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手机用户67770870091


话说号称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围攻北京各教堂时,各国公使担心会危及使馆,赶忙向各自国家的军队统帅告急求救,各国联军集结于天津塘沽,准备进军北京以保卫使馆。军机大臣荣禄将各国使馆向外呼救、各国军队在天津集结即将进攻北京的消息呈报慈禧太后,慈禧很是焦急,忙问:“团民可曾攻下北堂(指法国所建的西什库教堂)”?

荣禄道:“打了近半个月,死伤枕藉,还是没打下。他们还想转攻使馆呢”。荣禄接着建议要设法拒洋兵、止内乱。

后来载漪撺掇慈禧归政,并怂恿她向列国宣战, 派兵协助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抗拒联军。慈禧认为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请皇帝定夺,于是和光绪帝一起召集诸大臣商议此事。

令慈禧没想到的是,光绪主和,反对向列国开战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景澄、袁昶、王文韶等人都反对对外动武,许景澄哭谏道:“宣战万万不可!无论是非得失,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光绪回道:“今人喜言兵,然自朝鲜之役,创巨痛深。况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今合力谋我,何以御之?断无同时挑衅各国之理”。

袁昶建议道:“我大清自甲午与倭夷作战以来,军力削弱,难以敌11国劲旅。而用乱民(指义和团)宣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载漪想当太上皇,他唾骂极力主和的户部尚书立山是汉奸,还伪造一份归政照会;慈禧当廷宣读了那份假归政照会,但只念了3条便停住道:“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如战后江山仍不保,大家都体恤我的良苦用心,不要怪我一人,说是皇太后断送了祖宗300年天下”。

无知的慈禧听信载漪蛊惑,以为义和团忠勇,其神功法术又极灵验,灭洋人、护大清当不在话下。 她见反对向列强宣战的大臣是绝大多数,此刻又不便妄杀大臣。于是她逼迫光绪表态支持自己,光绪不敢违逆太后之意,又不愿担此罪名,只得保持沉默。

正在相持不下时,总理衙门来人禀报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转奏电报云:“乱民不可保国,万万不可向列强宣战 ”。

慈禧听后又惊又怒,说:“眼下我并未向洋人宣战”。她随即命官员赶快往各国使馆游说,以劝阻其军队勿进攻北京。可已经为时晚矣,联军在接到各使馆的告急电报后,已经向驻扎天津塘沽地区的清军发起攻击,并准备沿铁路进军北京。

1900年6月19日,联军攻破清军大沽炮台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恼羞成怒道:“各公使敢干预听政之权,真是狂妄至极”!她决心已定,命许景澄给各国使馆送去通牒,限各公使于24小时内离开北京,由清廷派兵护送至天津。此举等于正式向列国宣战。

慈禧发布上谕道:洋兵麋集津沽,中外衅端已成。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不如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各国公使接到清廷照会后,都不愿意撤退。奉旨的义和团与董福祥的甘军开始围攻使馆区,并且3天3夜不停地发起进攻。义和团民总是手持刀矛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但每一波冲锋过后,使馆周围均尸如山积,情形十分惨烈。

3日激战后,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人数较少的使馆抵挡不住,就将人员撤到英美俄法等几个大国的使馆去了。

甘军与义和团占了这4国使馆,异常兴奋,干脆纵火将其付之一炬,同时把华俄道胜银行也给焚毁了......

联军击溃了天津的清军后,开始向北京进发。6月21日,军机大臣荣禄将慈禧太后向列强宣战的上谕传达给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三位封疆大吏。三人接到上谕后,觉得很棘手,很费思量。原来他们都不主战,但如果力倡不战毕竟有抗旨不尊的风险,故一直采取了观望拖延的策略。之后在大买办盛宣怀(晚清首富)的力促下,刘坤一和张之洞在上海草拟了一份与列强互保的条款,并约定在上海举行会议磋商此事。

