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八日記事

早上前往姚家莊燕山腳下一座棚戶區樓,往樓上扛防水卷材。昨天說的是13捆卷材,今天又增加了一捆卷材,而且,卷材離樓道還有段距離;扛上了樓,再把卷材吊上樓頂,還需要扛到工作的位置,這都和昨天說的不一樣。於是加了一點兒錢,幹完活,自己要了100塊錢。

以前,都是在電視劇裡看到一家三代幾口人擠在一間屋子裡居住,還記得《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說的就是這樣的生活方式,自己生長的階段都是住自己的房間,自己到濟南這邊來蝸居,自己也是住的大單間,一個人享用不小的空間。就是在現在居住的空間裡,自己有床,有辦公桌,還可以有好幾架書櫥,衛生間裡可以洗澡,所以,看到還有人居住在棚戶區,過著貧困的生活,而且還是在城市裡,真的感到很吃驚。

自己有時候也想選擇一個蝸居住起來,一個人在裡面看書,寫作,體驗生活。但是這一回,我遇到了這樣的環境,聞到這樣環境裡的味道,好像文學情緒早就都沒有了!

原先自己總說自己是在濟南蝸居,現在我不敢說我在濟南蝸居了,我會說自己在濟南幸福的生活。

感覺這裡的人眼睛裡和心裡都沒有未來的光明,孩子聽歌用的機器也是單音道的機器,我覺得現在最差的手機放出來的音樂也不是那個動靜。

他們的屋子裡都是很黑暗的,夏天還可以打開門窗吃飯,如果冬天怎麼辦?成天點燈?他們有政府的低保嗎?

我看到有個婦女收拾好自己之後,就拿起一本佛經,專注的記誦。也許是因為這輩子沒希望了,就一心祈求下輩子能有一個新的生活環境?

我站在樓頂,看周圍的高樓,感覺同一片天空下,人的感受都不是一樣的,我相信,相比之下,所有的人的心情也不會是一樣的。

自己幹完活兒,天上開始滴答著下雨。騎著車子去姐姐的店裡,找碗麵吃。昨天姐姐做的冷麵,打的滷子,著實有東北飲食的味道,半夜都會醒來,想念這一口吃食。所以,幹完活兒,自己就直奔姐姐店裡去了。

姐姐去教會了,姐夫自己在店裡守店。他給我做了冷麵,我就伴著昨天的滷子開始狼吞虎嚥。

吃飯期間,姐夫也在賣茶葉蛋,也有人上門問還有水煎包沒有,感覺這個店經營的越來越好了。

和姐夫聊起了昨晚看的世界盃足球賽,自己昨晚看了一半英格蘭和瑞典的比賽就睡著了,結果都是姐夫告訴我的。

姐夫聊的很高興。

姐姐到點兒準時就回來了。我也起身回家。

回到家裡,看書。早上起早了,外邊因為下小雨,空氣很涼爽,倦意襲上來,就睡過去了。看書都成了形式了。看書的享受沒有了,看書都是瀏覽著看,觀其大要,只為學和用,別的享受都感覺不到了。

下午睡醒覺,清醒一下,開始在電腦上寫作。但是感覺應該把電腦拿去修修,重做一回系統,因為打打字,總會串行兒,自己打字總是要提心吊膽的。自己手裡的錢不夠,自己也想著需要去修修電腦,讓寫作心情放鬆一下,至於錢,可以從別人的手裡暫借一下,自己幹了活兒就有錢了。

自己拿了電腦去修理鋪,和老闆說了這個情況,他說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如果出現,換鍵盤的話,這樣的鍵盤需要二三百塊錢。我心裡一驚:這筆費用大大超出我的預算了!

還好,老闆試了一下,說不是鍵盤的事。說是我打字的時候碰到了觸摸板,才造成的串行兒的事。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重做系統,對開業經營多年、養家餬口、小日子過得很恣兒的老闆來說,就屬於牛刀殺雞了。

做系統的時候,我和老闆說起還鄉店這塊兒拆遷的事情,我雖然在濟南住了16年,但是我對還鄉店這塊的歷史這不是很瞭解,我那時候活動的區域都是在歷山路附近,這邊我還真沒來過,只是有一次我和尹哥到這邊找楊子,過來一次,那時候還鄉店還都是磚房,都是民房,沒有加蓋樓房。

後來我在國美大庫往外送家電,也從還鄉店路走過。那時候,這裡就相當於農貿市場,小清河上的橋也是搖搖欲墜的樣子。

現在都變樣了,我都在這裡住了八年了。

老闆還和我說起他在華山風景區買的房子,當時才花了70多萬,現在房子升值160多萬,我不由得佩服不已:這個年代有頭腦的人掙錢很容易,也很輕鬆。哪像我這麼湊來湊去過日子?

做完系統,把電腦拿回家,插上電源,打開電腦重新整理一下電腦上的軟件,準備寫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