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重磅數據公布,證明中國有對抗貿易戰利器!想談判?拿出誠意再來!

商務部重磅數據公佈,證明中國有對抗貿易戰利器!想談判?拿出誠意再來!

關於中美貿易戰,有的人缺乏些信心。的確,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有這樣活那樣的問題需要去解決,譬如最近幾天“央媽”和“財爹”不就為現實的經濟問題掐上了嘛!再譬如,我們在芯片領域就是受制於人,就是我們的短板嘛!這些都是事實,但並不代表面對美國的貿易戰中國就真的任人宰割。其實,恰恰相反,雖然美國現在打起貿易戰來看似雷霆萬鈞,但實際上並不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帶來什麼重擊,而美國在中國的反擊下其實也半斤八兩。中國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美國發起貿易戰對中國的壓力會越來越小。

有些人危言聳聽地甚至認為美國發起對中國全面貿易戰可能將中國經濟增速打下來兩三個百分點,真是讓人感到無語。其實,最近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分析過,引用了包括摩根斯坦利等美國機構的推算,即時中美全面貿易戰爆發最極端的情況下,影響中國GDP也只有0.6%左右。在佔豪看來,中美貿易戰根本發展不到那個水平,因為一旦貿易戰發展到那個水平,對中美經濟的影響差不多,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反而更大,因為中國是全球商品流通的中心。

那些對中美貿易戰擔心過度的童鞋,當看到商務部7月19日公佈的公佈的中國上半年消費市場運行情況、零售業發展情況、網絡零售情況的系列數據後,估計心態就會穩多了。

2018年我國上半年消費市場運行情況如何呢?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6月當月同比增長9%,增速較5月份回升0.5個百分點。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

這組數據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達到了18萬億,增速高達9.4%,為經濟增長貢獻了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內需快速增長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關鍵元素,其在經濟增長中的佔比已近8成。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美國貿易規模佔中國對外貿易的15%左右,貿易戰美國又能對中國宏觀經濟產生多大影響?所謂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破壞性影響之說從這些簡單的數據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不可能!

而根據商務部給出的消費市場的五個特點看,我國消費還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而這才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在商務部公佈的數據中,網絡零售在消費中的佔比繼續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4.08萬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3.13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4%,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46.4%,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而且,在上半年,網絡零售的增速同比還是加快的,其中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加快1.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較上年同期提高3.6%。

從上述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網上零售增長還在加快,而且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比重只有17.4%,卻又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增長貢獻了46.4%的份額。這些數據表明,網上銷售還在加快增長並且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增長貢獻會越來越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如果按30%年增速再增長5年,網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就能超過15萬億,這個增長能量對中國經濟會有一個越來越強的支撐,而這個過程伴隨的是供給側改革和消費升級的成果。

商務大數據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從地區結構看,東部地區網絡零售額佔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3.3%,同比增長30.2%;中部地區佔比8.6%,同比增長35.1%;西部地區佔比6.7%,同比增長38.9%;東北地區佔比1.4%,同比增長22.9%。

這個數據說明什麼?說明網絡零售主要在東部地區,佔83.3%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速還高達30.2%。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佔比都比較小,兩者合計只佔15.3%。但是,中部和西部的增速都非常快,中部增速高達35.1%,西部增速高達38.9%,這意味著中西部對網購的接受程度在快速提升,這兩個區域未來網購增速還會加快,如此意味著中西部的潛力會給網絡零售的增長提供巨大的潛力。

在商務部的數據中,服務消費的規模在持續擴大,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其中6月份增長10.1%,較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這表明隨著我國城市化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消費的增長可持續力在不斷增強。這一數據還體現在傳統的便利店、超市、百貨店等實體業態上。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企業上半年零售額同比增長4.6%,較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6月當月同比增長4.8%。其中,便利店、超市、百貨店上半年的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6%、4.5%和1.6%,增速分別加快0.4、0.6和0.3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現實中的消費也在快速持續增長,而不僅僅在網絡消費方面增長。

另外,從商務部公佈的數據中,改善類、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平穩。全國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日用品、家電類和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2%、12.6%、10.6%和10.6%,較上年同期分別加快2.9、3.6、0.2和0.5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企業上半年銷售類值中,對開門冰箱、滾筒式洗衣機、超高清電視銷量同比分別高出冰箱、洗衣機、電視類銷售增速8.8、5.2和3.5個百分點。在這種情況下,CPI在上半年還實現了2%的增長。

