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峯:關於好未來,我們有三個故事要講

白雲峰:關於好未來,我們有三個故事要講

每次教育的一點點進步有可能都是人類的一大步,我們為什麼不能憧憬一個未來?

在6月23日中國互聯網大會教育論壇上,好未來聯合創始人白雲峰用三個故事再現了科技互聯網對教育發展和好未來成長的影響,並預示了智慧時代教育與科技結合的更多未來。

第一個故事,關於好未來誕生。

把時間拉回到13年前,當時中國發生了一場不小的災難:2003年的SARS,工廠停工、學校停學……有一群北京小朋友沒等非典結束,就開始尋求新方式來延續未來的學習——上網。

自學對好學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學習過程中依然會遇到很多疑難雜症,父母無法解答的時候,他們就選擇上教育論壇求助。有一群在校大學生來到教育論壇,發現很多小朋友的“疑難雜症”,免費替他們解決問題。這麼一群人,後來成為學而思和好未來的創始團隊。“所以,我們非常感謝互聯網科技,它跨越地域、時空限制,讓更多教育需求成為可能。”白雲峰說。

學而思內部流傳一句話:“先有互聯網,後有輔導班”。白雲峰現在依然記得他們的名字,生冀明、李辰龍、康政、張磊,他們已經大學畢業了。

第二個故事,關於好未來成長。

學而思培優教學點之前集中在北京海淀區,2006年7月,白雲峰和幾個夥伴去教學點巡視,他把世紀城那每層教室每個老師的課仔細聽了一遍。突然發現,他曾經心目中非常優秀的老師居然坐著講課。這讓他意識到一個問題,很多事情通過培訓和教育理念可能無法解決問題的本質。

“當我們的學生達到四萬、四十萬的時候,當我們的校區從北京走向全國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用眼睛和耳朵去監測每堂課每個角落的教學過程嗎?讓所有老師保持高昂的狀態、持續恆定的高水平講課?我們發現不能。通過培訓不能,通過傳播教育理念也不能,只有通過系統的思維才能解決問題。”白雲峰說。

那一刻他們下定決心開放課堂。在不影響教學秩序的情況下,允許家長坐在教室後面聽老師講課。在他們看來,當家長的眼神關注課堂時,老師會有一種約束力和系統的牽引力,讓他保持比較高昂的狀態,備課也更充分。

而在他們看來,開放課堂這還不夠,還得給家長一個選擇權:出了教室以後,如果不滿意可以隨時退費。不僅如此,他們認為家長還需要一個傾訴的地方,於是做了一個網上論壇,方便家長自由交流。在新時代背景下,家長可能就會在論壇裡吐槽“XX年級、XX學科、XX教學點的XX老師講課不好”。“你會發現人類的力量太強大,當有家長說某個人講課特別好,下面跟貼的人稀稀拉拉。如果有家長說某個名師講得非常不好,下面的跟貼便如潮水一般。”他說。

“回到十年前,整個教育行業還沒有教學系統,我們做了報名系統和教學系統,主要為了留存數據。他們還在前端建立教育社區家長幫,以便家長自由發聲。通過後臺系統和前臺網絡,形成了“不作惡”的環境。”白雲峰表示,“非常感謝互聯網和科技帶給了教育和好未來的變化,這讓好未來這樣的團隊能夠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讓信息的傳播更加高效、透明。”

第三個故事,關於教育的未來。

三年前,白雲峰工作很忙,陪孩子的時間很少。有一天,終於等到了一個沒有出差和工作的週末,他準備陪孩子去奧林匹克公園走一走,但出門那一刻,卻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居然穿了不同顏色的鞋,左邊一隻紅鞋,右邊一隻藍鞋。這讓他有些崩潰,覺得這件事很挑戰自己原有的認知。

當時的他,沒有管住自己的情緒,他對孩子說:“換鞋,爸爸才能帶你出去”。時至今日,他依然記得孩子看他的眼神,有一點驚恐,有一點迷茫,但孩子依然選擇穿著不同顏色的鞋子出門。當他準備舉起大棒的時候,卻感覺冥冥中有個聲音傳來:請放下你的威嚴。

週一回到辦公時候,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為什麼是一致化的?似乎每個進來的孩子個性不同、身高不同、性格不同,但他們接受的卻是同樣的教育、同樣的知識體系,無論他們未來的目標是科學家、物理學家,還是醫生、律師,甚至自由工作者,他們接受的基礎教育居然千篇一律。課外輔導機構給每個孩子佈置的作業也是一樣的。

“教育無論經歷多少曲折,一定會迎來以數據和優質內容為驅動的DT時代。也許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把傳統的教育模式改造為基於數據和算法來實現教育過程、路徑的差異。這不就是五千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嗎?”白雲峰說,也許每個人的路徑不同,目標各異,但他應該擁有獲得優質教育的同等機會。中國在五千年前曾經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但我們的教育進步是非常緩慢的。

在他看來,從五千年的私塾到今天的學校,教育承載的最重要細胞單元其實並沒有本質變化。但是,今天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和數據算法實現不同的教育路徑。

白雲峰認為,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必須通過互聯網科技傳播得更加廣,到達山區和需要的人面前。人類因為夢想,在克服很多問題的過程中有了設想的能力、空想的能力,在遇到每一次災難和危機的時候才能跨越過去,成為更強大的人類。唯有改變自己,擁抱未來,為什麼不呢?

2、芥末堆不接受任何軟文投放以及公關費、車馬費,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