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来历……

周朝

孝子开疆

相传商代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朝还未霸占大中华的时候

有一位

周君古公,叫亶父(dǎn fù)

姓姬

名亶

(姬亶,鸡蛋,这名字,好挫)

苏州城的来历……

这位上古时代的“周族领袖”

有三个儿子

长子太伯

次子虞仲

幼子季历

常言“隔代亲”真不是虚的

爷爷辈都喜欢孙子辈的

这位亶父特别喜欢幼子季历的儿子

自己的孙子

这位孙子叫“昌”

(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苏州城的来历……

周文王姬昌画像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亶父觉得这位出生就

“满天圣光”的孙子有出息

他主观的认为

“昌”有“兴王业”之才

苏州城的来历……

估计姬昌出生跟哪吒出生一样了

所以这老家伙就这么琢磨

先把王位先继承给季历

再传给小孙子姬昌

(这如意算盘,打的叮当响)

然而当时各种礼仪教条

“传位须按长幼”

如果直接传给幼子

那长子会很没面子

说不定会想不开

离家出走

苏州城的来历……

然而懂事的长子与次子

大义让位

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姬)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就是长子太伯、虞仲知道了

老爹的“传位”意图后

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

逃避到当时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

真的离家出走了

苏州城的来历……

这二人随乡入俗

自行“断发文身”

表示他们已是荆蛮之人

而不能再回去继位了

这样季历、姬昌才能延续王位

并且开创了

“大周时代”

苏州城的来历……

周朝疆域图

且说太伯和虞仲抵达江南

在梅里当了个一方霸主

(今无锡梅村,有个服务区的)

苏州城的来历……

国号叫做“匀吴”(简称吴)

差不多过了十九代

至寿梦继位(公元前585年)

这位君王觉得梅里太挫

选定了往太湖边迁都

就是现在苏州的位置

当时叫做“吴国”

春秋

子胥造城

到了春秋战国期间

这个片区出现了一位

很有实力的君王

吴王阖闾

苏州城的来历……

在公元前514年

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

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

姑苏古城就诞生了

但那时候还是叫“吴县”

也有说法叫

“吴郡”

那时候“伍子胥”在苏州名声很大

民间很多说法叫吴县为

“胥”(xu)

但是胥这个词不常见

苏州古人就把他变成了

“苏”(su)

苏州城的来历……

当时文人们都沾沾自喜

觉得“蘇”这个字真是牛逼

有草、鱼、禾

那是鱼米之乡的赶脚

隋代

定名苏州

到了隋朝

国家进行改革

“郡”升级为“州”

就是原来的“吴郡”

要改名成为“吴州”

但是当时政府犯难了

因为当时绍兴已经有“吴州”了

这不能重名啊

所以,就用了民间的说法

正式定名为

“苏州”

唐代

特大城市

又过了一个朝代

就是唐朝

唐朝把州分为七等

辅、雄、望、紧、上、中、下

相当于现在的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说法

并且,经过大唐专家的审核

在公元778年

唐朝设苏州为

江南唯一的“雄州”

这个定义相当于现在

“苏州定位为特大城市”

是一个说法

就是官方承认苏州很牛逼

“苏州”这个名号开始

誉满天下

成为固定的通称

苏州城的来历……

宋朝

改名扩地

可到了公元1113年

就是宋朝的时代

又进行了苏州名号的调整

改名为

平江府

地域范围达到空前

涵盖苏州及张家港,太仓,常熟,昆山,吴江等市

和上海市的嘉定, 宝山等区地

元朝

改府为路

到了元代时候

这些草莽英雄瞎搞

把堂堂“平江府”

改名为“平江路”

逼格锐减10余倍

明清

重唤苏州

到了明朝时代

重新定名为

苏州府

一时间苏州成为“天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状元产量”就可以侧面反映

苏州的经济水平

清代全国共有一百一十四位状元

而苏州独占二十六位

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省份的状元数

苏州城的来历……

清末

绅商奔沪

直到清咸丰十年(1860)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常

在苏州建立了

苏福省

大苏州摇身一变

成为一个省级单位

但是,就是太平天国这帮

土匪

在苏州四处打仗

大搞三光政策

苏州的绅商纷纷逃往上海

这下好了

苏州人口锐减三分之二

地方财政下滑只剩零头

上海人毛祥麟《墨余录》写到

自沪至昆,炊烟缕缕,时起颓垣破屋中,而自昆至苏境,转荒落。金阊门外,瓦砾盈途,城内亦鲜完善。虎丘则一塔幸存,余皆土阜。由是而无锡,而常州,而丹阳,蔓草荒烟,所在一律。

苏州地区的牛人都跑到上海

造就了魔都的国际化

(真tm的忧伤)

每逢清明时节

很多上海人都回到苏州

拜见祖先

可见苏州人逃往上海的很多

苏州城的来历……

富可敌国的沈万三

民国

城市定型

到了民国时期

“苏州府”的名字再度被废弃

复将长洲、元和二县及太湖、靖湖二厅并入吴县

同时将震泽县并入吴江县

昭文县并入常熟县

新阳县并入昆山县

这时候

地名称苏州

建置称吴县

不过五县市算是基本成型

1937年11月

日军占领苏州城

1941年2月

赶跑了日本鬼子

苏州城的来历……

建国

疆域定型

1949年4月27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

入城

苏州解放

政府划苏州为“市”

连同吴、常熟、昆山、吴江、太仓五县

均隶属于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

1983年3月1日

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

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

划归苏州市

苏州市领五县一市

后来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了

苏州城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