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评论区彩蛋!

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我会做任何您要求我做的事情。篮板,防守,舞毛巾,递水的……您需要我做什么,我都做。

——丹尼-格林

丹尼-格林,1987年6月2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北巴比伦,身高6尺6(198cm),体重215磅(97.5kg),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2018年7月19日,伴随莱昂纳德的交易被送至多伦多猛龙。

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格林的家庭拥有相当不错的运动天赋,他的堂哥是著名的九指神扣——杰拉德-格林,他的亲哥哥拉沙德-格林也是大学时期的篮球悍将,而他也在父亲的启蒙之下走上了篮球之路。父亲是格林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格林12岁时,母亲便离家出走,老格林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不离不弃,把他们家三兄弟都拉扯大。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亲是依靠,是全部。

格林高中就读于当地的北巴比伦高中。除了篮球之外,他也加入了学校的橄榄球队,并且出任球队的四分卫。在升上高二的时候,格林转学至曼哈西特的私立学校——圣玛丽高中,在高四赛季中,格林场均能得到20分、10篮板、4助攻以及4盖帽。他被Rivals.com评价为四星级的球员,并入选麦当劳全美高中全明星。

进入大学前,格林的篮球生涯称得上是一帆风顺。入选麦当劳全美高中全明星、被超级篮球名校北卡相中,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父子俩正一步步走向他们的篮球梦想——直到老格林出事的那一天。


2006年的3月,老格林因卷入一宗毒品案而被捕,警方在案件中共缴获400磅可卡因和500万美元现金,多达14名嫌疑人被抓获归案。而因为自己的儿子在篮球界已经小有名气,老格林反倒成了一众案犯中的焦点,一再登上媒体头条。

“那大概是我们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我在狱中,他在北卡。而一直以来,我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老格林说道。

那段时间应该是格林人生中最低潮的时光之一了,他当时还只有19岁,从小的依靠便是自己的父亲,现在这根擎天之柱轰然倒塌,格林当时到底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除了他自己无人能知。

“大二对我而言简直是痛苦不堪的回忆,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球场上,”格林说,“我一整年都没能获得什么机会,因此我一度在考虑退队,太多场外的事情包围了我。”

重压之下,他几乎退队,也想过要转学。但上帝总会在黑暗之中给你留出一线光明,对于格林来说,这线光亮就是他当时的教练罗伊-威廉姆斯。威廉姆斯教练一直坚信他不会退队,并且一直在苦苦的挽留他。最终,他还是留了下来。

大三时,威廉姆斯教练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他成为了球队的首发。整个赛季,他场均出战22.3分钟,能得到11.5分、4.9篮板、2.0助攻、1.9失误、1.2抢断以及1.2盖帽。他的投篮命中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来到了46.9%,罚球命中率达到87.3%,至于三分球命中率则高达37.3%。

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大三赛季结束后,格林认为自己已有资格参加2008年NBA选秀大会,但他在深思熟虑后仍决定随北卡征战最后一年并成为了球队队长。格林场均上场27.4分钟,能够攻下13.1分、4.7篮板、2.7助攻、1.7失误、1.8抢断以及1.3盖帽。他的投篮命中率也再次提高至47.1%。这个赛季,北卡夺得了NCAA总冠军,格林成为了北卡男篮历史上出场次数最多、获胜场次最多的球员;同时也是大西洋沿岸联盟历史上唯一一名取得1000分、500个篮板、250次助攻,150记三分球、150次盖帽和150次抢断的球员;同时入选了ACC最佳阵容第三队和ACC最佳防守阵容。


如您所见,他会在球场上做他任何能做的事,投射、篮板、传球、补防盖帽、抢断……他当时的绰号叫做“填数据单的”。在这支拥有汉斯布鲁、劳森和艾灵顿的北卡,罗伊-威廉姆斯教练却说格林才是球队的灵魂。

2009年,格林宣布参加选秀,北卡的另外几位也都于这一届参加了选秀。

不过当你已经大四毕业,也不是众人所认为的球队王牌,即使身处冠军球队,也通常不会在高顺位被选中。选秀大会那天,格林看着自己的队友汉斯布鲁(13位),劳森(18位)和艾灵顿(28位)在自己之前被选中。而他则一直等到第46位才被克利夫兰摘下。

当然,这个世界告诉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却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发光之前你会经历些什么。从NCAA到NBA之间是一道鸿沟,无数天才陨落在这道鸿沟里,很多在大学如鱼得水的事情,到了NBA就不那么奏效了。你会的很多,也就意味着你没有真正的特色。教练们评价格林时也说:格林会做很多事情,却没有一样非常优秀。

“你会发现他有潜力,可没有一项可以脱颖而出。”时任骑士队主帅迈克-布朗说,“在其他球队的球探报告上,也没有关于格林特点的记载。”

