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安全氣囊在車輛發生碰撞時能夠起到緩衝作用,從而降低撞擊對車內乘客造成的傷害。很多人將安全氣囊等同於SRS,這是不準確的,其實安全氣囊只是SRS的一種。SRS是英文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的縮寫,中文含義是輔助防護系統,常見的輔助防護系統有安全氣囊和安全帶。在很多汽車的轉向盤上和儀表板右側雜物箱上方都標有SRS或AIR BAG,這表示有安全氣囊安裝在此處。

安全氣囊系統的組成

安全氣囊系統主要包括碰撞傳感器、氣囊電腦、系統指示燈、氣囊組件以及連接線路,氣囊組件主要包括氣囊、氣體發生器以及點火器等。

(1)碰撞傳感器 

對於各汽車製造廠生產的車輛,碰撞傳感器的安裝位置不盡相同,而且碰撞傳感器的名稱也不統一,例如有些碰撞傳感器按照工作原理也稱為加速度傳感器。

①按照用途的不同,碰撞傳感器分為觸發碰撞傳感器和防護碰撞傳感器。觸發碰撞傳感器也稱為碰撞強度傳感器,用於檢測碰撞時的減速度或慣性,並將碰撞信號傳給氣囊電腦,作為氣囊電腦的觸發信號;防護碰撞傳感器也稱為安全碰撞傳感器,它與觸發碰撞傳感器串聯,用於防止氣囊誤爆。

②按照結構的不同,碰撞傳感器分為機電式碰撞傳感器、電子式碰撞傳感器以及機械式碰撞傳感器。防護碰撞傳感器一般採用電子式結構,觸發碰撞傳感器一般採用機電結合式結構或機械式結構。

機電結合式碰撞傳感器是利用機械的運動(滾動或轉動)來控制電氣觸點動作,再由觸點斷開和閉合來控制氣囊電路的接通和切斷,常見的有滾球式和偏心錘式碰撞傳感器。電子式碰撞傳感器沒有電氣觸點,目前常用的有電阻應變式和壓電效應式2種。機械式碰撞傳感器常見的有水銀開關式,它是利用水銀導電的特性來控制氣囊電路的接通和切斷。

③對於早期的汽車,一般設有多個觸發碰撞傳感器,安裝位置一般在車身的前部和中部,例如車身兩側的翼子板內側、前照燈支架下面以及發動機散熱器支架兩側等部位。隨著碰撞傳感器製造技術的發展,有些汽車將觸發碰撞傳感器安裝在氣囊電腦內。防護碰撞傳感器一般都與氣囊電腦組裝在一起(圖1),多數安裝在駕駛艙內中央控制檯下面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1 帶有碰撞傳感器的氣囊電腦

(2)氣囊電腦 

它是氣囊系統的核心部件,大多安裝在駕駛艙內中央控制檯下面(圖2)。氣囊爆炸後,在氣囊電腦中會存儲碰撞數據和故障碼,這些故障碼用普通儀器無法清除。為了保證氣囊工作的可靠性,很多汽車生產廠家建議氣囊電腦一次性使用。但是氣囊電腦的價格很高,因此很多具有氣囊電腦數據修復功能的儀器被開發出來,通過讀取並修復碰撞數據,可以實現氣囊電腦的再次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配件市場上存在將修復電腦作為新配件銷售的情況,購買配件時應注意。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2 帕薩特B5氣囊電腦

氣囊系統有2個電源,即汽車電源(蓄電池和發電機)和備用電源,備用電源電路由電源控制電路和若干電容器組成。當汽車發生碰撞導致蓄電池和發電機與氣囊系統斷開時,備用電源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6 s)可以維持氣囊系統供電。在維修氣囊系統時應注意備用電源的作用,在斷開蓄電池電源後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以使備用電源放電,具體等待時間請參閱相關維修手冊。

(3)氣囊指示燈

安裝在儀表板上,用於指示氣囊系統功能是否處於正常狀態。正常情況下,打開點火開關後,氣囊指示燈應點亮幾秒鐘後熄滅。如果氣囊指示燈不亮、一直亮或在行駛途中突然點亮,表示氣囊系統有故障,應及時檢修。

(4)氣囊

按照安裝位置的不同,氣囊可以分為正面氣囊和側面氣囊(氣簾),或者分為駕駛員氣囊、前排乘客氣囊以及後排乘客氣囊。為了提高乘客的安全性,有些轎車還在座位側面和車門內側等部位安裝了安全氣囊。

①氣囊採用尼龍製成,內層塗有聚氯丁二烯,用以密封氣體。氣囊靜止時被摺疊成包,安放在氣體發生器上部和氣囊飾蓋之間,氣囊飾蓋表面模壓有淺印,以便氣囊充氣爆開時撕裂飾蓋,並減小衝出飾蓋的阻力。氣囊背面或頂部設置有排氣孔,當駕駛員壓在氣囊上時,氣囊受壓後便從排氣孔排氣。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3 駕駛員安全氣囊

