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能好?

“我就盼着你上大学,上了大学就好了

我就盼着等你上了班,上了班就好了

我就盼着等你结了婚,结了婚就好了

我就盼着等你生了娃,生了娃就好了

……”

什么时候才能好?

家长希望有一天孩子能让自己幸福。

但是想过给孩子了什么?可能是承载着一家人命运的诺亚方舟

然后呢?

“我学习不好,妈妈就不幸福,全家就不幸福”

“我不争气,全家就没有希望

……”

你可能会说,有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取得好成绩

但是,他们快乐吗?

身上背负的太多

就像上了发条的小青蛙,不停地蹦哒

永远要奋斗,但是内心却没那么确定,自己是为了什么要努力

什么时候才能好?

后来呢?

可能顺利上学就业(有的人可能没有大学毕业,却事业有成),然后结婚生娃,会出现几种情况:

1.父母满足了,家里终于出了状元

可是自己却失去了方向

2.父母一直不满足,替孩子定下个十个亿的小目标,孩子啊:

我觉得你应该再努努力,争取今年当个科长啊。

我觉得你应该趁年轻,再要个老二

我觉得你应该……

3.孩子在个人的工作中探索到了乐趣,在工作之余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或者第二职业。

4.也许有的人平平凡凡,却安于现状。

个人认为选择4如果能知足,知足常乐也挺好。选择3的人可能更容易幸福,到了中年也不容易有“不惑”的中年危机。选择1和2的,有些人时间长了会感觉跑不动了,发条没有劲了,身体出了问题,心里超了负荷,会想起寻找内心缺失的那一角。

什么时候才能好?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讲死亡焦虑。一切都满足了,有家有业有娃,人生可能就到了向内探索的时候——我为什么活着?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死亡焦虑的侵袭,可能会有很多的懊悔,追没追过喜欢的人,做没做着喜欢的事,还有什么地方没去过,还有那么多惊奇都没体验过。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找对象可能按照家长的意愿找的,越来越发现枕边的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在关系中出了问题,争吵不断,过后两个人感觉既陌生又疏离。

什么时候才能好?

关系出了问题或者找不到自己在哪的人,有时候会来做咨询。咨询经常有两个方向: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当然两个方向不能完全分开,解决当下心理问题的时候多少也会碰到个人成长的内容,不过要看来访者对咨询的期待。所谓个人成长,大多带着迷茫,对人生的焦虑,对关系的担忧,不过也有对自己的不放弃,和改变自己的勇气。

这一刻不快乐,想着得到什么之后就一定能快乐。

往往东西得到了,快乐却不一定来。有些人反而感觉到的是空虚。

也许匆匆定下下一个目标,期待着那一小下子的快乐和兴奋,完了又是落寞。

在你迷茫的人生命题中偶尔向内看看,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此刻你是否快乐?

回到主题,我……就好了,我怎么才能好?什么叫好?有网友问我快乐、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定义,可能离“好”不远了,以下是个人观点:

什么时候才能好?

快乐和幸福——

个人能安住自己的当下

在做事情的时候体会到满足感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一种踏实感

什么时候才能好?

心理的健康——

不是完全没有负性情绪

只有快乐的超脱境界

而是能够应对悲伤和痛苦

带着一些不那么完美的情绪也能坦然面对生活

作者信息:冰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硕士。

预约心理咨询请添加微信:zixunxiaozhush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