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1

上有骗子的天堂,下有爆雷的土杭。

在我的印象中,如果说到骗都,那必须是咱台湾省,电信诈骗祖师级别的诞生地。

然而最近,这个“骗都”称号,来到了杭州头上。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从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中旬,短短50天,从杭州开始163家P2P网贷平台相继爆雷。

截至7月7日,杭州出事的P2P平台累计交易总额,超过了500亿,用户数量超百万人。

远在云南的朋友问我,P2P出事,你们杭州究竟是骗子多,还是傻子多。

还有人在出事之后,即使不懂什么叫P2P,却出于看热闹不显事大的心理,对上当受骗的受害者指指点点,笑话杭州是个骗子横行,傻子满街的地方。

2

1974年,孟加拉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当时该国内一位教授,想要通过技术实现粮食高产,解决人民的饥饿。然而他不是袁隆平,在一次乡村调查中,面对42位贫民,他只能拿出27美元,用于支持他们进行竹凳生产拯救自己,免受高利贷的剥削。

这位教授,作为经济学博士,从中获得感悟。在此后的几年内,他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在当时改变了大约500位贫穷借款人的生活。

在1979年,他成功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在孟加拉国创立了Grameen Bank(音译格莱珉银行),意为“乡村银行”,为贫困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

在这家银行里,借款不签署借款合同,大多借款人也都目不识丁

你可能没法想象,这样一种无抵押无合同的小额贷款,这样一家有着650万借款者的机构,偿债率高达98%。

2006年,这位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和他的Grameen Bank,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P2P的理念起源,充满着善意与美好。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切皆可网。

P2P也拥有了一种新的模式,网贷P2P,即从人工变为通过网络来进行借贷。

世界上第一个P2P网贷平台,诞生在2005年的英国,名字叫ZOPA。

随后美国的Lending Club也就进入了全球的视野,并在2014年于纽交所上市,成为最知名的P2P网贷平台。

P2P,P2P网贷,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新鲜了。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也并不落后,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叫一个叫拍拍贷的平台。

2015年,中国的P2P成交量已跃居全球第一。

到2016年末,全国P2P累计交易额保守估计在3.36万亿,仅2016年交易额接近2万亿。

而与之相对的,截止2017年1月底,P2P网贷平台停业及有问题有3493家。除去停业,在有问题的1811家中,立案不足5%,历史累计有宣判的仅22家

22家中,北京3家,深圳2家,杭州仅1家

为啥杭州爆雷平台最多?

为啥骗子组团在杭州骗钱?

那么多城市为啥选了杭州?

问题都是不成立的,P2P爆雷自始至终都在,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

然而,以往的法律的不健全,监管的不完善,信息公开的不及时,让此次P2P爆雷从一个历史问题成了一个新话题。

只有杭州是骗都?真的无辜。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都是杭州!杭州!杭州!

根据网贷天眼的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累计达6631家,其中问题平台4485家。

▼累计平台数量地域分布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有问题的平台数量分布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浙江都不能称之为最,何来杭州最多之说。

那为何杭州最抢眼?

1、杭州的信息公开及传播太过迅速,很显然,杭州本身在处理大规模P2P爆雷事件没有太多经验的,不像北上广。(没有地图炮,这是事实)杭州人民此前不是沉迷炒股就是沉迷买房,套路还是走的少。

2、网贷网贷,一说到互联网,一说到线上交易,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城市,那现在必定是杭州,杭州已经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互联网之都。在杭州,你可以用互联网玩法套路任何产品。在杭州建立一个互联网金融企业,比在其它地方建立一个金融互联网企业容易太多。这是杭州的优势,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3、杭州的发展之迅猛,从资金流向就可显现。杭州颇有2018年国内资金池的意思,不管买房还是融资,有钱就来杭州挖宝。杭州拆迁户也是主力输出大军,摇号买房让老百姓手中资金充裕了,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曾有分析,这里不一一细说。钱在哪,焦点就在哪

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2018年,杭州太出风头,更有人直接将北上广深,改为北上深杭。

作为杭州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越好,与有荣焉。但我们也深知杭州确实存在不少拔苗助长的地方,比如大家都痛恨的房价。万事皆有利有弊,给杭州一点时间,这是它迅速发展的阵痛。

