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点上方蓝色字体

来到 #华大温暖小屋#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精选

1

我们常常会说,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所以咨询室里来了一家三口人。

很特别的是这个家庭咨询是孩子积极促成的,也可以说他用“症状”表达了他的诉求,很少主动和父母说话的他,说他要见心理咨询师,他怕自己会得抑郁症,得了抑郁症人生就毁了……

◆ ◆ ◆ ◆ ◆

他16岁,高一,始终低头不语,戴眼镜,少白头特别显眼,从旁边的位置挪到了我对面的位置,看上去身高180左右,有点萎靡不振的样子,停顿了一会他开口了,声音有些低沉和犹豫。

他说,自己怕得了抑郁症,所以要咨询。

现在并没有什么大事件,就是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他们(父母)在小学一直打我,搧耳光是家常便饭,二个都打,男女双打;

到了初中他们不再打我了,因为我还手了,不想和他们说什么,我知道结果,任何事都没得商量,他们在物质上不缺我的,但我就是不开心。

上初中我就是别了一股劲,一个月可以把一学期的知识都搞定,数学150分满,我可以考到140多分,初中也有和老师做对,老师对其他同学不公,我也打抱不平,总之有的老师根本就看不上我,所以我就成绩提高了,还考上重点高中。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但到了高中我就感觉泄了气,初中时一个女生看上我了,我也答应了,后来学习很紧张就和她算了,之后她和另外一个男生好了,反正是我先说分手的;到高中也有女生看上我了,向我表白了,我没同意,不是没看上她,就是没有这个心情啊,高中年级200多名我开始排名50多,现在100多名,中下等了,也不是不想好好学,就是不在状态。

我和同学的关系也还行,我觉得自己就是在敷衍,根本没有认真对待他们,有6、7个同学关系挺好,他们会对我说心事,我还会开解他们,但都不是真心的,我像是在扮演角色。

我特别烦那种自己的功课做好了就来找你,人品太差,觉得他们不怀好意,总之我演得还不错,我从不向任何人讲自己的事,我给人的感觉清高,难以琢磨,反而人缘很好,我看不起谁,包括老师也一样,就是不理他,无视他,感觉他们很LOW的样子,我就特爽。

妈妈帮我报了好几门课,我认为对我没有帮助,可以不去,但是没有商量的必要,就只能去,我的意见什么都不是……

2

咨询室里一个三人沙发,从左至右依次是母亲、父亲和他,父母亲紧挨着坐,他和父亲隔了一道空隙,他看起来很冷漠和父母没有眼神的对视和交流,听了儿子讲了这么多妈妈已经在擦拭眼泪,她说知道自己做错了很多事,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

爸爸抢先说,是孩子的压力大,不和父母交流,自己工作忙,常年在外地工作,儿子上初二时才调了回来,一直对他关心不够,现在他不想读书,回家就打游戏,希望老师帮助他以学业为重。

妈妈讲得还是很具体的: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不好好做作业,和老师顶撞,不是被留下就被罚站,老师天天告状,我们当然站在老师一边了,但没有一点好转,那时我们一直打骂他,所以他整个小学阶段过得极不开心。

他很聪明,因为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的原因,语文学不好,后来我也听到很多家长反映这个老师的问题很大,也很后悔没有听听孩子的话,让他受到那么大的伤害(擦眼泪)。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后来初中考进了重点,性格一直很内向,幸运的碰到一个好的老师,一直鼓励他,他也很努力考进了重点高中,我们都很开心,

他高中开始住校了,状态很不好,那初中的老师一直和我有联系,我们也因为儿子的关系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她也经常来帮助我教育他,但现在没有什么作用,他一直打游戏,我总是要说他的,他就会跟我吵,还说讨厌那个老师,让她滚远点。

高一开始学业很紧张,休息日不想参加补课,提不起精神,他说不想读书了,感觉读不下去了,还去过学校的心理老师那里,心理老师说,现在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让他坚持一下,他就和我们说要做心理咨询……

◆ ◆ ◆ ◆ ◆

家庭的故事何其丰富,每个人所在的位置都有自己的难处,其实这个家庭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以母亲为主导的养育方式,浸透着艰辛和焦虑。