新秀赛季,格林有20次出场比赛的记录,绝大多数是垃圾时间。球迷们对他的印象不是源于比赛场上的表现,而是他经常出现在詹姆斯赛场边的狂欢队伍中间,他会和詹姆斯一起跳舞;在队友进球时,他会竭力挥舞手中的毛巾为他们加油。

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但是格林的这些表现并没能让骑士队对他有更多的耐心,2010-11赛季之前,为了腾出人员空间签下曼尼-哈里斯,格林被骑士队裁掉。11月的时候,马刺队给了格林一份非保障合同,但他仅仅出战两场,共打了9分钟就再次被裁。


2010年的圣诞节,丹尼-格林窝在家里的沙发上,已经一个月无球可打的他,盯着电视里的圣诞大战发呆。

画面中,格林的前队友勒布朗-詹姆斯正率领着热火和洛杉矶湖人厮杀,但这对于格林来说只是一场比赛而已,那个时候,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观众,因为他的NBA之路看起来已经走到了尽头。

全家团聚的日子,格林努力保持着乐观。但圣诞节对于NBA球员来说不是应该在镁光灯下厮杀的吗?关于篮球的梦想在那个节日显得更加强烈,这是他进入NBA后第一次以无业游民的身份度过一个圣诞。

格林想知道,自己的NBA生涯在经历了一共124分钟的出场时间后,是否已经彻底落幕。

无论当时的格林怎么想,至少他的经纪人比尔-达菲认为他的NBA生涯已经彻底结束了,他开始试图将格林推销至欧洲市场,而且一支意大利球队很快向格林伸来了橄榄枝。

格林甚至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去海外闯一闯,但他的家人当时不愿意让他前往意大利打球,整个假期家人都在告诉他:你一定可以在NBA获得成功。

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如果不是家里人不愿意,并且极力劝服我,鼓励我,我应该已经去意大利打球了。”格林说,“家里人告诉我,我是一名NBA球员。渐渐地我接受了这个观点,开始在赛场上看那些曾经在大学的队友和对手,告诉自己我也应该属于这里。不过光喊口号没用,上场的资格是自己争取的。”

想要在NBA立足,你不能样样都通,样样稀松,你要有一块自己的长板,有一样自己的特色。格林思虑再三,将自己定义为了防守铁闸以及三分射手。

“我不得不接受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格林说,“或许我确实有一点天赋,但这和联盟顶尖的球员比起来,差得远。更不用说有些比我天赋好的人没能进入NBA。我必须拥有更高的篮球智商,训练比其他人更努力。否则想要在NBA立足是天方夜谭。”


格林的努力可不只是打打嘴炮而已,他开始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为此他来到了纽约曼哈西特的圣玛丽高中,当时的教练蒂姆-克鲁斯为他制定了一些训练计划。他要求格林每次训练都要拼尽全力去奔跑投篮,将这种投篮的感觉刻进他的肌肉,骨髓,甚至基因里。在克鲁斯眼中,只有训练中的强度比比赛还大,才能让球员在比赛中游刃有余。

“我们的战术让人筋疲力竭,而丹尼刚来的前几周非常挣扎。”克鲁斯说,“丹尼并非一个天生射手,因此他必须花很多时间和汗水来学习。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最后在训练中从没有输过,无论是奔跑还是投篮。”

克鲁斯认为,想让一个动作深入球员的骨髓,需要1.8万次到2万次的重复训练,如果一个高中生一天练习投篮100次,那么他需要半年才能掌握一个动作。

“不过格林一天会投篮1000次。”克鲁斯说,“当你倾注全力,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后,训练会成为你的一种信仰。丹尼不停奔跑,不停地投篮,这让他投一个三分球就像上篮一样自然。”

“我此前也为很多教练打过球。”格林说,“波波维奇、罗伊,他们都是传奇。但是克鲁斯教练是第一位向我传授这种篮球思想的人。”

2011年1月,格林和NBA发展联盟的雷诺大角羊队签约,他想通过NBDL跳回NBA。为了提升自己的三分球水准,在发展联盟打球时,格林都会在训练前两到三个小时就提前抵达训练馆。

小人物志35|教练,我想打篮球——丹尼-格林(上)

“很长一段时间,当我提前1个半小时到达球馆的时候,格林已经汗流浃背。”大角羊队主帅埃里克-慕斯尔曼说,“他花了大量时间,近乎疯狂地训练自己的三分球。所有人都看得出,他迫切希望重新回到联盟中去。”

在大角羊队,格林的日常安排非常简单:投篮、训练、比赛、再投篮、睡觉,然后周而复始。

在代表大角羊上场的16场比赛中,格林场均能攻下20分和7.5篮板,以及场均命中2.3个三分,三分球命中率43%。

除此之外,还包括他给波波维奇那条著名的语音留言:我会做任何您要求我做的事情。篮板,防守,舞毛巾,递水的……您需要我做什么,我都做。于是老爷子给了他合同。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教练,我想打篮球!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创作不易,关注下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