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的肘子,最悠长的乡思

关帝庙的肘子,最悠长的乡思

船山故里衡阳县,隐匿着一块璞玉。大云山巅白云飘荡,山泉从石缝里飞溅而出,汇流成武水和蒸水。据传关公与曹操在武水河作过战,人们为了纪念关老爷,建了座关帝庙,关帝庙香火旺盛,集聚成市,就是如今“一脚达三阳”的关市。上世纪八十年代,撤区并乡前,关市隶属长乐区。现在人们仍习惯称过去长乐区管辖的那片土地为长乐。

旧时的长乐山高林密,九曲十八弯。抗战时期,“两衡游击队”第二支队曾活跃在长乐的密林中。衡阳保卫战后,九死一生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被人营救经过长清湾,受到“两衡游击队”总司令王伟能的热情款待——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当地百姓搞了一桌酒菜,其中有道菜是长乐人轻易不动用的肘子。

长乐僻隐西乡山旮旯,过去十分贫瘠,然而这片热土养育的有血性、讲仁义的长乐人,待客的菜肴却极为讲究,过年来客要吃八个碗或十个碗,还全是荤菜。长乐人办酒席上大礼肉,招待尊贵客人动肘子。长乐肘子味道好,主要是猪养得好,猪肉特别香。长乐开门就是山,野物满山跑。家猪吃腻了猪潲,时不时溜出栏拱野菜,啃草皮,喝溪水,长得肥大溜圆,肚皮拖地。开春捉回的小猪崽,慢悠悠养一年,腊月请屠夫宰了,留下猪头、猪尾、内脏和肘子,春节半个月,歇客餐餐不愁菜。

长乐人一般不动肘子,动了就不一般——一个肘子足有六七斤,端上桌威风凛凛,让人不由想起《水浒传》中绿林好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

二十年前的春节,我和男友辗转从衡阳坐长途汽车到关帝庙街上。晚饭时分,舅母从厨房端出个大海碗,一块肘子卧在碗中,颤巍巍吹弹可破。热腾腾的水汽混着肉香飘散在空气中,从没吃过肘子的男友登时呆若木鸡,咽着口水不知如何下手。舅舅用筷子一挑一拨,连皮带肉划啦成块,夹到我们碗里,堆得老尖一碗。哼哧一口咬下去,顿觉脂溢满腮,油汁从嘴角肆意流淌。

各地都吃肘子,江南人把肘子称做“蹄髈”,水乡周庄有名吃“万三蹄”。“万三蹄”是带骨肘子,小巧玲珑,约摸两三斤,与长乐的大转弯肘子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长乐肘子倒和名满天下的“东坡肘子”神似,都是去骨肘子,做法与苏东坡《猪肉颂》中描绘的如出一辙——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关键就是“慢火久煨”,那份醇香味浓全倚仗漫长的时间和踏踏实实的功夫。

长乐肘子选的是猪前腿肘子,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硕大气派——这点与长乐人讲礼数、讲义气的脾性息息相关。长乐堂客做肘子也耐得烦,先扒开肘子的肉面,用小刀戳几个窟窿,抹上盐和湖之酒腌渍半日,再用大火烧开淖五六成熟捞出,再加八角、桂皮、生姜改用小火慢慢炖焐,焐一两个小时味就出来了,出锅前在皮上浇点酱油稍稍上色。盛进海碗带着热气端上桌,浓浓的肉香能将人融化。

衡阳县志有“过年客气的人家生蒸肘子”的记载,此种说法与长乐生炖肘子的做法大相径庭。蒸肘子水份蒸发外跑,做出的肘子不会太水嫩。而慢火焐肘子,皮肉饱吸水份,肘子会更酥烂、软韧。

有的地方做肘子要加各种配料打底,如冬笋、梅干菜、油豆腐。长乐肘子什么配菜都不用,像极了实诚好客的长乐人,淳朴、纯粹、掏心掏肺。

长乐自家人难得吃肘子,一定要等贵客来,只有上门女婿,订婚未娶的媳妇,远道而来的城里亲戚,送亲的老爷、奶奶才有福享此殊荣。

多年以后,我和爱人方知,那个春节在舅舅家吃的肘子,还是舅娘赊来的。那年舅舅建房欠了一屁股债,没钱过年。外甥郎上门,舅舅两口子怕招待不好对不住,才有了那一海碗热气腾腾的肘子。

如今,长乐道路畅通,从衡阳驱车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可惜,沿途到处是采石场。山秃了,曾经清澈见底的武水、蒸水已变得面容模糊——舅舅一家早就进城,二十年前那碗肘子,已成为最悠长的乡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