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首發展復牌首日股價跌停 14億定增「輸血」計劃恐難奏效

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後,天首發展(000611,SZ)二級市場利空堆積,在5月底股價大幅下跌,天首發展推動新重組停牌,近期宣佈重組失敗後,股價又於8月27日復牌當日跌停。

在資本運作上“剎車”的天首發展正面臨一場麻煩,2017年,其發起對有色金屬行業企業吉林天池鉬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池鉬業”)的併購,入局有色金屬行業,當時擬通過定向增發來獲取資金,但股權轉讓完成,定增卻被中小股東投票否決。近日,天首發展擬重啟定增事項。

隨著股價的下跌,其擬募集的資金數量和實際能募集的數額差異越來越大,按目前價格計算可發現,定增只能募集到3億多元資金,與計劃募集14億元存在很大差距,上市公司方面表示將根據各項目輕重緩急調整資金投資方向,不足部分自籌解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多年主業經營虧損情況下,上市公司流動性已顯緊張;資金若不能充足落實,天池鉬業項目建設進度恐將受波及,而上市公司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正亟待新業務盈利。

定增“輸血”方案難實現

今年4月底,天首發展公佈2017年年報,被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意見,會計師注意到,天首發展截至2017年末累計淨虧損2.87億元,2017年亦為虧損狀態,存在可能導致對天首發展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在此利空因素下,5月30日,天首發展股價閃崩跌停,公司隨即停牌。6月1日,天首發展宣佈新的重組項目,欲佈局能源行業,但好事不成,到8月26日,天首發展又宣佈終止該項重組。8月27日天首發展復牌,股價跌停在6.06元/股。

這是一個讓天首發展略顯尷尬的信號。因為近日公司剛發佈了一份定增方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計劃用於天池鉬業的鉬礦石在建工程,以及支付購買天池鉬業75%股權和天池鉬業3.42億元債務的部分剩餘款項。2017年,天首發展併購天池鉬業入局有色金屬行業,此次募資意在支付有關款項。

然而,按照目前的股價態勢,天首發展很難順利融到14億元。

根據公告,本次定增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約3.22億股)的20%,即6436萬股(含本數),具體發行數量的計算公式為發行股份數=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發行價格。

在8月27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有投資者據此提問:“如按照今天的股價計算增發6400萬股,只能募集到3個多億的資金,遠沒有達到14億資金,這樣的話如何使用該筆資金?是用到鉬礦建設還是支付天池鉬業尾款?支付哪個都不夠啊。”

的確,按照14億元的募資計劃和現階段股價來算,天首發展需要增發的股份遠超計劃。上市公司回應稱:“公司將根據實際募集資金數額及各項目的輕重緩急等情況,調整並最終決定募集資金的具體投資項目、優先順序及各項目具體投資數額,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籌解決。”

天首發展披露的募資使用計劃顯示,支付天池鉬業股權、債權轉讓款,加上鉬礦石項目的合計投資總額超過25億元,這對於天首發展來說不是一筆簡單的投資。此外,天首股份還面臨併購標的短期內無法實現經營獲利的局面,天首發展曾向交易所表示天池鉬業2019年才能開始營業。

所需資金若不能及時到位,是否將影響天池鉬業項目建設進度,進而進一步推遲營業時間。

此前定增被中小股東否決

要成功完成募資以解決資金需求,天首發展需要考慮的因素,一是股價,二是中小股東。

就第一個因素來說,按照現行規範,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價格不能嚴重偏離當前股價水平,天首發展只有在股價大幅度提升之後,才能融得足夠的資金滿足需求。問題在於,消息面上,天首發展近期可謂不順,新能源行業的重組計劃被終止之前,還預計半年度業績虧損,考慮到天首發展紡織主業的長期虧損,其在經營面上的支撐已經貧弱。

在8月27日投資者交流會上,有投資者就直問:“公司今年倘若再次虧損將被ST。請問為避免出現這種局面,公司可有什麼計劃爭取在後幾個月扭虧為盈?”上市公司表示:“公司現在的主要工作積極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和鉬礦建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目前還在籌劃出售紡織主業相關資產,該資產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就第二個因素來說,上市公司通過此次定增方案必須得到中小投資者股東的同意,在這一方面,上市公司已經有了“教訓”。天首股份2017年收購天池鉬業的時候就已經配套了相關定增方案,但是在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超過四成中小投資者投出反對票,定增預案被否決。

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流動性已經值得警惕,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其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0.03和0.01。

記者也曾致電天首發展欲瞭解有關情況,但截至發稿時未能接通。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