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在古代的官場上,貪官絕對是最容易活命的群體,他們之間的大多數都相互勾結、狼狽為奸,一起在皇帝面前遮遮掩掩,而又在私底下貪得光明正大,比如當年的大貪官和珅,在沒被逮到的時候活得那叫一個囂張肆意,就連整個大清國庫的財富都比不過他費盡心思貪汙積累下來的私人小金庫。

與這些貪官的情況截然相反的是,古代的那些清官們向來是正氣凜然、嫉惡如仇,平生最是憎惡在多數貪官奸臣之間流行的那些結黨營私、私相授受的勾當。然而俗話說得好,自古清官不命長,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哪怕這些清官們平日裡再怎麼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也抵不過那些貪官和姦臣沒日沒夜的栽贓和算計,除非他們能夠遇到一位賢明的帝王,或者他們本身就擁有能夠明哲保身的計謀和本領,否則這些清官們在最後大多隻能迎來一個不太美好的結局,比如當年被大奸臣魏忠賢迫害致死的那些忠義之臣。

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當然,在古代也有一些清官像是人生贏家一般的存在,這些清官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在退休之前一直都能受到帝王的重用和優待,閒暇之餘還能獲得同行們羨慕與敬佩的小眼神,就連在死後都能被載入史冊、揚名青史。而像這種清官當中的人生贏家自然是平生罕見,恰好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帝王的知名清官孫嘉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孫嘉淦出生在山西與縣的一個貧苦人家,他打小就聰穎過人、酷愛讀書,之後更是一舉就考中了進士,開始了自己長達數十年的一帆風順、如魚得水的官場生涯。大概是因為小時候過慣了窮人家那種清貧而又無拘無束的日子,孫嘉淦逐漸養成了非常耿直的性子,更是不知從哪兒練就了一身凜然的正氣,平日裡最討厭那些攀權附貴、追名逐利的小人行徑。實際上,孫嘉淦這樣的性情放到官場上肯定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具體點來講,清廷中的那些清正廉明的官員大多都對他抱有很高的好感,還有那兩位賢明的皇帝雍正和乾隆對他的印象也是非常不錯的,而在另一邊,朝堂上那些貪官汙吏們自然是萬分嫉恨他的。

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相傳雍正是個喜怒無常、性情多疑的皇帝,在他剛登基那會兒,朝中的大臣們全都畏畏縮縮,沒有哪位敢擅自諫言,生怕自己說了不敢說的話點燃帝王的怒火。而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氛圍之中,生性耿直的孫嘉淦成為了第一位向雍正皇帝發言的英雄。他大膽地給雍正上了一封奏疏,奏疏的內容多是在勸諫雍正要"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孫嘉淦給雍正皇帝的三條建議有點質疑他在當年跟一幫兄弟搶皇位的時候幹了某些不合時宜的事情的意味。

而雍正在看完孫嘉淦的奏疏之後也非常地生氣,心想這個小小的翰林院檢討怎麼就有這麼大的膽子敢質疑自己做的事情,還把當時的翰林院的管事人給罵了一頓,在情緒平復之後又非常欣賞孫嘉淦這種敢於直諫的精神,不僅親自召見了他,還讓他升級成為了當時的國子監司業,兩年之後又將他提拔成為了順天府尹。在這個時候,孫嘉淦的父親不幸去世了,按照傳統孫家淦是要守孝三年的,而雍正卻在孫嘉淦守喪期限還沒到的時候就把人家召回來繼續工作了。

此間種種都可以看出一個信息,那就是雍正皇帝對孫嘉淦這位敢於直諫的賢臣的喜愛和看重。

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嚴格地來講,雍正開啟了孫嘉淦官場生涯的輝煌道路,而乾隆讓孫嘉淦的仕途發展到了巔峰。乾隆皇帝剛剛上位那年,孫嘉淦的官位就跳了幾級,成為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之後孫嘉淦上了一封堪稱全大清最有名的奏疏《三習一弊書》來告誡皇帝要更好地為人處事、治理國家,據說乾隆看了這封奏摺之後很是欣賞和感動,讓他接了刑部尚書的活兒。

而孫嘉淦也沒有辜負乾隆的重望,將當時的欽差大臣們苦手的河南鄭州的那樁冤案查了個水落石出,還了當地的十幾名無辜百姓的清白。後來,孫嘉淦又升級成為了當時的直隸總督,在任期間他幹了不少造福百姓的事兒。他認真地調查了當地小百姓私自釀酒犯法的情況,上疏向清廷分析利弊,成功讓乾隆廢除了禁止民間釀酒的法令,而老百姓則靠著自己釀酒掙了不少小錢,稍微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準。

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第二年,他又接受了治理直隸河務的相關工作,期間大興水利、開挖河渠、築建堤壩,最後成功讓永定河的河道保持了暢通,減輕了洪水對沿線百姓的威脅,緩解了百姓心中的恐慌不安。當然,治水成功的孫嘉淦自然又加官進爵,最後在退休之前竟然坐到了左副都御史的高位。

說來也奇怪,孫嘉淦做了大半輩子的官,自家的口袋裡還是沒裝多少錢,曾經還因為不稀罕錢被雍正皇帝調笑過。孫嘉淦在辭官之後,就急急忙忙地準備回老家了。而在回老家之前,孫嘉淦心想自己一輩子清廉慣了手上也沒幾個小錢,就這樣兩手空空地回去還不得丟儘自己和朝廷的臉面。

一品官員告老還鄉,怕被恥笑拉幾車磚回家,乾隆:都換成金銀珠寶

於是他思來想去,最後讓僕人在夜裡偷偷買回來十幾口大木箱,並和僕人一起動手往這些箱子裡面裝磚頭,第二天就讓僕人運著這十幾箱磚頭裝作很風光地踏上了回鄉的路。誰知道他運著十幾口大箱子回家的消息傳到了乾隆的耳朵裡,還讓乾隆誤以為他真的有十幾箱的財寶。

乾隆認為你平時那麼窮哪來這麼多錢財,於是派人在半道上把孫嘉淦一行人攔截檢查,在得知孫嘉淦的箱子裡全是磚頭的真相時,感動之餘的同時又覺得好笑,又讓沿路的官府把孫嘉淦箱子裡的磚頭換掉,並讓他們往裡頭塞滿了金銀珠寶。就這樣,清貧了大半輩子的孫嘉淦終於能夠"衣錦還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