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今年的第一隻大閘蟹得這麼吃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這才八月,我就心心念念著9月底陽澄湖開湖捕蟹的美好光景,饞蟲全被那張牙舞爪的小東西勾出來了。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朋友知道我愛吃蟹,這兩天就給我寄來了正當季的六月黃,也就是“童子蟹”。

雖說不如九月底的大閘蟹個大豐腴,但六月黃外殼薄脆,蟹肉風味濃郁,也別有一番滋味。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趁著大快朵頤六月黃的時候,再和大家複習一下大閘蟹的簡單蒸法和吃法,等著大閘蟹上市的時候大展拳腳吧~

RECIPE

清蒸大閘蟹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材料

大閘蟹 6只 / 紫蘇葉 適量 / 薑片 / 適量

調料

米醋 適量 / 白糖 半茶匙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 1. 處理食材薑切片,紫蘇切碎放入水中。

» 紫蘇和姜都可以祛除螃蟹的寒氣和腥味。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 2. 蒸蟹大閘蟹用刷子刷去體表的汙泥,腹部朝上放在蒸屜中,蓋上鍋蓋大火蒸,按照螃蟹的大小一般水沸騰後再蒸13~15分鐘即可,不開蓋再燜2分鐘即可食用。

» 腹部朝上可以防止蟹黃蟹膏流出。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 4. 調醋:生薑切成薑絲,加入適量米醋,並加入半茶匙的白糖提鮮。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 5. 吃法:蒸好的大閘蟹讓人垂涎欲滴,一絲肉都不想放過。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用剪刀剪下所有的蟹腿。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剪下蟹腿關節,用最後一節的小尖頭戳一下,蟹肉就出來了。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掰去腹部的蟹掩。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掰開蟹殼,可以點開大圖看一下哦。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蟹身掰成兩半,中間有一塊六角形的蟹心,很寒,不要吃。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吮吸完蟹膏後,以蟹腿為分界掰開蟹身,就可以吃到裡面的肉啦。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蒸完蟹同事竟當起下午茶來……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能享用到如此幸福的下午茶要多虧了花姐的好友,作為一個陽澄湖土生土長的養蟹人,他的故事和螃蟹的味道一樣精彩。

他是鮑建康,“湖中之王”品牌大閘蟹的養蟹“匠人“。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出生在陽澄湖畔的他,家裡祖祖輩輩都是以養蟹為生,從小看著爺爺和爸爸每天凌晨駛著漁船去蟹田餵食。

每次200斤左右的大閘蟹食料,並非是一下子全部投入圍網中,而是需要均勻的撒到養殖區的每個角落。

彎腰、剷起食料、直腰、撒食料,看似簡單的操作,大致需要重複300次,對於體力是不小的考驗。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到了鮑建康這輩,市場上不僅多了冒牌陽澄湖大閘蟹,甚至還有了“洗澡蟹”,而他還是用老法子養蟹,這一養就又是34年。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2000年的時候,鮑建康開始自己創業,擁有了自己的養殖場,開始以原生態的方式飼養大閘蟹。

寬廣的湖面任由大閘蟹自由活動,天然的魚蝦螺螄讓大閘蟹大快朵頤,這使得他們產出的大閘蟹品質上佳,味道上接近野生大閘蟹。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03年,鮑建康偶然邂逅了擁有15年電商銷售經驗的老楊,一個想做最好的水產品,一個“土法”養蟹30年,兩人一拍即合,誕生了湖中之王品牌。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揭開湖中之王大閘蟹的蟹蓋,蟹黃立馬傾瀉而出,香氣直往鼻腔裡竄,舀上一勺蟹醋輕輕點上,濃濃的蟹黃化於口中,甘美豐腴,油脂細膩,無論公蟹還是母蟹,每一口都是大滿足。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掰開蟹腿,支支飽滿,蟹肉絲絲分明,富有彈性,回味更是鮮甜。真是一蟹上桌,百菜無味啊!

湖中之王的蟹品質如此之高,離不開良好的生長環境和鮑建康的悉心照料。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一方水土養一方物產。陽澄湖的水質偏軟,呈微鹼性,透明度平均達1.33米。非常適合大閘蟹的生長繁衍。

尤其是水中豐富的鈣、鎂離子對大閘蟹的蛻殼、殼質的發生、殼質的色澤和硬度的形成極為有利。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正是因為這樣獨特的水質環境形成了湖中之王大閘蟹的四大特徵:

一是青背,蟹殼成青泥色,薄而堅韌。

二是

白肚,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無墨色斑點;

三是黃毛,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肉質飽滿;

四是金爪,蟹爪金黃,堅實有力,肥厚鮮美。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這是那些臨近上市才運來陽澄湖飼養的“洗澡蟹”所模仿不來的。

“湖中之王”採用原產地養殖方式,在陽澄湖水域擁有2000畝生態養殖圍網。

每年培育蟹苗100萬隻,自產陽澄湖大閘蟹近百噸,每一隻都是土生土長的陽澄湖“本地蟹”。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從蟹苗開始,鮑建康他們就會進行認真分選,蟹苗均孵化於天然入海口,適當的鹽分能使蟹卵和蟹苗更好地發育成長。

湖中之王主要以雜魚雜蝦、螺螄、玉米、水草等天然餌料餵養大閘蟹,再補充一些玉米、土豆等植物飼料。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雖然很多地方已經開放飼料養殖,很多人不解鮑建康為何依然用“土”辦法養蟹,費時又費力。但事實上,只有這樣養出來的蟹才最接近野生大閘蟹的美味!

除了飲食外,還要讓它們多多參與運動,陽澄湖養殖區寬廣的湖面可以任它們自由活動。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這樣經過至少200天,大閘蟹才能出落得:肉嫩、膏肥、黃滿、子鮮。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配送方面也完全不用擔心,2000㎡以上的發貨倉庫,配以整條現代化全自動的禮盒包裝線,全程順豐速運配送,保證每一隻送到手的大閘蟹都是精挑細選,活力十足。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記得有一次因為發貨失誤,導致上海的一位客戶收到蟹後,發現其中一隻蟹不怎麼靈活。鮑建康就特地從陽澄湖趕到上海,並帶上鮮活的蟹和賠償金親手送到客戶手中。

客戶被他的的誠意打動,最終他又下單了5盒大閘蟹送給他的親朋好友,併成了湖中之王每年第一批的忠實客戶。

注意!今年的第一只大闸蟹得这么吃

在鮑建康看來,大閘蟹不應該是奢侈品,而應該是家家都吃得上的美味。

看完了大閘蟹的故事,你是不是也饞了?

目前他們已在生活風格型消費投資平臺

【開始吧】

發起「湖中之王大閘蟹」眾籌項目

歡迎大家支持這個項目

把鮮活肥美的大閘蟹帶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