6月26日,经过谈判,华洋双方议定了《东南互保约款 》共9条,《保卫上海城厢内外章程》10条,双方约定长江沿岸以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的产业,由督抚派兵保护;各口岸的外国军舰照常停泊;上海制造局、火药库里的军火,只限于剿匪和保护中外商民之用。据说,极力主战的载漪听到刘坤一、张之洞与洋人签订《东南互保条约》后,既恼火又惊慌,一下瘫坐在椅子上。

刘坤一和张之洞,一为两江总督,一为湖广总督 ,都是位高权重的实权派人物。他俩和洋人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等于宣布了东南数省保持中立,并拒绝发兵进京勤王。各国领事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与欣慰。

据说慈禧知道此事后,沉默许久,对荣禄说:“收到刘、张二总督的电奏后,我即赞成东南互保。本来是要两广总督李鸿章即刻进京,他却以粤民呼吁挽留为由,徘徊观望,回电请旨缓期 回京”。她长叹一声,又说:“ 我本来不愿与洋人撕破脸,只是端王一意主战。我朝既已宣战,就要保全脸面。你要拿出万全之策,同各国和好”。看来,李鸿章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东南互保谈判,但至少对此是默许甚至暗中支持的。愚蠢而妄自尊大的老佛爷,如今已是骑虎难下,束手无策,感到战和两难。

中国的士大夫中总不乏识大局者。当慈禧太后颁诏向列强宣战,以保卫大清为由在京津地区与洋人大举鏖战之时,其结果是帝都沦陷。北方各省遍地兵燹,大局糜烂。而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东南地区的督抚们审时度势,与列强和平互保时,反倒使民众免受兵燹之苦,还保住了大清国的半壁江山。

【写作不易 搬运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这个可以从长、中、短三个阶段分析。即太平天国以来的地方坐大戊戌政变以来的满洲鹰派秉政,战时南方诸督抚的审时度势。最终造成题主的困惑。

1、太平天国以来的地方坐大

大清最初是兵归旗主,后来经历代削弱,才兵归君上。太平天国起义显然打破这一格局:兵归将有

我之前写过清王朝军事征伐体系演化与晚清军对节制、战力变迁等文。通过晚清战史也会清晰发现:

僧格林沁阵亡前,朝廷在北方战场就是僧王主导。

(高楼寨之战最大的影响不是军事,是政治

僧王阵亡后,曾、李率兵中原剿捻,战后李部淮军直接驻防京畿;左部西征。

中法战争,就是湘淮大佬指挥湘淮诸将的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无论李鸿章淮军、刘坤一湘军都是其直接指挥。

(湘淮军从来不是中央军)

在战争中,朝廷和他们协商确定战略目标后,基本是全权交给这些督抚处置。这个之前的朝廷确立战略目标,并钦差大臣处置的体系变化很大。

地方已经有较大、较强的实力,在相对折衷的情况下,中央、地方勉力维持平衡就很不错了。

2、戊戌政变以来的满洲鹰派秉政

戊戌六君子典型的科举汉臣,迅速进入机要,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喜欢。

在软禁光绪帝后,受益最大的是刚毅、毓贤等满洲鹰派,对内主张中央集权,对外主张排外

加强中央集权无非是提高中央财力、军力,削弱地方财力,军力。或者排外加强中央权威,或者通过大案逼地方就范。就来看措施吧:

(武卫军)

A、再次组建中央军,拱卫京畿——武卫军。全军七万余人。

B、刚毅南下去各省督办税务。(众所周知,太平以来地方军力、财力都归自己,中央分额很少)通过报效案等凑钱,解决中央财政危机。

C、利用拳民去排外,通过天下大义,如果取得胜利,自然中央恢复乾隆时权威。

显然刚毅低估了地方督抚与高估了中央实力

在地方搜刮八百万两,落得恶名狼藉,还没有拿下最大的财源厘金,连分到一定比例都没有。

而中央的军力与组织的拳民在对外作战中虽不是一败涂地,但惨败是肯定的。

(刚毅显然直接深入研究)

