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开高速公路建设情况综述

曾代彬

[规划篇]

内陆山区急需“大动脉”

开县地处渝东北,北邻城口,南接万州,东界巫溪、云阳,西与四川宣汉、开江接壤,是一代军神——刘伯承元帅的故乡。境内山地遍布,丘陵纵横,一度时期交通不畅严重制约着开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万开高速公路的贯通开启了开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开县生产总值、人均GDP产值、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招商引资五项指标以年均15%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

万州与开县两地近在咫尺,直线距离不过30余里,但长久以来,横亘在两地之间的铁峰山和南山如同两道关隘屏障,使两地间交流受阻,无论是开县西进重庆、成都,还是万州北上城口、陕西,都不得不绕行这两座大山,耗时近3个小时的车程。加速开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像高速公路这样的“大动脉”输入新鲜血液。

抓住机遇实现“三级跳”

1993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万县市交通局、开县县委、县政府等单位对开县三峡库区淹没公路桥梁实物指标进行了实地核查,省道S202城黔路万开段开县南河大桥至赵家湾三级公路28.55公里将被淹没,淹没万开路支线四级20.12公里。根据移民复建工程规划,将复建开县县城至马鞍场新建三级公路28.4公里,规划新建四级公路18.65公里。公路桥梁执行的是“原规模复建”的政策,显然不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1998年县政府决定适当提高标准,拟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着手开展万开移民复建公路的前期工作。工程初步设计宽12米,经开县汉丰,穿南山隧道(单洞,长4.8公里,宽9米,高5米),经赵家,止赵家镇马鞍场,全长12公里。此为万开路的第一次等级调整,即“三改二”。

为进一步提高出境通道的等级,缓解交通对开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200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223工程”(即复建南河大桥、东河大桥“两桥”,打通通渝隧洞、南山隧洞“两洞”,建设万开路、北环路、大满路“三路”),拟按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22.5米,双隧道。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第一期建成单幅路基单个隧洞。这是万开路的第二次等级调整,即“二改一”。

2002年8月13日,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黄奇帆到开县调研。在听取开县交通工作汇报后,黄奇帆认为未来10年内全市各区县将陆续开通高速公路,建议开县“一步到位”将万开路建成高速公路。随后,县政府在准确研判形势后,立即跟进开展高速公路项目争取和规划建设工作。这是万开路第三次等级调整,即“一改高”。

从三级公路到二级公路、再到一级公路,最终建成高速公路,万开路实现了“三级连跳”,见证着开县人破除山地意识,走出心理大山和思维峡谷的认识轨迹;见证着县委、县政府准确研判形势、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的政治眼光。

敢于争先见证“百日辉煌”

万开高速的建设见证着开县人民敢于争先、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其间,打破了“程序论”禁锢,讲程序不唯程序;大胆冲破“是非论”的重围,创造了“开县速度”。

首先,建设模式体现创新 项目业主为万开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由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万州和开县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由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控股,万州、开县人民政府以辖区内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资金作为入股资本金。这种由地方政府与国有大型公路企业合作建设高速公路的模式被称为“万开模式”,当时曾被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在全市推广。

其次,建设程序体现超常 2002年8月13日,万开高速公路建设构想正式提出,11月21日市发改委和市交委共同形成《关于建设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的会议纪要》。2002年12月23日,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摁响万开高速公路的开工炮。万开高速从提出到开工,仅用了100天时间。被当时的媒体称为“百日辉煌”。2002年12月30日,由重庆交委主持,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开县、万州区人民政府三方正式签订组建《重庆万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协议书》,庚即重庆万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正式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可以说,万开高速公路的建设基本上是边按程序完善手续,边开工建设,这种“程序”倒置,其思想解放的程度,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再次,建设速度体现智慧 万开高速公路的预计工期为4年。从2004年1月全线正式开工,至2006年12月全线建成通车,在地质环境复杂、工程条件艰巨、自然气候恶劣(建设期间曾遭遇开县两百年不遇的“9·4”特大洪灾的破坏),但是经过全体管理者、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万开高速公路比计划工期整整提前了1年,也创造了新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

[建设篇]

优化设计 减少投资3.22亿

万开高速公路原设计的线路走向为:起于开县新城汉丰镇,穿南山隧道,至赵家镇、长沙镇,穿大垭口特长隧道(约10公里),止于万州塘坊。全长40公里,总投资24亿元。而实际建设的万开高速公路起于开县新城汉丰镇,穿南山隧道,至赵家镇,穿铁峰山2号隧道、铁峰山1号隧道,止于万州李家坪,接渝宜高速公路。全长29.3公里,总投资19.78亿元。新线路绕过了大垭口特长隧道,变成两个相对较短穿越铁峰山1、2号隧道,降低了施工难题,里程缩短11公里,投资减少3.22亿元。但新线路也因此绕开了开县重镇长沙镇,实为憾事。

