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会倒闭吗?

用户4045402688


滴滴顺风车的命案风波,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在于滴滴的市场份额极高,几乎处于一家独大的局面,而用户出行离不开滴滴,但滴滴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命案问题,难免让用户感受到不少的担忧,人身安全无疑是用户首要考虑的因素;另一方面则在于命案风波接连上演,而这背后实际上暴露出滴滴顺风车不少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用户乘车安全问题、内部管理问题、客服处置事件不灵活,过于僵化等问题。与此同时,对于车主的营运证件与资格,平台未能够全面严格审核,甚至存在部分本已有不良投诉案例的车主继续运营的现象,这难免进一步加剧了滴滴用户乘车的安全隐患。

从实际影响来看,在舆论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滴滴不仅面临着监管自查的压力,而且受到了各方的整改压力,甚至传出了整改不到位将下架APP、撤销经营许可证等消息。由此可见,经过了接连的命案风波后,滴滴确实面临了较大的发展危机。退一步来说,即使最终整改符合规则,但鉴于事件负面影响太大,滴滴的舆论风波恐怕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消除,这无疑给了滴滴持久性的打击。

但是,滴滴作为巨无霸企业,或许更注重监管自查与整改,倒闭概率或许不大,但业务减少、用户卸载量增加以及估值骤减,估计也成为现实。


郭施亮


滴滴不会倒闭,但以生命为代价的警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滴滴头上敲响。


上一次命案发生后,滴滴顺风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改;但三个月后,悲剧却再次发生:8月24日下午,浙江乐清女乘客赵某在搭乘滴滴顺风车,从乐清市虹桥镇前往永嘉县时,被司机钟某杀害。


案件的诸多细节逐渐曝光在公众面前,比如这名犯下命案的司机此前不久被用户严重投诉;诸如赵某朋友情急之下多次联系滴滴平台索要司机信息,未得到回复;当地警察曾两次联系滴滴客服,也被拒绝。这些信息刺激着公众的安全神经,而且也让大家看到一场事先预谋的恶性事件如何在监管缺失下发生。


事实上,此次的恶性事件,早在三个月前的空姐遇害案中就已经埋下“祸根”,虽然滴滴对顺风车业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改,但是内部却并没有人因此受到重大处分。


36氪了解到,滴滴曾经在内部安全会议上有过统计和通报,每百万个行程中就会有一个伤亡事件,包括了交通肇事,也包括了司乘之间的恶性杀人,但是如何降低死亡率的KPI却始终没有落实到各个业务部门。


这桩新的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使得滴滴处于巨大的震荡之中:舆论警报不断拉响,交通运输部已经约谈滴滴。虽然滴滴已经公布整改方案,一名内部人士也对36氪称,滴滴在客服机制上会有重大整改,但事件仍旧在持续发酵,滴滴依旧在被公众鞭笞,甚至顺风车业务是否应该存续都是问题:在浙江地区要求下线顺风车之后,滴滴宣布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


除了讨论这是谁之过之外,更值得关心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滴再次酿成今日大祸?问题能否通过整改来解决?以及滴滴还能将顺风车业务进行下去吗?


从赵某发出呼救后,营救她的时间就显得尤为珍贵。但从上述时间轴和聊天记录来看,2个半小时被白白浪费了。


而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钟某在前一天就有过勒索的行为。据《温州都市报》报道,8月23日下午,乐清林女士曾坐过犯罪嫌疑人钟某的车,上车后司机关闭了订单,要求林女士直接给现金。随后钟某还打算将车开往偏僻方向,但林女士以跳车相逼换来了逃跑的机会,后又以报警吓退了追来的钟某。遗憾的是,林女士的投诉并未得到滴滴平台的反馈。


这一系列的事情联系起来,暴露了滴滴流程上,以及对安全问题重视度的重大缺失,也无疑留给了犯罪嫌疑人钻空的机会。


人命问题理应是优先级最高的问题。Uber也曾遭遇过类似的恶性事件,它在App里内置了一键报警功能,效果卓著——一名NBC记者的实验是,五分钟警察就赶到了现场。早在最近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发生之前,就有Uber前员工对36氪判断,因为滴滴的安全管理机制漏洞,“可能早晚要出大事”。


5月空姐被害案后的顺风车整改,为什么不能持续?

