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探寻南阳府衙,助力古代廉文化传承

“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古代的历史文化,南阳府衙将会是你的首选,来过之后你会发现,这将会是不虚此行的一趟学习。”工作人员向调研团成员介绍道。7月5日,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沧海桑田四十年,青春实践话发展”调研团走进南阳府衙,探寻南阳府衙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河南大学生探寻南阳府衙,助力古代廉文化传承

走进南阳府衙,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成员。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调研团成员来到悬有“公廉”匾额的大堂,大堂内的柱子上悬挂着两幅对联。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古时做官要公正廉明,一心为民的要求。也应如此,南阳出现很多优秀的官员,其中,“召父杜母”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人们对州县地方优秀长官的尊称—“父母官”,也由此开始。

河南大学生探寻南阳府衙,助力古代廉文化传承

“你看,这里挂着一条木鱼!”调研团成员姜晓婕说。“你说这个呀!”调研团成员随着讲解员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三堂前面内宅门上悬挂着一条木鱼。这是为什么呢?调研团成员的内心充满了疑惑。“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讲的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为拒绝郡丞送鱼,将送来的大鲤鱼挂在堂外内宅门的大梁之上,经过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在这位郡丞再次送鱼时,让他一起将鱼干带走的故事。”工作人员笑着为调研团成员介绍,“后来此事传开,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敬称羊续为“悬鱼太守”。此后 “羊续悬鱼”的典故被后人广为传诵。明朝于谦写诗赞曰:“剩喜无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当下“羊续悬鱼”喻居官清廉、拒绝受贿。” “好清廉的太守啊!是后世人学习的榜样!”调研团成员由衷称赞到。在调研团成员调研期间,遇到一位同样热衷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先生。他同调研团一起参观学习府衙,与调研团成员讨论相关的问题,并在讨论期间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调研团成员表示受益匪浅。

河南大学生探寻南阳府衙,助力古代廉文化传承

调研团成员了解到老先生是南阳本地人,对南阳的特色文化十分的热爱,从他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于对南阳特色文化的学习和弘扬。此次参观南阳府衙更是他退休后的日常生活之一。他对府衙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廉文化有专门的研究,有自己的一份独特收获。当他看到调研团成员时,他表示十分的开心,同时也为调研团成员的调研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资料。 “曾经以为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是孤军奋战,当看到有这么多的当代大学生一起在为它而努力,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府衙中的廉文化需要挖掘和学习,它对我们的新时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先生表示。弘扬传统廉文化 争做正直中国人。调研团成员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调研的成果向来往的参观者教授府衙的有趣故事,其中着重传授府衙传统廉文化,引导参观者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

河南大学生探寻南阳府衙,助力古代廉文化传承

“南阳府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封建社会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它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从南宋始建共有199任知府在此居住,在这历任知府中有一心为民的“召父杜母”,也有清明廉洁的羊续,还有宽宏大量的刘宽……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是需要我们学习和弘扬的。”调研团成员为参观者讲解到。 “南阳府衙像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它的身上有历史的沉淀,靠近它就开始接受它的熏陶。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日后也会继续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奋斗的新时代,做正直的中国人”调研团成员张朋表示。

(游金地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