桥隧比例高,施工难度大

万开高速公路线路穿越铁峰山、南山两座大山,横跨浦里河、杨家河等长江水系。沿途人烟稀少,植被发育,岩性多变,沟壑纵横,施工难度很大。全线长度为29.3公里(其中开县境内18.3公里),路基宽22.5米,隧道宽9.25米,高5米,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60公里/时。南山隧道左右线总长9701米,铁峰山1号隧道左右线总长4634米,铁峰山2号隧道左右线总长12054.6米。其中铁峰山2号隧道为当时西南地区在建公路隧道最长者。全线桥隧总长度占该路总里程的65%,其中隧道占45%,是当时国内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

万开高速公路预计工期4年,2002年12月23日一期工程南山隧道开工, 2004年1月全线正式开工。隧道均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南山隧道右线于2004年12月28日贯通,左线于2005年3月2日贯通。铁峰山1号隧道左线于2005年8月23日贯通,右线于2005年9月16日贯通。铁峰山2号隧道右线于2005年8月25日贯通,左线于2005年9月5日贯通。2006年12月全线建成通车,比计划工期提前1年。

建设中开创多项第一

首次采创三项新工艺 一是薄膜养生——简单办法破难题。万开高速公路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在已铺设完工的底基层或基层路面全部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这就是“薄膜养生”工艺,在重庆市沥青公路建设中首次使用。二是小预制件——批量生产“工艺品”。过去,高速公路的一些小预制件一般采取拼装式钢模浇灌,即用钢模拼装成模型,然后浇灌水泥成型。现在,他们生产出了实用的塑料模具,就像精美的工艺品。专家认为,这一工艺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市亦属首次使用。三是封闭热拌场——工厂化生产路面材料。万开高速公路的另外一个“工厂”就是热拌场。这是重庆市高速公路首个室内热拌场。

首个破解“T”梁桥面铺难题 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T梁模板施工控制难度大,经常出现T梁张拉及架设后预拱度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影响路面质量。

对此,业主渝东分公司在万开路碑梁大桥预制及架设过程中设立攻关课题,首先从模板开始改良,符合设计的各种纵横坡比要求,从而保障了工程质量。同时,还组织专人,根据施工工艺,编制“T”梁预制、架设施工控制规范,得到了重庆市交委和高发司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这一新工艺已在重庆在建高速公路施工中推广运用。

成为首个重庆公路建设新模式 万开高速公路项目业主为万开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由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万州和开县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由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控股,万州、开县人民政府以辖区内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资金作为入股资本金。这种由地方政府与国有大型公路企业合作建设高速公路的模式被称为“万开模式”,现已被市交委在全市推广。

成为重庆首条“智能高速公路” 万开高速公路在国内首次引入区域化联动控制技术,实现了隧道群、路段、收费站全面监控。据悉,万开高速公路全路段共设置241个摄像头、139个喇叭和上百公里的光纤,对三座隧道和长下坡等危险路段实行无缝隙监控。隧道内的灯光首次在国内采用逆光照明技术和LED光源,并大量使用节能灯泡,不但节能30%,还使灯光更加柔和,以降低事故的发生。密布在隧道内的各种探测器能分析洞内有害气体和烟雾程度,然后自动控制排风机和灭火器的开关。在夜间车辆少时,洞内大部分灯光将关闭,但一旦有车即将通过,又能自动开启照明灯。

首条独特景观工程的高速路 万开路为打造绿色生态路,力求做到与环境、自然的有机协调,业主在建设过程中,对全线的收费站房的设计,主要突出了建筑风格及协调性,让行驶者赏心悦目。是首条独特景观的高速路。

[效益篇]

万开高速公路不仅是万、开两地间的人流物流通道,解决客货往来的载体,它更是推动开县经济社会向前迈进的引擎。

自万开高速公路开通后,开县旅游业蓬勃兴起。据开县旅游局统计,2010年1~6月该县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6.7%,旅游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了10%。

其实,万开高速路的建成不仅仅是带活了开县的旅游业开发,对开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招商引资壮大工业、返乡创业促进就业都起到了强力助推作用。据统计,冲着万开高速公路建成后的便利条件,2007~2009年间开县吸引外地企业200余家入境落户,吸引137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2009年,开县实现生产总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4.3%;人均GDP生产总值达到10600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7亿元、50.9亿元、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18.7%、14.8%;实现工业增加值40.1亿元,同比增长20.7%。

随着万开高速公路的开通营运,开县经济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