如果再往深了挖,或许是滴滴战略上的失误、产品逻辑上的错误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顺风车是个大业务——截至2017年末,滴滴顺风车注册车主3000万人,注册乘客1.6亿人,日均订单200万单,约占滴滴平台总日订单数的8%——尤其是在政策严格限制滴滴快车司机的资质和数量、滴滴运力大幅减少之际。


顺风车不仅符合政府绿色环保、减少城市拥堵的需求,且据AI财经社报道,顺风车是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年收入在8亿元。因为政策利好以及风险小,程维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业务。


除了可观的营收数据,顺风车的社交功能也被滴滴寄予希望。2015年,滴滴顺风车上线社交功能,曾推出“七夕”交友活动。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表示,“顺风车独有的社交性还能为这一业务加分。”2016年9月,滴滴顺风车允许车主可以设置自动接单、主动邀请乘客共乘,同时新增车主乘客相互关注功能。黄洁莉曾将之总结为:


“过去你每天在路上两个小时,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消耗,但现在通过顺风车你可以认识比较靠谱的人,获得好的社交体验, 它就变成了一种收益,这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一个场景,就像咖啡馆、酒吧一样,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顺风车的社交功能,过去已经引起过容易导致性骚扰的诟病。对这一产品功能的诟病,在上一次空姐遇害后达到顶峰,当时交通运输部负责人也曾评价,“目前一些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偏离了提供出行服务的本意。”次日,滴滴公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包括将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等。


但在顺风车业务中,司机乘客都天然更想知道对方的详细信息,更多信息意味着更多成单量。在舆论缓和后,滴滴又放松了监管。一名网友8月22日在微博写道:“滴滴顺风车悄悄眯眯地又显示性别、头像等信息了,不过可以自己选择公开还是隐藏。”另有知乎网友于8月25日晚间评论说,直到8月24日还能看到自己要拉的乘客是女性,“但现在滴滴顺风车又把性别显示关了。”后经多家媒体验证,滴滴顺风车又将车主和乘客头像变为虚拟头像。

“以专快车和出租车为基础的安全流程设计应用于顺风车,无视非专业的出行行为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是此次顺风车案件中滴滴的最大失误。”互联网观察者潘乱分析道。他认为,滴滴如果继续运营顺风车产品,需要将其产品甚至品牌与主产品切割,切断用户的认知联想,并重新评估顺风车复杂的用户场景,以充分应对顺风车比起专快车更高的安全风险。


值得发问的是,早期顺风车业务并未暴露出太多恶性事件,但近期杀人案连出,是为什么?


自从政府管控加强,打车难现象越发明显后,顺风车更是成为应对运力不足的重要手段。5月份空姐事件之前,滴滴顺风车司机每天最多可以接15单。


今年7月,滴滴官方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乘客提议,尽量多使用拼车和顺风车出行。

36氪了解到,过去一段时间里,哪些城市的网约车新政执行严格,滴滴就会将运力尽可能向顺风车平台上转移,很多一线城市不符合新政规定、无法继续开快车的司机也都被鼓励去开顺风车。这样做可以保证运力继续存留在滴滴,而不是流失到竞争对手的平台上。这可能导致顺风车司机更加鱼龙混杂。


根据温州的网约车新政,从2017年开始,非本地户籍和本地牌照的车辆都不能开网约车,而这次顺风车司机开的是“川A”牌照的车。那么犯案司机是否是因为不符合快车规定,转去开顺风车了?


此外,在此次的事发地温州,美团刚拿到了网约车牌照,那么滴滴在当地为了争取运力,是否对司机的管理会更宽松一些?


谁是下一个百万分之一?


交通事故是导致现代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按照滴滴官方统计数据,2016年,滴滴每百万单交通事故死亡率和每亿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0.021、0.28,比出租车行业降低了40%。


在2017年的一个滴滴内部安全沟通会议上,有安全专家曾披露过一个数字,每100万个滴滴行程中就会有一起伤亡事件。其中快车、顺风车因为日常单量大,死亡事件相对最多。除此之外,出租车事业部需要处理的平台内伤亡事故也很多。


(图片说明:36氪获得的一张滴滴某单月的事故列表)


滴滴也并不是没有惩罚措施。公司内部每月都会统计各个业务线司机、乘客的伤亡数字,并进行评比,排名垫底的业务线“老大”要去客服中心当两个小时的客服人员,并接受罚款。36氪了解到,此前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就曾被“发配”做过客服。