这个家庭的特殊性还在于父亲在儿子成长的关键期的缺席,同时也意味着母亲缺少了支持,父亲也想为家庭做更多的事情,来表达对妻子的感激,和母亲一起“教育”儿子就变得义不容辞,父亲也因此错失了参与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而成为了母亲的“帮凶”。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在孩子小学二年级时,正是孩子进行社会化,兴趣扩展的关键期,但他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倾听,也没有被了解,更没有被信任,他得到是最亲近和依赖的人粗暴的对待,他可以做的就是承受,和恨透了“语文”,内心非常荒凉,让自己变得很差是用来防御自身的境遇,因为我很差,才能匹配这样的对待。

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呢,她感到焦虑,想让儿子更好,相信老师的评价,她很辛苦,有自己的情绪没有得到处理,也许和丈夫不在身边相关,在潜意识里把生活的不如人意,投射给了孩子,而且自己很要强,不能容忍儿子的不争气,不能容忍老师的说三道四,情绪战胜理智,不愿感受真实的自我……

父亲也许始终没有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资源,他和儿子在情感上是疏离的,他不知道怎样与儿子相处,儿子在小的时候总是很怕他,因为表现不好让妈妈生气,爸爸会对他严加惩处,随着儿子的长大,他也真正的回家,一家人朝夕相处,他发现他根本无法走近儿子的世界,除了尽力满足儿子的物质需要,和儿子几乎说不上二句话,他总是关上自己的房门,有时和妻子也说,为什么儿子是如此的陌生……

3

16岁的儿子在小学的时候就受到了父母亲(老师)的不公正的对待,所以他只能把自己包裹起来,紧紧地关闭了心门,以求得安全感,无疑这个事件并没有得到处理,成为了他的心理创伤,以后的若干问题也都和当年的事件相关的。

妈妈也认识并反省了自己对儿子造成的伤害,在之后的日子里与儿子小心的相处着,在儿子的记忆中“男女双打”的情形是因自己的强大才得以结束。

儿子的愤怒依然难以平复,父母和孩子的情感无法流动,长期心理能量的消耗,让他喘不过气来,感到无力和匮乏,也因此发展出了独有的心理防御机制,限制了自我的成长和与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力,比如一种玩世不恭,对不喜欢的人的蔑视,似乎形成了一种行为模式(对父母也一样……),对自我真实需求的回避,对女孩子无从安放的情感,有很多的自我矛盾。

但是在青春中期(14-17岁)随着生理的成熟,认知功能的不断发展,个体心理的发育可出现退行现象,在早期发展中没有解决的冲突可重新暴发,同时也是重新解决这些以前未能很好解决冲突的机会。因此才促成了这样的家庭咨询。

◆ ◆ ◆ ◆ ◆

好在这个家庭的动力是足够的,他们无法安顿情感,各自慌乱,互相之间不能表达真实的需求,受苦的人也不只是孩子,三个本该相爱的人都受着煎熬。

爸爸以关心他学习的方式,不断的对孩子进行试探,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妈妈也以督促孩子补课学习的方式取得和他的链接,显然是失败的,当这些都遭遇了冷漠的回应之后,她不得不找到他初中的老师来帮助管理,但这又加重了儿子更大的反感。

因此要改善亲子的关系首先要改变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给他更大的空间,相信他,尊重他,让他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妈妈可以和初中的老师成为朋友,但请不要来管教自己的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的感受都没有得以表达……在咨询中妈妈,还有爸爸都自发地表达了对儿子的歉意,在他那么需要得到保护的时候,却受到了那么大的伤害,承受了超负荷的压力……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这个家庭的故事是圆满的,他们找到了这样的时刻来彼此倾听,让人动容和感动,父母和孩子的泪水冲走了多年来情感的淤积。

弗洛伊德说过,当你能够清楚的回忆起事件与所伴随的情感,并能够尽可能的描述它,用语言说出你的情感时,那些负面的状况就可能会消失。

生命的本能就是趋向圆满的,这个男孩一定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因为是他用行动来挽救了自己的家庭,让每个人都找回了最舒适而自在的位置,没有了强迫和越界,都可以担当起自己的人生责任,更多的是沟通、信任和尊重,而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流动……

其实世间根本就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都是在碰撞中共同感知彼此,不断的成熟、成长……

钱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 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 上海市妇联特聘婚恋志愿服务导师 “新闻晨报”心理栏目撰稿人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收费500元/小时 致力于婚姻情感、两性关系、亲子关系、个人成长、职场困惑、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与探索。心理咨询师愿意用专业来陪伴你一起驱散心中的乌云,找回自己的力量,迎接温暖的阳光……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咨询室的故事|你给我的爱是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