3、南方诸督抚的审时度势

刚毅是能吏,他知道内外行情,只是那个位置不得不那么思考,再那么做(这就是历史进程)。

而开风气之先的南方督抚很更清楚对外的后果。加上自身的财力军力与戊戌变法以来中央的乱政(在他们眼里如此)。自然会选择东南互保。

在朝廷转变政策后,地方再次拥护中央,维持之前的平衡。

至于清廷后来组建新军,完全势如藩镇,比之前难以节制的地方督抚危害更大。

(东南互保)

总结:

慈禧调不动地方督抚的历史原因就是地方督抚有较强的财力军力,能和中央协商,而不是之前的令行禁止。

在此基础上,中央强化集权与对外冲突,地方更要权衡利弊。其东南互保就是如此选择。

参考文献:

贾小叶.刘坤一与戊戌己亥政局[J].史学月刊,2017(06):67-78.

马忠文.庚子事变前荣禄与刚毅的政争[J].社会科学动态,2017(01):96-106.

田晓美. 刚毅及其《牧令须知》中的文书学论述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赵思渊.清末苏南赋税征收与地方社会——以光绪二十五年刚毅南巡清理田赋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04):73-84.

王尔敏.刚毅南巡与轮电两局报效案[J].近代史研究,1997(04):240-253.

丁名楠.关于刚毅从涿州回北京日期的讨论[J].近代史研究,1986(02):276-279.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八国联军侵华,实际上就是慈禧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私欲而头脑昏乱引起的祸事。

此事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的李鸿章与张之洞一眼便知,李鸿章对慈禧的通告求援回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张之洞则干脆置若罔闻。


(张之洞)

老北京与西夷八国联军战斗的全程不过是义和团还有清军的董福祥、罗荣光、聂士成等。

归根到底八国联军的导火索是义和团。

1900年1月21日,义和团在北京杀了外国侨民,一时之间,各国在华使臣人人自危联名书电慈禧取消义和团。但义和团并非隶属清军,而是慈禧以狼驱虎手段,是民间排夷组织。慈禧对西方各国妨碍她的各种手段早已积怨颇深,故而对之置之不理。

此后,事态白热化,从1901年5月31日各国派兵入华撤侨一直到8月中旬,义和团与清军已经杀了不少各国使臣、士兵,最后八国联军共约2万人在天津用毒气弹才从天津剑指京城。


北京城破,慈禧携光绪帝乔装出逃西安,诏令天下入京勤王,无一人应诏。

慈禧突然做了向世界11国宣战的骨气事,一半还是因为端郡王载漪从中作梗。慈禧一度在光绪戊戌变法后想废掉光绪立载漪之子为君,但是因为列国各种干涉,只能作罢。

于是在义和团杀蛮子的时候,载漪便伪造列国使臣代表的口吻写了一份书电给慈禧,其中有一项要求慈禧还政于光绪刺中了慈禧要害。载漪深知慈禧性格,必定妇人短见,做出和列国角逐的荒唐事,这样正好拿那些西蛮夷出气,报了自己儿子当不成皇帝的一箭之仇。

果然慈禧见电就大怒,当日开御前会议说把电文里类似让各国掌管满清军队、赋税等无理要求说出,唯独没有说还政于光绪之事,然后作大义凛然状说“今天之事,诸大臣均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顾事未可知,有如战后江山社稷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于一人,谓皇太后送祖宗三百年天下。
正是义和团的不理智爱国与慈禧以公谋私的宣战还有载漪的挑拨才铸成了八国联军血洗北京城的大祸。

当时,李鸿章为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湖广总督,两人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荒唐,觉得这是件毫无胜算的荒唐事,与其跟着慈禧真的葬送满清三百年江山,还不如事先与各国签订合约。


此时两人深知各国出师名义是义和团杀了他们的侨民使臣,只要承诺两广两江两湖等地保证外侨安全便好了,列国也会见好就收,远不至于到了与大清鱼死网破的时候。于是这种境况下,《东南互保条约》应约而生,所谓互保顾名思义是在条约地界,华人与夷人互相保护的条约,战不及条约地界。

显然,该条约的签订,李鸿章与张之洞已视京城慈禧为弃子,任之自生自灭。

只是李鸿章到底还是清臣,无奈替慈禧擦屁股,在1901年7月25日与列国签订了战败后沦为半殖民半封建性质的《辛丑条约》,赔款无数,丧权辱国。


此外,就是当时李鸿章、张之洞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1901年李鸿章78岁,同年11月7日死去,张之洞也已经64岁,难道你要让这样两位走路都不太利索的老头子去勤王?