不过多位滴滴内部员工告诉36氪,内部并没有将如何降低死亡率的KPI严格落实到各个部门。一方面是因为滴滴每天的单量过于庞大,如何高效运营依旧是各个部门的最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就算不是打滴滴,人们日常出行发生事故也是在所难免,”一名内部人士称,“所以很多事业部负责人觉得,事故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尽可能降低,如果将死亡率控制在目前这个比例就是OK的”。


36氪了解到,今年5月河南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滴滴虽然对顺风车采取了为时一周的整治,但是内部并没有高管因此受到严重惩治,“至少没有全员邮件通报批评,所以除了顺风车业务之外,其他事业部门对此的感觉并没有特别深刻”。


另一方面,滴滴内部对司机和乘客的管理采取了分权措施,也就是说,顺风车业务部门只负责乘客端的运营,其主要kpi为乘客增长和毛利提升,而所有业务线上的司机都统一归滴滴运力中心管理。因为各个业务线无法直接管理司机,“所以很多时候设置的场景和服务都是站在乘客的角度,比较理想化,而不是从司机运营的角度来考虑”。


滴滴顺风车,是该优化继续,还是彻底关闭?


滴滴能舍得抛下顺风车这个业务吗?乘客出行又是否能缺少这个服务?


顺风车不仅是滴滴内部少数盈利的业务,而且订单量也不小。有滴滴内部人士对36氪透露,5月份空姐遇害案发生前,滴滴顺风车每天有600多万的单量,后来经过整改,此次事件发生前,“每天也至少有三四百万的单量”。


滴滴自己肯定是不想停掉这个业务,这不仅代表着单量、盈利,还代表着滴滴这家公司的想象力——“共享”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是拼车业务,另一个就是顺风车。否则,滴滴的模式相比传统出租车公司,并没有太多创新。对于传说中即将上市的滴滴来说,它肯定不希望被贴上“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定义。


一种声音是,顺风车有用户需求,也能减轻交通压力和大气污染,还可以挽救一下。

媒体人秦朔呼吁组织滴滴顺风车问题听证会。他认为,滴滴问题的实质,是公共信息、市场信息的私有化处置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端,互联网平台都有这种特征。


“如果滴滴董事会和管理层从能力上、公共资源协调上,确实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我呼吁相关部门、人大、主流媒体出面,组织公开听证,以科学的负责的专业的态度,帮助滴滴找到问题症结,切实采取措施,因为我们人人都是乘客!”


要解决一个安全问题,不可能仅仅靠一家公司的力量。此前提到的用Uber内置的一键报警后,警察5分钟赶到的案例,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警力也要跟得上。


但目前态势下,滴滴永久关停顺风车业务,也并非全无可能。毕竟,它已经紧急暂时下线了顺风车业务。8月26日当天,有用户发现,连高德地图也悄然下线了自己的顺风车业务。


已经有多家媒体预测,顺风车业务很有可能“寿终就寝”。比如互联网观察者魏武挥分析,顺风车应该被永久关闭,这一模式天然带有的缺陷无法弥补。


滴滴如今必须展开激烈的自救。一名滴滴内部人士对36氪说,目前滴滴的紧急补救措施之一,是让副总裁级别的高管24小时负责客服热线的监听和管理。


即便滴滴能熬过这次难关,如果再来一次司机恶性杀人事件,关掉这个至少价值百亿美元估值的业务,只是迟早的问题。


这不是危言耸听。



36氪


也许,路长全老师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打出租车而不是网约车?有组织的人是有底线的!》,点出了【滴滴打车】对“滴滴司机”招募的混乱。

半年前,路长全师父带着我们去外地调研,在路上,师父让我们叫一辆出租车,我们问师父:“为什么我们不打好一点的专车而打出租车呢?”

路长全师父给我们说:“出租车安全,因为出租车司机是有组织的,有组织的人他是有底线的!”但一个社会车辆,它没有真正的组织,一旦干起坏事,往往没有底线!路长全师父给我们讲完之后。我和出租车师傅攀谈起来,了解到,这位出租车师傅家里有三个孩子在上学,家里开销全靠他一个人,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就是想多赚钱补贴家用。所以每天都很努力很用心地做好工作。

即使这样困苦,在我们下车师傅收钱的时候,他还主动少收钱,这让我们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被这位师傅所感动。他虽然贫穷,但依然朴实善良!这也正好印证了师父所说的:“一个有组织的人他是有底线的!”

