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降費提速? 工信部: 2018年繼續大力推動降低電信資費!

2月11日,國家發改會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孟瑋稱,將繼續下大力氣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其中包括降低電信資費。

孟瑋還表示,將督促基礎電信企業進一步落實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等降費措施,降低流量資費和中小企業專線標準資費,以及國際港澳臺漫遊資費。

三大運營商降費提速? 工信部: 2018年繼續大力推動降低電信資費!

據工信部《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隨著4G用戶的擴張,移動視頻、移動支付等應用的普及,2017年的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出現爆發式增長,達到246億GB,比2016年增長了162.7%。全國用戶每戶平均每個月使用流量達1.73GB,是2016年的2.3倍。在2017年12月,單月平均每戶的流量消耗更是高達2.69GB。

據工信部統計,2017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246億GB,年增長162.7%,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MB,較去年增長2.3倍,12月更是達到2752MB。

2017年,我國大力推行提速降費,獲得了明顯的成效,包括取消國內長途漫遊費、網絡速率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流量每MB不足兩分錢等等。

當今影響用戶消費感知的不再是長途/漫遊通話費,而是流量費,一是流量的單價還相當高;二是流量還區分省內流量和國內流量,甚至有室內流量,這意味著變相存在流量漫遊費。一般人在選擇三大運營商的服務時,基本上就是以資費高低和此前的習慣為主了,特別是對於早期移動用戶,更多的恐怕是因手機號碼不方便更換,而導致一直受困於某一個運營商。

從目前的三家競爭情況來說,自然是以中國移動的實力最強,另兩家因市場弱小原因,想搶得更多份額自然就必須以價格戰為主。

三大運營商降費提速? 工信部: 2018年繼續大力推動降低電信資費!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三大通信運營商,在2017年10月1日起取消國內長途和漫遊費,三大運營商在4G和寬帶領域展開激烈地較量,並將注意力放在了即將到了5G時代。

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17年12月淨增移動用戶數325.3萬戶,總數達8.872億戶。其中,4G用戶淨增1561.6萬戶,環比增長2倍,4G用戶總數達到6.49507億戶。

2017年中移動4G用戶淨增達到一個新高,分別為其他兩家淨增的2倍多,在4G用戶總數上也超越電信聯通用戶數之和。按照這樣的發展態勢,中移動在2018年移動業務市場上也將一騎絕塵。

中國聯通2017年12月運營數據,據公告披露,中國聯通12月移動出賬用戶淨增282.4萬戶,2017年全年移動出賬用戶累計達2034.1萬戶;移動出賬用戶累計達28416.3萬戶;12月4G用戶淨增443.8萬戶,2017年全年4G用戶累計淨增7032.5萬戶,4G用戶累計達17487.6萬戶。

中國電信12月4G用戶淨增474萬戶,4G用戶總數為18204萬戶;移動業務總用戶淨增212萬戶,總用戶為24996萬戶。

固網業務方面,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本月減少96.4萬戶,2017年全年固網寬帶用戶累計淨增數達130.3萬戶,固網寬帶用戶累計達7653.9萬戶;本地電話本月減少61.7萬戶,2017年全年本地電話用戶累計減少665.2萬戶,本地電話用戶累計達5999.7萬戶。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國移動寬帶用戶總計1.12687億,今年累計淨增用戶3506.3萬,平均每個月接近300萬,12月寬帶用戶淨增254.8萬;中國電信寬帶用戶1.33億,2017年全年淨增1041萬戶,但月增僅80萬左右,12月增加66萬戶。

寬帶市場上,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繼續了低速增長甚至減少。中移動也顯現出了後發優勢。

三大運營商降費提速? 工信部: 2018年繼續大力推動降低電信資費!

