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屈原说:“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庄子说:"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李白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陶渊明说:“归去兮,请息交以绝游。”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为当官和辞官都有着一种别样的情结,当官就不用说了,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博科举功名,这是一条读书人至今基本的人生道路模式。当然现在可供的选择空间大多了,大家不要狭义的理解现在的功名全是做官。那么开篇这些词句,就是侧重于对职官的一种洒脱和向往甚至是着迷。他们想摆脱名利的困扰,去过一种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这种自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自由。空山无人,花落水流,何等清新潇洒。李白乘船,东坡走马,放翁骑驴,炎武坐牛,这些人都曾经当过官,又最终都放弃了当官,他们觉得继续做下去没意思了,或者再下去就不能实现人生的其它理想了,这其中既有浪漫主义也有更高境界的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合一的辞官,便是成功的精彩的辞官有价值的辞官。比如此文要写的余秋雨辞官。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如果余先生没有辞官,继续担任大学校长,或者担任其它更高的职位,那可以想像,一定没有后来的《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笛声何处》、《千年一叹》等煌煌巨著。也不会有后来的凤凰万里行,对世界其它三大古老文明进行学术宏观考察,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余秋雨。余先生深知继续担任行政职务,这一系列后来的举动和成就完全不可能实现,条件不允许,体制不允许。在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余先生坚决的执着的选择辞官。更值得点赞的是,他辞官后不是像陶翁一样去喝酒种菊花(当然这也是令人欣赏的),也不是像李白一样四处游历,他是有着明确的指向性目标的,那便是进行文化学术考察和研究,并形成结果。其实这是巨大的挑战,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毫不夸张的说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庆幸和祝贺的是,余先生成功了,是大大的成功。他创造的文化散文体,开风气之先,对华人世界影响巨大。他对世界文明的系统考察成果,是留给后世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无价之宝。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秋雨先生于1992年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彼年他46岁,正值年富力强。在辞职以前,他曾说:“如果想要回归生命的真实和创造的轻松,回归文化的本位和艺术的本位,毫无疑问,迟早会选择辞职。”在官位和学术,名利和自身价值最大化之间,余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要知道,当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是中国官场的一个活跃期,这种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还很难找到。十年文革阻断了正常的人才梯队,以工农兵为选拨主体的干部队伍,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部份老干部的重掌帅印,也毕竟数量有限,且年龄已经偏老。在这种大背景下,余秋雨四十出头,是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在担任上戏院长期间,成绩卓著,当时上戏是全国高校中教职工效益最好的大学,这也说明余先生很有经营头脑和管理水平,在上戏余先生当时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一言九鼎,势不可挡。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在这样的综合背景下,高层级的组织部门、军方,都在考察他,准备虚位以待,只要他点头。但他“退缩”了,他完全不愿意在这条路上再上层楼。他甚至感到了“害怕”,有人说:这么年轻就辞职太可惜了。他回答:再晚辞,可惜了。当然,这个层级的领导干部,不是说辞职就能辞职的,要经过很多的程序,何况,组织上根本不想他辞,一开始是坚决的不同意,各种方面做思想工作。而余先生的对策是,不停地向有关方面写辞职信,一直写到第二十三封。用他的幽默的话讲,每封辞职信都是一式三份(意即向三个方面部门报告,以示辞职的决心)。在这里,我写得再多都没有余先生自己说的有感染力。那么,摘取几句余先生的第二十封辞职信:“**常务副部长:这是我写的第二十三封辞职书,辞职的理由不再重复。由于一直未获批准,我决定在这次养病之后不再上班。为此,我愿意接受一切处分,直至开除公职”。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每当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李白“金龟换酒”的故事,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同时也感叹现在的社会,削尖脑袋往上钻,才当点多大的官就把自己搞得神乎其神,对于当官是醉心痴迷,有时候没爬上想要的位置,便借酒消愁,怨声载道。相比之下,秋雨先生的辞官让这些人原形毕露,相形见拙,完全不在一个境界一个等级。人家是给官不要还拼死力辞,有些却是跑官要官卖官,好像不当官就会死。一个字:丑!

再来看看,余先生在上戏的辞职演讲:

“……我的另一位朋友陶渊明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所不同的是,我没有田园,连荒芜了的都没有。因此,我不如陶渊明,也不如那位排长,无法回去,只有寻找,去寻找我的田园。找到或者找不到,我都会用文字方式通报大家。’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何等潇洒,何等自信,何等轻松。

余先生十六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四十六岁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 。彻底离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