②駕駛員氣囊安裝在轉向盤的中央(圖3),氣囊大小因製造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例如在歐洲和日本的很多地方,駕駛員安全帶是強制使用的,因此歐洲車和日本車的駕駛員安全氣囊較小,一般充氣後為40 L。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4 前排乘客氣囊

③前排乘客氣囊(圖4)安裝在前排乘客座椅正前方,儀表板上的雜物箱和儀表板之間。由於乘客氣囊距離乘客的距離比較遠,因此乘客氣囊的體積比駕駛員氣囊的體積大。為了避免前排乘客氣囊不必要爆炸造成浪費(例如座椅上沒有乘客),可以通過開關或儀器將前排乘客氣囊關閉(圖5)。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5 前排乘客氣囊開關

(5)氣體發生器

功能是在點火器引爆點火劑時,產生氣體向氣囊充氣,使氣囊爆開。氣囊發生器使用專用螺栓固定在氣囊支架上,只有使用專用工具才能進行裝配。氣體發生器自安裝之日起,應10年更換1次。

①為了便於安裝,駕駛員氣囊氣體發生器一般都做成圓形。目前,大多數氣體發生器都是利用熱效應產生氮氣充入氣囊。

②前排乘客氣囊的氣體發生器為長筒形,其工作原理與駕駛員側氣體發生器相同。

(6)點火器 

安裝在氣體發生器的中央位置,作用是在觸發碰撞傳感器和防護碰撞傳感器將氣囊電路接通時,引爆點火劑,產生熱量使充氣劑分解。

(7)氣囊系統線束連接器及保險機構 

為了便於將氣囊系統線束與其他電氣系統線束區別開,目前大多數汽車的氣囊系統線束採用黃色連接器(圖6),也有采用深藍色或橘紅色連接器。連接器採用了導電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的鍍金端子,並設計有防止氣囊誤爆機構,以保證氣囊系統可靠工作。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6 氣囊線束採用黃色連接線

①從氣囊電腦到點火器之間的連接器採用了防止氣囊誤爆的短路片機構(銅質彈簧片,又稱為短路彈簧片)。當連接器拔開時(插頭拔下或插頭與插座未完全結合),短路片自動將靠近氣囊點火器一側插頭或插座的2個引線端子短接,防止靜電或誤通電造成氣囊誤爆。

②為了保證轉向盤具有足夠的轉動角度而又不致於損傷氣囊組件的連接線束,在轉向盤和轉向柱之間採用了螺旋線束,即將線束安裝在螺旋形彈簧內。在不同汽車製造廠提供的維修手冊中,螺旋線束的名稱各有不同,例如也稱為螺旋彈簧、遊絲或遊絲彈簧。螺旋彈簧在轉向盤和轉向柱之間安裝時,需要注意安裝位置和方向(圖7),當拆卸和安裝轉向盤時,應將轉向柱固定在“直向前”的位置,以免損壞螺旋線束

安全氣囊結構原理講解:手把手教你維修

圖7 安裝螺旋彈簧時應注意方向

安全氣囊系統的檢修

(1)安全規範

除原設計的線束外,嚴禁將其他線束接到氣囊系統線束上;禁止使用萬用表以及其他能產生電源的儀器檢測點火器;存放安全氣囊時,應按照氣囊向上和連接器向下的方式放置,萬一誤爆時,這樣放置的危險性較小;不要試圖用工具打開安全氣囊的氣袋或點火器,並禁止對其加熱;維修焊接前應拆掉蓄電池正極;連接電氣線束前,認真檢查線束是否處於斷電狀態。

(2)拆卸注意事項

進行任何拆卸工作前,應先進行下列操作。

①先接通點火開關,檢查儀表板上安全氣囊指示燈工作是否正常。

②關閉點火開關,拔出鑰匙。斷開蓄電池正極,等待2 min以上,如果安全氣囊指示燈工作異常,斷開蓄電池正極後應該等待10 min,再進行操作。

拆卸轉向盤時,應使用專用工具將轉向柱鎖定在“直向前”的位置,以保證控制裝置和螺旋線束在安裝中不會被損壞。

③只能安裝與原車零部件編號相同的配件,點火器是有失效期的,要遵守配件上註明的使用期限。

④接通蓄電池後,打開點火開關時,維修人員不要將身體放在安全氣囊打開的軌跡之內。

⑤安裝完畢後,檢查安全氣囊指示燈運行是否正常。

安全氣囊生產廠家

研發安全氣囊的知名企業有美國的天合(TRW)、百利得(Breed)以及德爾福(Delphi)等,歐洲的奧托立夫(Autoliv)、博世(Bosch)以及西門子(Siemens)等,還有日本的電裝(Denso)及豐田合成(toyota Gosei)等,目前國內汽車上安裝的安全氣囊大多是進口產品。我國對安全氣囊的研究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目前已經有十幾家生產安全氣囊裝置的企業,

但大多是引進國外的氣囊和點火器等組件進行裝配生產。國內一些氣囊系統生產廠家已嘗試開發和掌握安全氣囊的控制和匹配技術,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安全氣囊系統的國產化是必然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