不书公子




慈禧不是调不动李鸿章,是没办法调。

1900年5月,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为首的八国对中国发动战争。

1901年11月,李鸿章呜呼哀哉。

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要死的人了,你说说慈禧应该怎么调?让人抬着李鸿章上战场吗?李鸿章说话都不利索了,更不要说指挥作战了!估计只抬到半路,李鸿章便已经被折腾死了。此外,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早已经调任两广总督,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张之洞根本不会让李鸿章出手帮慈禧。李鸿章这辈子为慈禧操碎了心,李鸿章亦是慈禧的宠臣,在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逐渐淡出视野以后慈禧才开始寻找李鸿章的替代者,我认为这对“君臣”应当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的。

慈禧估计得哭瞎在李鸿章的床头:“老李呀,你不要离开我呀!没了你,我可怎么活呀!”




张之洞,慈禧是真的调不动!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列晚清四大中兴名臣,资历很深,威望很高。

在义和团爆发后,张之洞曾建议清政府镇压,但是被清政府无视了,而且义和团的运动口号是“扶清灭洋”,因此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也很暧昧。戊戌政变后,慈禧曾想废黜光绪,但是遭到洋人反对,慈禧因此记恨于洋人。当义和团逼近北京时,慈禧决定行“驱狼逐虎”之计,妄图借义和团的手教训洋人,并且,清政府同时向11国宣战,这是慈禧在对外问题上唯一一次表现得如此有骨气。

然后,清政府将宣战的事告知地方官府,但是慈禧却没有得到地方的支持,慈禧的马仔李鸿章甚至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应该知道东南沿海省份自古便是中国的GDP支柱,晚清的时候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洋务运动以后,东南实业有声有色,张之洞可是晚清有名的实业家。如果这时候东南加入战争会造成什么结果?东南实业必然受损,那些实业家的利益肯定受到损失,洋务运动以什么人为主?以官僚为主,即是说当时许多实业家便是晚清官僚,他们岂会坐视自己吃到嘴边的肉烂掉?

于是张之洞主导并发起了“东南互保”,东南各省与参战国达成协议。



在东南互保这件事上,自然少不了晚清红顶商人盛宣怀。

盛宣怀也算是东南互保的策划人之一,正是因为他的牵线,东南互保才得以迅速完成。盛宣怀背靠李鸿章,当胡雪岩被清政府与盛宣怀联合击垮后,盛宣怀便成功取代了胡雪岩的位置,有钱!当时最怕打战的便是他了,因此在东南互保这件事上出力极多。

张之洞虽被称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可是他与曾、李、左三人又很不同,曾李左是清朝的忠臣,张则更忠于自己。

东南互保保住了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稳定,让东南地区免于战火之祸。对于慈禧那种自取灭亡的做法,张之洞是嗤之以鼻的,他提过建议,可是慈禧不听,因此他只能选择用自己的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利益,顺便维护更多百姓的利益。在东南互保的时候,张之洞甚至制定了如果慈禧失败的预案,让李鸿章当总统主持大局。由此可见,张之洞对清朝可不是忠臣,否则哪敢如此?你慈禧现在出事了,想让我给你擦屁股?没门。



张之洞很聪明,当时的“四大中兴名臣”只剩他自己和李鸿章,李鸿章在负责外交事务后屡负骂名,名声很臭,但是张之洞知道李鸿章在慈禧心中仍然很重要,后来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被骂得吐血,慈禧不得不将他雪藏,而当时的李鸿章正是两广总督,于是张之洞他们便也将李鸿章推出来了。

李鸿章在两广可谓是孤立无援,不得不接受张之洞他们的裹挟,加入了东南互保的队伍。而且李鸿章在清政府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有他的加入东南互保更容易成功。

最终,慈禧被八国联军吓得尿裤子,匆匆忙忙跑去西安了。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然后开始了他们的强盗行为。

张之洞“坐拥东南,死不奉诏”,眼睁睁看着清政府被八国联军虐得吐血,到底是对是错呢?


