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1.

最近,小快被一句话给重伤了。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戳共鸣啊。

中年人,就是一群死都不敢死的人,上有老,下有心,生活处处需要钱,尤其是孩子,特别在假期,兴趣班、特长班……过个暑假,都得脱层皮。

都脱皮了,还报班?嗯,因为焦虑。这年头,假期不给孩子报几个班,出门都不会聊天了。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一个朋友说,”你想啊,身边的妈妈看似都一个个笑眯眯的,其实都在暗中较劲呢。你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用英语可以无障碍对话了,钢琴18级了,游泳水平都可以去比赛了,你甘心看着自己的孩子落后吗?”

不能。拼了老命,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就是因为假期报班,去年,广州的一位高管妈妈,给孩子一个暑假的教育花费高达三万五,结果,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就是不甘孩子落后。

呜呜呜……好伤感。

哦,对了,还有一个专属名词,叫无产中产阶级,像无产阶级一样没有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钱。

同时,积极用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趣味要求自己的群体。累得活像只狗,还不敢叫出声。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这些勤奋的又焦虑的无产中产阶级,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生活,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帮助他们离开了生活的小地方。

所以,他们会竭尽所能地让下一代接受好的教育,让孩子接过自己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往前跑。

就像马东说的,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我们小时候没考上好大学,想让孩子考上985,211;

我们小时侯成绩不如别人,想让孩子一定要争口气,超过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没过上安稳的生活,催促孩子一定要过上理想生活……

正是这种焦虑,让无数家长和孩子都处于连轴转的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种中国式父母焦虑,很有可能废掉我们的孩子。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我之前的同事,孩子10岁,和上述的父母一样,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好多种乐器,她着急得牙根痒痒。

她今年撂了狠话,非得让孩子学会钢琴,可孩子志不在此,她对孩子步步紧逼,一言不合就上拖鞋、晒衣架什么的。

终于,孩子忍不了了,和同事玩起了失踪,走的时候还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妈,饶了我吧,我讨厌这些东西。”

2.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有多焦虑,孩子就会有多大的心理压力。

中国式父母焦虑,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家长的用力过猛,可能废掉的是孩子光明灿烂的一生。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很喜欢白岩松说的一句话:不要教孩子如何赢,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的输。

在《爸爸去哪了》中,世界拳击冠军邹市明的儿子轩轩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男孩子,本来他们玩得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游戏,但轩轩却不干了,在现场中大吵大闹,嘴里还嘟囔着“我要爸爸赢。”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可见,国人在输的教育中是多么的欠缺。

3.

父母永远无法为孩子抵挡一生风雨,我们能做的,就是抛却无用的中国式焦虑,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不焦虑并不意味着不让孩子吃苦,而是让孩子自己学会从容应对。比如,练琴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

当你看到了别人弹琴,“哇,弹的真好耶,我也要练习。”然后,刚刚学会了一首钢琴世界名曲《两只老虎》就说好累,练琴好辛苦,不练了。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李云迪在其个人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手指起泡的照片,配上“过度练琴”四个简单的文字。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曾几何时,手指修长漂亮被认为学习钢琴的重大天赋,而在长期、高强度练琴下,谁还能有一副纤纤玉手呢?

不少粉丝在表示心疼的同时,也多了对他的理解,李云迪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手上的血泡正是他勤奋的证明!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纵观了历史长河,但凡想取得一定成就,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

所以,为了孩子,请严肃地告诉孩子:练琴肯定是辛苦的! 全世界都一样!

4.

前几天,在网上又一次刷屏的陈美龄跟儿子讲到:我尊重你的选择,但希望你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永远是因人而异的“私人订制”。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就像杜江在《爸爸去哪儿》送给嗯哼一段话: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END-

焦虑的父母,正在废掉我们的下一代

快陪练是一款真人在线一对一钢琴陪练产品,专门服务于4-16岁的琴童。为孩子解决钢琴课后的练习缺乏专业指导、家长无暇陪伴孩子等问题,陪伴孩子快乐练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