這些數據表明,在我國商品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我國消費領域實現了高增長,同時還保持了CPI 2%的溫和通脹狀態,這是內需增長強勁的表現。我國在城市化進程加快、整體居民儲蓄率高企、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受過高等教育人口越來越多且收入增量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不但具有可持續性,而且這種增長的絕對值會越來越大。

這樣的經濟數據,面對中美貿易總額只有四五千億美元的情況下,即時貿易戰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有較大影響造成了一定程度下滑,在宏觀經濟增長中的佔比也是非常小的,在我國內需強勁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多麼重磅的影響。

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面對貿易戰,我們要做的就是8個字:淡定,努力,創新,突破!假設美國對中國貿易戰要打5到10年,那麼我們只要再加油幹兩三年,美國的貿易戰副作用基本上就會被消解;再加油幹五六年,美國再繼續對中國貿易戰的願望基本上就不會再有了;再加油幹十年,美國國內就不會再允許政府對中國發起貿易戰。

至於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出口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別的不說,在美國宣佈準備對中國商品徵稅後,在過去3個月時間裡,人民幣匯率兌美元貶了都快10%了,也就是說特朗普那所謂2000億美元的稅還沒徵呢,人民幣匯率已經把貿易戰的影響給直接對沖掉了。過去兩個月,人民幣兌歐元也貶了5%,這意味著中國商品在歐洲市場又便宜了5%。所以,說貿易戰會對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佔比有多大打擊,還真沒看出來。

其實,對中國經濟來說,真正更應該引起關注的在國內。如何提升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避免因錢荒導致誤傷是重要議題之一;如何在一些風險高的領域去槓桿和一些風險較低、機會較多的領域適度保持較為合理槓桿是我們接下來需要進行理順的。直白說,就是貿易戰的影響被誇大了,而我們經濟要調整的部分很大程度上在國內的機制方面,要讓我們經濟內部的再生能力進一步提升,這比輿論過度關注的貿易戰更重要。

現在,經過美國貿易戰的刺激,我們內部的調整會加速,央行和財政部都懟起來了,說明距離重磅改革推進不遠了。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國家為了排雷一直在努力推動去槓桿,並且在儘量規範化商業銀行的表外資產,與此同時美聯儲加息、銀行儲蓄大規模向理財產品搬家,都使得銀行進一步增加穩定負債的能力在減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層面的資金鍊開始緊張,舊債到期了,又沒有新的資金可以借,於是企業債違約了,這就是前段時間企業債違約的重要原因。在這些企業中,很多企業是被錯殺的,企業經營狀況很好,只是資金鍊緊張。在這種背景下,雖然央行懟了財政部,但央行和銀保監會還是出手了。網傳央行近日窗口指導銀行,要放大信貸規模,增配“AA+”以下信用債。與央行窗口指導同時,7月18日,銀保監會召開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做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座談會。所以,接下來市場資金面壓力會緩解。而在央行懟完財政部後,財政部應該也會有行動,我們拭目以待。

現在,貿易戰剛開始,由於美國去年大幅減稅,美國經濟會看起來比較亮眼,中國經濟則表現穩定;那麼,經過一兩年之後,大家發現美國經濟數據又開始滑落了,而中國經濟數據卻越來越好了,到那個時候發現人民幣的匯率是低估的,人民幣的資產是低估的,可能市場上會出現一些很不一樣的現象。對這些還處在萌芽狀態的預期,大家可以淡定點、耐心點,再等等再看!

另外,如果大家注意,會發現最近網上傳言所謂中美又要談判的消息很多,昨天鳳凰衛視記者也問了商務部發言人,美方表態稱隨時做好準備要談判,還說“球”在中國一方。商務部發言人高峰的回應是責任全在美方,“正是美方言而無信和反覆無常,關上了雙方談判的大門”。對美國所謂“球”在中國腳下根本不搭理,並且直接告訴美國是美國自己關上了談判的大門,那意思就是:談判大門你們自己關了,爺不跟你談了!

很多人總是不太有自信,覺得貿易戰中國輸了。大國博弈,大的輸贏哪能一會就看出來呢?中美貿易戰的輸贏,如果不妥協打下去,沒有幾年時間哪裡能看出什麼真正的輸贏?到底誰輸誰贏,其實等一陣子,自然就清晰了!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美國輸贏暫時咱不給結論,但至少中國不會輸!相關結果之前說了可有人現在是不會信的,那咱就用時間來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