毕竟,杭州之前可是“土杭”。

4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在杭州身上,贴黑标签,不是特例,且身上一直有一个标签,撕不掉。

“杭州没有什么高楼,土里土气,乡下水准,土杭,矮杭。”

有人喜欢青山绿水,有人喜欢满城灯火。

高楼迷有高楼的信仰,不耽误别人的情况下,我们都该尊重他们的爱好。但如果将这种爱好强加给别人,认为没有高楼就是土,就是low,那实属偏见。

杭州为什么没有高楼,了解杭州的都知道。杭州的定位是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按距湖远近,杭州主城区分A至G七个控高区域,对每块区域的限高在18-80米。

根据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7]19号,其中第8条规定,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保护好 “三面云山一面城”、“城湖合璧”的城市景观,维护旧城的基本格局,严格限制随意拓宽道路。严禁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新建、扩建有碍景区保护的建筑物,严格控制周边建筑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保持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

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今在2008年《在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上的讲话》有这样一句话:路可以明天修,房子可以后天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必须今天干。

他之前还演讲过这样一个主题:《让城市因历史而美丽——让杭州成为一座拥有七处世界遗产的城市》。

七个:西湖、运河、良渚、南宋皇城、跨湖桥、钱塘江古海塘、西溪湿地。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我们先不论这是否实际,但可以看出,保护文化历史,在杭州发展的地位是重中之重。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就像同样具有文化历史的巴黎,我们能说出艾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等。这些都不是巴黎地标建筑中最高的,而是影响力最深远的。

杭州,也是。

但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高楼越多,才能代表城市越现代化,越发达。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因为,在经济繁荣的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往往会鼓励大型项目的投资,高楼是最直观的体现;通过投资,将经济推向更加繁荣。

然而在经济学界,有一个魔咒,被称为“劳伦斯魔咒”

1908年前后,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落成,随后金融危机席卷全美。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华尔街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之后纽约股市崩盘,并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70年代中期,纽约世贸中心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再夺全球最高,后发生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取代了西尔斯大厦,亚洲发生金融危机。

2008年8月底,上海金融城小陆家嘴内的摩天大楼落成,成为新的世界第一,新一轮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再次袭来。

2010年,迪拜塔以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高828米落成,随后面临一场债务危机……

“劳伦斯魔咒”: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

在魔咒的背后,反应了一个现象。大部分地区盲目建高楼,其实是投资心切、货币政策宽松、政府政绩需求之下,过度投机的产物。

高楼主要用于办公,且主要是金融行业入住。然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上海香港一样,有这么多金融企业需求高楼。即使是在上海,高楼的空置率也通常在25%-30%之间浮动。

其实,我国不少“第一高楼”的背后,是地方国有资本在支撑。“高楼竞赛”成为了地方官员的政绩攀比。

当过于追求高楼时,如同任何一种过热投资,大楼泡沫,终会有一天会破裂,给经济带来大伤害。

楼市都是如此。摩天大楼并非不可建,但决不能盲目去建。房价不会不涨(通货膨胀),但决不能盲目去涨。

5

曾经,产能过剩、迅猛投资和出口成瘾,帮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然而,这三大功臣都成了必须整改的隐患。过度投资、投机,随之而来的货币紧缩政策,繁荣并不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杭州,正处于风口浪尖。

我们从土杭,走向拥江;从文化历史走向拥抱互联网。经济在快速增长,城市在迅猛发展,但一场P2P爆雷,发现原来经济并不是稳定的、高效的、多样化的。

P2P的初衷,是善意与美好的。我们在关心芯片能不能国产,我们在关心大型仪器能不能不进口,我们在关心疫苗能不能放心打。谁知道我们的一笔小额投资能给哪个企业栽出花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老百姓也不太懂什么经济基础,什么金融规律。但从把钱放在床底,到把钱存在银行,再到如今的衷于投资,又有谁说不好呢。

只要别被热钱遮住了眼,忘了掀开。才能看到,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环球中心也很繁华,钱江世纪城灯光秀也很发达。

P2P、长租公寓,为何都是从杭州先爆雷?最美杭州为何屡屡招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