在他泣血的文字中略见一斑: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命运的捉弄,让他的爱和情,伤和悲只能倾注于笔端,也只有在诗词的缅怀里才能暂时抚平他的情殇。 直到他与江南才女沈宛邂逅,爱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和沈宛,从天涯久慕到对面相逢,原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垂怜,恩赐他的一场极乐盛宴,补偿他的缺憾,谁知短暂相守相契的愉悦,只是给日后的失去做的铺垫。世俗的不容,家族的不允,使通往幸福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处处雷鸣电闪,不由他随心再结连理愿,爱情的天空再次阴云密布,星月黯淡。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他与沈宛的爱,已使彼此遍体鳞伤心力交瘁,想做一对“相对忘贫”的柴米夫妻也磕磕绊绊,相守一年,他就象颗划过长空的流星殒落在红尘的沧桑里。 纳兰,这个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他淡泊名利,重情重义,“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恩”,不期而然的际遇,摧毁了他也成就了他,宿命羁绊了他追求幸福的步履,诗词却赋予了他辉煌的人生。 他的诗词不仅被传唱、熟知和铭记,也在清代以至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光采夺目的一席。 穿越历史的长河,纳兰安放在诗词里的深情仿佛如昨,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他荡气回肠的文字,仍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真情的光芒,勾起多少未成眷属的有情人幽幽的遐思,也激起多少心有灵犀相濡以沫的佳偶誓约一路携手到鬓染霜华,步履蹒跚…… 如果历史倒转,希望纳兰不再有惆怅之念,人生别有洞天:快乐地遨游诗词的翰海,挥洒更优美的诗篇;幸福地翩跹在爱情的花苑,纵情天长地久的爱恋,忆起平生愿,再不会断肠声里叹流年! 瘦尽灯花又一宵。无眠的夜晚,再品纳兰,我的铿锵,还会因他的深情而柔软…… 作者简介 周荣,女,南阳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南召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曾获全国小说大赛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录在《夜警》、《青年微型文学作品选》、《佳作荟萃》、《聚焦摩根》、《南阳文化江湖》(第二季)、《成风化人润龙乡》等集子。在多家报刊发表小说,在《艺笋》、《天涯知己》、《雨巷诗社》、《闲泉文学》、《西峡经典》、《青春在》、《花洲文学》、《世界诗人》等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四十多篇。爱读书,爱旅游,更爰交文友。以笔为媒,传递正能量,歌颂真善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对文学的钟爱始终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