为什么网约车没有出租车安全?

因为没有真正的组织约束,网约车会出现假的名字,假的电话号码,假的证件,出现问题可能很难找到证据,在上岗之前也没有相关的培训,很多信息是通过互联网来监管,但在互联网上很多信息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虚拟的。

而在组织管理中,为什么用人单位意愿用从组织出来的人?因为从组织出来的人是有道德和价值观底线的!比如上过学和没有上过学的,当过兵和没有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愿意用部队的人,因为部队是有严格的组织管理和纪律约束。

但是社会人,比如地痞流氓,他们为了挣钱可能不择手段。


十星科技


你好,我是数据时代科技!你的问题我来答!

关于滴滴会倒闭吗?暂时肯定不会!以后会不会倒闭!不好说!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滴滴平台好多都是不合法的,还有滴滴司机也是有好多没有运营资格证的!所以说滴滴平台属于违法运营!如果出现事故!责任就会很大!首先倒霉的就是司机!查住一次就要罚款一万,扣留驾驶证3个月!查住两次罚款更是翻倍!返款3万元,扣留驾驶证6个月!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滴滴平台要合理正规运营!出现事故司机也会有保障!

还有的司机反应,进滴滴平台30分钟就可以办理好,退出滴滴平台半个月也办不好!很多司机为这种情况而感到苦恼!滴滴司机反应开始滴滴抽成少福利高,现在抽成高福利少!很多司机反应做滴滴司机不好,想退出,但是平台不受理!



如果滴滴正规管理,合理抽成!对司机和乘客多些红利!正常合理发展!得到司机们的拥护就会发展很好,也会越做越大!就不会倒闭!

反之如果滴滴还是一直无证经营!对司机提高抽成,降低红利!不能因为一家独大,而苛刻司机和乘客!因为今年很多网约车平台也陆续进入了市场,美团打车,高德地图顺风车,携程等今年都会进入网约车市场!这样滴滴就有了竞争对手!如果滴滴还是保持现状,只会被别的平台把客户抢走!那滴滴也就离倒闭不远了!



所以滴滴要正规化管理!合理收费和抽成!得到大家的拥护!就会有的很远!也就不会倒闭!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立场!不喜勿喷!你们对于滴滴有什么想法呢?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谢谢!


数据时代科技


成都要买车专门跑网约车的刹一脚。 专门买车跑滴滴可能你的下场很惨,带款买车全职跑的更惨,为了你和家庭的辛福还是算一算吧。 按成都来算 年流水:365(每天流水)*24天*12月=105984元 一天三百多有好多司机平均达到 车损:110000万\8年=13750元每年(有些师兄说跑这个算磨损就没意思了,这个是车子的折旧,8年后你就不换车了吗?) 油费 80元*24*12=23040(200多公里80元的油费高吗) 保险5000或15000(到时候运营险) 罚单1200元(如果没有可以不算) 外面吃饭 20元*24*12=5760(还没算烟,茶钱) 买车钱存银行利息5500(这个必须算) 保养320*12=3840每年 车子其他费用我算不来 停车200*12=2400 洗车15元每次*(365\7)=780一个星期洗一次不算多吧 流水-费用=105984元~71270元=34714(肯定比这个小) 34714\12月\=2892元(每天公作12小时以上,没有社保,公激金) 按买社保八小时算 2892\12\24=10元每小时 10*8*24=1920元每月 1920-850(社保)=1070(华西的大门是你的)扎心吗师兄们 连外面1000元买社保的工资都当不到, 还有好多没算,可能你辛苦8年,在换同一辆车的钱都不够 我小学毕业,算错了,请改正。 我目的就是劝退那些贷款到平台买车的,为了养家,真的不要来 算法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材生完善下……


马化腾爸爸来了


谢谢您的问题。我认为,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化叫车平台,滴滴再不为乱象负责,就会面临倒闭、价值大跌的风险。

