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妈妈不要走,不要走,哇哇哇!”

“宝宝不去幼儿园,不去,不去!哇哇哇!”

“妈妈你不爱我了!妈妈别走,哇哇哇”

一边,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死活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愿离开妈妈;

另一边,看着哭肿眼睛的宝宝,妈妈们偷偷抹起了眼泪,心都碎了。

再过几天,举国上下就要上演这场“生离死别”的苦情戏了,主角就是这一大波焦虑的小宝贝与焦虑的爸妈。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除了上幼儿园,有时候妈妈上个厕所,出门买个菜,几分钟的“小别离”,宝宝也能嚎得惊天地泣鬼神。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乎每个宝宝和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分离焦虑。

Part.1

分离焦虑,最正常的心理反应

当妈的人,对“分离焦虑”一定不陌生,而这也是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心理学上,分离焦虑 (Dissociativeanxiety)特指孩子与某个亲密情感结系的人(妈妈或者主要照看者)分离时,产生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出现害怕和哭泣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哦!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我们成人都知道,一个人不在视线范围内,也并不是消失。

但对于小宝贝来说,认知能力的发展,他开始熟悉主要照料者,但是他们还不具备认识“物体恒存性”的能力。

所有,在他们眼里,妈妈不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宝宝就会以为妈妈从此消失了!!于是就没有了安全感,开始焦虑。

分离焦虑有两个高发期

一个从6-8个月左右时开始,18个月时达到高峰;另一个则是3岁左右入园时期。

站在宝宝的角度来看,上幼儿园,焦虑是不可避免的。

要长时间离开亲密的爸爸妈妈和熟悉家庭环境,去往一个完全陌生、有规则限制的地方,一定会有焦虑和适应的过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宝宝的所有情绪帮助宝宝明白:无论自己是否能看见妈妈,妈妈都是永远存在的。自己不是被妈妈抛弃了,妈妈一定会回来的。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Part.2

家长也有分离焦虑

是的,家长也有分离焦虑!和宝宝依恋家长的心理相同,家长也会感到无法离开宝宝。

孙俪娘娘就曾在微博发过这样一条消息:

爸爸今天要出差,送等等妹妹去幼儿园,一遍遍的问孩子们会不会想他,送他们进教室也是一步三回头,自己在一旁偷偷流眼泪……快要走到门口了,又返回来去教室门口站一会儿,看一会儿……我觉得有必要重新送爸爸回幼儿园学习一下,怎么样克服分离焦虑症,那两个小的好像进步很大,这个大的不行,还需要学习……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再看看我们自己,且不说送娃去幼儿园,就想想平日自己不带娃,一个人出去。

脑子里一个接一个的念头也全都是娃:

“宝宝今天辅食吃得怎么样?”

“宝宝今天午睡了没有,睡了多久?”

“我出来这么久,娃有没有哭着闹着要妈妈?”

“娃今天拉粑粑怎么样?”

每年到了入园季,朋友圈都会有很多妈妈表示,送宝宝上幼儿园,自己却悄悄哭得不成样子。

很多时候,与其说孩子离不开妈妈,倒不如说,妈妈更舍不得离开日夜照料的孩子。

相比孩子,妈妈们的分离焦虑情绪往往会更强烈,持续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Part.3

放下你的焦虑,孩子才会不焦虑。

所谓母子连心,如果大人们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孩子心理上是有感应的。要想让孩子减轻焦虑,家长首先要正确看待分离焦虑这件事情。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分离时要迅速、坚定、不拖拉!

很多时候,孩子本身并没有那么焦虑,反倒是感受到家长的焦虑后,孩子才变得焦虑哭闹。

每次分离,妈妈的不忍心,让“再见”说了800遍;孩子的一再要求,于是亲亲抱抱无数……

这些告别过程的不断拖延,会不断延长、扩大宝宝的悲伤情绪;而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得焦躁。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这个时候,大人们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相信幼儿园老师,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处理宝宝情绪,并把宝宝照顾好!

同时,也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依赖

不给孩子过多负面暗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家长接孩子回家时会不断地问孩子:

幼儿园怎么样?饭菜好不好吃?

老师好不好?有没有打你骂你?

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

孩子的心特别敏感。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这些负面的问题,会无形中把一种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从而产生负面强化

下次,记得换个问法:

“宝宝在幼儿园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啊?”

“幼儿园的滑滑梯是不是很好玩?”

在交流中,多用正面的语句,强化幼儿园的美好记忆。

Part.4

缓解宝宝分离焦虑,从这几点开始

帮助宝宝认识物体恒存性

平日里,我们可以和多和宝宝玩些小游戏。

让宝宝意识到,“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没有消失。”

比如,最常见的躲猫猫游戏,捂脸游戏等。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逐级适应分离

宝宝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过。

在家中,多给宝宝适应分离的机会,可以逐级适应分离。

比如,一开始陪伴孩子玩半个小时、1个小时,慢慢地改为孩子独自玩耍半小时、一小时……

其中,不断地鼓励孩子,直到孩子逐步习惯分离,习惯独自玩耍。

给宝宝一个喜爱的安抚物

宝宝离开了妈妈,还要面对陌生人和陌生地方,这对宝宝来说,真的很困难。

在分离时,可以给宝宝带一写在家里十分熟悉的物品,比如他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午睡的小毯子,这都能帮助减轻他们的痛苦、安抚他的内心。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郑重地告别

和宝宝告别的最大禁忌就是:不告而别!

有的妈妈不忍面对宝宝的哭闹,会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这样看似“有效”,但是非常不推荐!

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让大人暂时躲过宝宝哭闹的折磨,但是当孩子反应过来就会感到加倍的恐慌,更加害怕你的离开,恶性循环,分离焦虑也会愈加严重。

在离开之前,记得告诉宝宝,爸妈不会消失,会按时接宝宝回家。

切记,不要对宝宝撒谎,也不要不辞而别,悄悄溜走。

tips

3岁多的孩子,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在分离时,不要跟孩子说下午三点、四点来接他。

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等你睡完午觉,吃好点心,妈妈就来接你了。”

这种具体的事情他们比较有概念,他能明确感知到。

Part.5

培养宝宝独立是根本

培养宝宝独立的性格

宝宝终究是要成长,日常生活中,放手由他自行面对困境、解决问题。不要过度干扰和保护,在他主动寻求帮助时才施以援手。

比如,宝宝在一个人认真玩玩具的时候,大人不妨在一旁默默陪伴,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是因为孩子不会表达基本的需求。

宝宝在家里屁股扭一扭,家长就知道该尿尿了。可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不说,老师就不一定知道。

所以,在家里,要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多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我想去上厕所,我饿了等等。

“妈妈别走!” 哭不停的入园分离焦虑,这8招能搞定!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这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而正如龙应台所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让他走。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