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難貴子根本原因,窮孩子學習上的劣勢

寒門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那你通過什麼提升學習成績?

努力,全中國那麼多孩子都在努力。

高考雖然考查體系僵化,但卻保證任何人,只要想上中國的大學,都得學統一的內容。

在這裡,富人的孩子第一次將窮人的孩子甩開了。

寒門難貴子根本原因,窮孩子學習上的劣勢

富人的孩子可以出國學習,富人的孩子參加自主招生什麼的也比窮人的孩子有實力,自主招生考特長,特長需要培養,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培養,培養需要花錢。

對富人而言,這筆錢不算什麼,對窮人而言,這筆錢太要命了。

那窮人的孩子就和富人的孩子一起拼高考吧。

問題又來了,學習效果也是受到一定要素的影響的。

寒門難貴子根本原因,窮孩子學習上的劣勢

具體到高考之中,窮人孩子和富人孩子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學習環境:

1.對很多窮人孩子而言,他們的家並不是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不是良好的生活環境;

2.當窮人的孩子想要去公立圖書館學習時,卻發現自己並須消耗大量的通勤時間,來回圖書館可能要1個小時以上,這個時間足以讓一個富人家的孩子完成家庭作業;

但目前很多中產以上的人卻認為這種現象不存在,他們舉的例子就是他們當初是怎麼通過自己的意志改變了一切。

其實這是倖存者效應。

1.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單以00後來看,接受本科教育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將近1.5億的00後,可以根據2017的本科人數,3000萬左右浮動,剩下呢?可能有一部分在國外受教育,但問題在於,這些人的人數太小。

2.還有一部分沒有接受本科教育的人,他們忙著生存,忙著用直播、遊戲麻醉自己,他們只有一少部分人告訴這個世界,他們並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教育。

其次,學習效果和學習的引導人有關。

富人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私教,但窮人的孩子很難。

同樣一道題,富人的孩子從私教中能獲得的是:這道題的解法,這道題背後的考點,這道題解題的竅門,這道題所屬的類型,這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這道題所屬知識點的和整個知識體系的關係……與此同時,窮人的孩子充其量只能從同樣的題中得到:這道題的解法,這道題背後的考點。

寒門難貴子根本原因,窮孩子學習上的劣勢

有人反駁,窮人的孩子也是有天才的。

好,富人的孩子中沒有天才嗎?而且天才這個物種,數量永遠是稀少的。

有人反駁,窮人的孩子也能考上北大。

富人的孩子也能考上北大,而且是更輕鬆地考上北大,窮人的孩子能考上北大,但是基本上付出了很大代價才考上北大,過去總有報紙報到大學生自理能力差,太正常不過了,他不得不把生活瑣事給自己的父母包辦,一心只考個大學,否則,他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

一道題,富人的孩子可以用5分鐘搞明白,而窮人的孩子恐怕得多付出25分鐘。

一道題是這樣,100道題就能讓差距更大。

再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俞敏洪是三次才考上北大的,而他的同學可不是三次。

最後更有力的證明:看看中國自隋朝以來科舉的統計數據,特別是狀元級別的,你會發現,寒門弟子的數量佔比太少了。

因為教育,無論是對一個人而言,還是對一個家庭而言,都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但窮人的孩子怎麼辦?

堅強承受命運的苦難, 不因任何原因放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