  1. 滴滴的“几宗罪”。第一,数据信息透明度、准确度不够。本次乐清案件之后,滴滴公司虽然迅速配合警方破案,公布案发顺风车车辆伪造,但是随后案发人说没有伪造。不管是否伪造,它是怎么通过系统智能化审核的?数据为何无法作为案件证据?数据信息是否有所隐瞒?第二,互联网叫车定位出现偏差。初期,滴滴顺风车被定位成了互联网社交工具进行推广,并被某些顺风司机列为互联网约炮神器,优先考虑年轻单身女性。第三,客服不作为。近期两起案件都反映出客服此类问题。有消息称,滴滴重要的客服岗位都是外包的,结果可想而知。第四,侵犯个人隐私。作为互联网叫车平台,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用户的隐私,但滴滴却要通过添加紧急联系人,读取用户的通讯录,获取用户大数据,而且也没有做好互联网上个人信息隐私和现实中保护人身安全的平衡。


  2. 滴滴顺风车乱象背后有深层原因。虽然滴滴公司停止了顺风车业务,但是反映出顺风车犯罪率高的三大原因。其一,法律定位模糊。顺风车以互联网共享经济为基础,是互联网平台注册用户之间的服务与信息交互关系,与网约车(互联网叫车平台与用户关系)适用法律不同。其二,准入门槛较低。司机、车辆的互联网准入与审核条件比出租车、专车低很多,这也是大家对互联网车辆共享诟病的高发区。其三,价位与犯罪概率存在关联。行程较远时,顺风车的价格优势车得以体现,但是在夜间时段或者偏远地段,且在线监管不力等因素,顺风车又有实施犯罪的风险。


  3. 滴滴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第一,滴滴目前窘境有其自身管控原因,但其毕竟占据接近90%的互联网共享汽车市场份额,不能因为少数犯罪否定全部。滴滴很难说倒就倒,而且滴滴和其他互联网叫车平台的商业、管控模式上也差不多。第二,滴滴顺风车停业以后,互联网活跃用户数量、流量和互联网盈利模式都将受到冲击,在线客服、互联网监管等体系将发生重大调整,运营成本会大幅增加并长期保持高成本运行,滴滴能否转型?第三,滴滴这个互联网叫车平台品牌,由于监督和服务态度恶劣,价值已经大幅下跌,如果整改不到位,公司未来岌岌可危。社会公信力与美誉度是互联网品牌价值的重要支撑。

    欢迎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滴滴出了死亡事件谁都不希望发生,任何新生事物产生都是坚难的,这事件以后能调控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软件需要改造,服务要跟上,把人的生命生存权放在第一位,希望通过整改有彻底改变。


用户8975889080834


所有司机都去死掉算了,只会叽叽叽歪歪,我也做顺风车,情况不说了,大家都明白,我拿全部去做了app,没一个司机会加入,都说免抽成,平台是属于司机们,最后打造成公共平台!个个见滴滴拉 陀小屎,各个司机抢着吃,一盘散沙,谁会理啊!我有心有什么用!


手机用户82354606826


滴滴的程维和柳青集体失声,不能理解。如果说不能因为一点错误就把人往死里整,如果说咱们的社会应该多一些宽容不能因噎废食。但是滴滴被爆出的种种伪劣行径如果真实存在的话,我个人已经找不出应该被社会理解和再接受的理由。这是一个纯资本运作的公司,创始人及领导人素质如此低下,公司毫无社会责任感,把滴滴受众当成傻子,资本逐利本无可厚非,但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哪怕只是用来做做样子的,都没有。对于国家制定的政策也是阳奉阴违,一门心思的就是求财。有的人说,不能因为这个就干掉滴滴,共享出行,线上约车是大势所趋,没了滴滴,还会有别人来做。但我想说,对于滴滴种种伪劣行径,社会选择坚决抛弃,才会给后继者以警示。我还想说一句,难道世界这么大,没了滴滴,地球就停转了吗?杀鸡儆猴,滴滴作了这么多年的死,目前已经具备了被干掉的条件,不要手软,不为别的,就希望为大势所趋的共享出行涤荡出一片安全的天空。


深蓝暗调


先不说滴滴会不会倒闭,假设滴滴倒闭了,会怎样?

网约车肯定还有,不过是从滴滴换成了哒哒。

之前滴滴的司机继续成为网约车的主力,因为开出租的相对比较稳定。

网约车市场从滴滴一家独大变成多方混战,大量中小企业进场,相关部门从对接滴滴一家变成对接N家,管理成本更高。

所以,虽然滴滴让人愤怒,但是滴滴倒了,问题更多。加上背后各种利益关系,滴滴倒闭唯一的可能就是被市场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