而對於語音通話有漫遊費這是公眾都知道的,但是對於流量的漫遊費卻不為公眾所知,大家只知道流量有國內流量和省內流量,為什麼會有漫遊費(通話/流量)呢?最根源的原因就是國內的運營商下面的各個省公司都是各自獨立的分公司,是獨立結算的:無論是網絡建設投入還是業務收入都是獨立核算。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東部人口密集,用戶眾多,因此東部城市的通信設備的使用率較高,相對而言,東部運營商公司的單位成本就相對較低,因此它們能拿出更多的資源和成本來提供更優惠的套餐以吸引客戶,應對激烈競爭。而相反,西部城市的單位成本更高,如果東部的用戶享受著較低的資費,但長期使用西部的通信資源,這對西部運營商公司來說非常不公平,因此漫遊費也算是對西部落後地區通信業的一種保護。

那為什麼還會有流量漫遊費的存在呢?這裡面可能有一個誤解,運營商對流量的定價是針對國內流量而言的,理論上,應該是全國統一單價,而本地流量套餐實質上是各省市公司推出優惠套餐,是一種促銷形式。而用戶提出的取消流量漫遊費,其實是想用本地流量的優惠資費去享受全國流量,這對運營商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所以,解決用戶對流量費用的滿意度問題,關鍵不在於取消所謂的流量漫遊費,而是實實在在地降低流量單價資費。

當然,以上理由如果站在一箇中國移動/電信/聯通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企業內部的結算是企業內部經營問題,不應該影響客戶側的使用。但移動通信業起步時面臨著很多困難,所以國家當時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的,所以這種看著不合理的事情就很順其自然地發生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降低流量資費則必然會影響運營商的營收和利潤,而運營商利潤主要還是上繳國家,在去年國資委管轄的五十多家央企中,中國移動一家的利潤在總利潤中佔比超過10%,實實在在的國之重器。

三大運營商降費提速? 工信部: 2018年繼續大力推動降低電信資費!

在當今社會,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已經和水、電、氣一樣,成為社會生產、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礎設施。因此,解決用戶流量費用的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於國家是否願意讓利於民,建立合理的政策引導和落實機制,讓運營商能夠避免來自利潤考核和降低資費的兩頭壓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提速降費”。

而各大運營商更是為了利潤而推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套餐,很多用戶深受其害,套餐都是綁定的,需要使用一定年限,對於那些不熟悉電信業務的用戶來說,選錯套餐是常有的事,但也只能打碎了牙向肚裡咽。而對於運營商很多優惠較多的套餐只針對新用戶,把老用戶拒之門外的做法,用戶更是投訴無門。在現代社會里電話號碼不僅僅是電話號碼,還綁定了很多功能,客戶;換起號來也不是那麼方便,運營商更是看準了老用戶的死穴,才敢如此對待老用戶。

而前段時間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同時發佈公告,稱與中國鐵塔在原有協議的基礎上,於2018年1月31日簽署了《〈商務定價協議〉補充協議》。此次補充協議調整了《商務定價協議》附件1《產品目錄及定價》中塔類產品定價相關內容,包括:成本加成率由15%調整為10%;基準價格共享折扣由兩家共享優惠20%、三家共享優惠30%,調整為兩家共享優惠30%、三家共享優惠40%,錨定租戶額外享受5%共享優惠不變;調整部分省新建塔類產品標準建造成本地區調整係數、存量鐵塔折扣比例;延長既有共享優惠政策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到期前雙方另行協商其定價事宜。

調整後的《產品目錄及定價》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雙方下屬省級或地市公司應簽署《產品業務確認單》或《批量起租表》予以確認。協議期限為5年,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期限屆滿前,雙方另行協商確定後續定價事宜。

三大運營商降費提速? 工信部: 2018年繼續大力推動降低電信資費!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表示,與中國鐵塔簽署補充協議,將有助於本公司降低未來鐵塔使用費用。而希望在三大運營商成本降低的同時也能極積響應工信部的號召。進一步落實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等降費措施,降低流量資費,而不是耍花槍,設計更多的套餐來坑害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