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高考钉子户?不考名校不罢休?

梁实,人称“中国第一脑壳”、“最牛钉子户”、’“现代范进”,51岁的成都高考钉子户,儿子正在读研,2018年第22次参加高考,上高中不爱学习,1983年第一次高考落榜,此后连续复读两年均落榜,后因家庭条件不支持,无奈放弃高考,后买建材发家,成为了建材公司老板。

后因一直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1987年,再次勇敢迈进高考考场,2016年,高考成绩已达到453分,已经超过了二本线,但分数不够他心中满意的学校,四川大学数学系,放弃了填志愿。现在梁实说,考了这么多年,压力太大,已经现实了,考上二本也去认认真真上完,如果今年还是考不上,明年百分之百继续高考,我一直有一个固定的理念,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重点大学是我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不遗憾了

如何看待那些高考钉子户?不考名校不罢休?

康连喜,71岁的老爷爷,辽宁省阜新市的普通农民,没有成家,一个五保户,小学到初中成绩优异,恢复高考当年,没报上名,次年即1978年落榜,后因年龄限制,无奈放弃,知道2002年报名政策变更,继续参加高考,今年是第18次参加高考,仍乐此不疲。

康连喜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高考改变命运,他称,要是高考政策允许,我的心跳不停,我会一直考下去。

如何看待那些高考钉子户?不考名校不罢休?

如何看待那些高考钉子户?不考名校不罢休?

张非,四川广安市,被称为“四川考霸”、“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曾四次参加高考,2002年复旦大学录取,不满意没读,2003年606分被北大录取,2004年因7门必修课不及格被迫退学,2005年,南充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06年,未修满学分而被退学,2007年南充市理科第二名,677分考入清华。

如何看待那些高考钉子户?不考名校不罢休?

汪侠,江苏南京人,人称“高考狂人”,195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1955,1956,1960,均没考上,2002年被南京医科大学破格录取,为旁听生,2002年,为拿到南医大的学籍,2007年继续参加高考,2009年以80高龄继续参加第九次高考,2012年83岁的老人依然执着的走进了高考考场

如何看待那些高考钉子户?不考名校不罢休?

小编认为这些高考钉子户的精神还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虽然高考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它是普通学生实现梦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最快的途径,最公平的途径之一。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个大学梦,名校梦,连83岁的老人都努力拼搏,我们还有理由不好好珍惜机会,努力奋斗嘛?

大家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