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曾濒临亡国,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竟有相同之处

世界共有四大文明古国,虽然国家均历史源远流长,但一个国家从古到今从未中断过的,大概也只有中国了。古代的中国并没有如今这么大的面积,但是中国的文化一直是一脉相承的。炎黄二帝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祖先,儒家文化已经渗透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国也曾经碰上过亡国的危机时刻,除了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也就是日本人攻打中国,还有三次严重的亡国危机,但是这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将难民收留在境内。那么今天来和小编一起看看这三次亡国危机都是怎么发生的,最终中国又是为何没有亡国吧。

古中国曾濒临亡国,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竟有相同之处

秦朝时中国地图

第一次亡国危机的祸根埋藏在东汉后期。自从刘邦登基做皇帝的汉初时代,匈奴就是汉朝北方的一根大刺。这根打次狠狠地扎在汉朝皇帝的心中。在刘邦统治的年代,刘邦曾经亲率大军前去攻打匈奴,可最终不仅折损了兵力,也没有大败匈奴。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只好放弃攻打匈奴的念头,虽然此时匈奴仍旧不断地骚扰汉朝的边境。

古中国曾濒临亡国,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竟有相同之处

胡人南下

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励精图治,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漠北,彻底击败了匈奴,才算拔去了这一根大刺。但说是永远除掉祸患却不准确。到了几百年后的东汉,匈奴又养精蓄锐许多年后东山再起,仍旧不断地骚扰大汉的北边边界,但是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其中较为强大的一支称为北匈奴,与汉朝呈剑拔弩张的状态。还有一支南匈奴则是臣服东汉。当时的皇帝也就心慈手软,准许南匈奴寓居在汉朝,皇帝尚且做着以夷制夷的美梦。却没想到,南匈奴假意臣服,实则实力不弱,不断地在汉朝边界内兴风作浪,但是当时的南匈奴与泱泱大汉相比,它的反叛无异于挠痒痒,很快就镇压了。但是没有斩草除根,也就留下了祸患。

古中国曾濒临亡国,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竟有相同之处

两汉内乱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这时南匈奴才露出了他的豺狼面目,其中的一支由南匈奴的首领李渊带领,他骁勇善战,也很有智谋。在三分天下的时候占得了不少的好处。虽说当时司马氏王朝短暂平定天下,中原一统,但随后八王之乱,便有南匈奴在里面捣乱。最后西晋灭亡,五胡乱华,那是中华民族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也和南匈奴脱不了干系。看来,东汉好意收留的南匈奴人民,却造成了很大的祸患。

第二次亡国危机就是出现在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乱。唐朝时期,匈奴已经在中国的北方不再活跃,但是取而代之的则是突厥民族。突厥人一样的骁勇善战,但是在唐朝中前期,尚且和唐朝和平相处,相安无事。唐朝帝王也吸取之前五胡乱华的教训,以史为鉴,避免悲剧发生,让突厥人生活在边境之外。可是在唐朝建立之前,便有很多突厥人已经生活在了中原境内,国内的难民大多数都是突厥人。这也就上了唐王朝的“户口”,很多官员都是突厥血统。国内的突厥人竟也占了一小半,这其中就包括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由于骁勇善战,获得了唐玄宗的青睐,因此也就得到了高官厚爵,然而二人并非一意为主,而是生了私心,最终率领大军叛乱,当时情况危急到连唐玄宗也不得不在马嵬坡下刺死自己的爱妃杨贵妃,虽然最后唐王朝仍旧统治中国,但是其实已经国力大不如前了。

古中国曾濒临亡国,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竟有相同之处

安史之乱

第三次叛乱可以说是全面沦陷了,这就是满清入关建立大清。在中原统治了二百多年的满洲族,并非纯正的女真人,而是被女真人本民族瞧不起的伪女真人。于是这支部落逃入了明朝境内,放到现在,就是难民入境。随后在东北地区发展壮大,在明朝末期,群雄涌现不断反抗的年代,努尔哈赤一族在东北异军突起,以至于称帝,入关,建立起了清朝的统治。虽然满人被汉化的十分厉害,也写汉字,学汉文化,但是毕竟不是纯正的中原人。

古中国曾濒临亡国,三次亡国危机的发生,竟有相同之处

满清入关

从这三次险些亡国的事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难民入境在境内滋养,不断壮大,难民升起了反叛之心,差点亡国。但是中国毕竟是有着悠久而优秀历史的中华民族,是不会轻易被外族所亡的,现在的中国更是强大,更不会遭受当年被外族入侵的屈辱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