吾与吾国


君父战于西北,臣子和于东南,慈禧与李鸿章、张之洞的关系这时好微妙。地方实力派座山观火,看着北方战况不断恶化。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李鸿章、张之洞还在南方,显然不能进京勤王,一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二是他们不主站战,认为义和团为乱民,难成气候,丝毫没有胜算,慈禧可能一时头脑发热,终究会冷静下来。

为了保持给自辖区的稳定,相反还提出东南互保,以保社稷。两广总督李鸿章老成谋国,补授粤督,权势自然不弱,总督张之洞善观时事,算是总督中的翘楚。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与李鸿章、张之洞的互动是复杂微妙的,南方数省“互保”之创议,在表面看来固然是地方自行其事,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中央仍然能够对地方发号施令。理解这个时候的慈禧与李鸿章、张之洞的关系,就得首先理解这个东南互保是怎么个保法,这个保不是地方对抗中央,而是地方大员在晚清政府内外皆轻的政局采取的一套变换措施。

张之洞反复强调这样做不是违旨,而是遵旨办事,兹事体大,最后的条款不是以条约命名,而是章程,在对朝廷的奏折中也多以曲笔以代替互保二字。

例如他们说在洋人觊觎长江之际,我们这样做只是联络一气,保守疆土,正是为了保全社稷,留东南以救社稷,羁縻牵制,这也就具备了相应的合法性。其实对于东南互保,慈禧是知道的,谈不上是什么秘密,起码在京官中间大家可以私底下互相议论,清政府也持默许态度,东南互保的时机把握的很到位,不是联军侵华一开始就东南互保,而是慈禧由头脑发热变得冷静下来时提出。

7月初,清政府政策转向,请求西方列强“排难解纷”,不久,天津告危,总理衙门恢复与使馆区的外交联系,此时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觉得上奏东南互保时机已经相对成熟,于是联合各省联衔会奏。

朝廷的诏令经常前后反复,意态摇摆,就为东南互保预留了足够的解释余地和空间,位居中枢的荣禄等中央大员是南方督抚拉拢的对象,经常向南方透露消息,让督抚明白朝廷的诏令可能不类一人一时所为,内廷可能不能自主,于是矫诏不理,此外对于信息的控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对于东南互保不要声张,不准传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互相达成默契,况且当时上谕的发布和传达,往往有时间差,在此期间战争瞬息万变,李鸿章和张之洞可以率先掌握信息,为决策抢占先机。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自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起,就一直有人不停的疑问为什么曾国藩不拥兵自重?为什么李鸿章不拥兵自重?(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其实很多人的疑问已经变成了现实,那就是慈禧太后不再是一个必然选择,是一个不可抛弃的人,而成为了一个选择题。

作为疆臣的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刘坤一等人,第一次采取了实际行动,有了反叛举动。

当时东南互保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未遂的政变,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前及后,几次三番令李鸿章速速进京,相商要事。

李鸿章由于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受到国人苛责,慈禧太后也怕尾大不掉,便适时的将李鸿章调离政治中心,到广东做一粤督而已,同时负责兼办缉拿或者捕杀康有为、梁启超事宜!


李鸿章虽然心里委屈,但却乐得清净,在粤督的位置上倒也舒坦,不想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召唤,这是又让他去背锅啊,因此李鸿章双腿灌铅,迟迟未动身。

在盛宣怀的串联下,李鸿章默许,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炮制出了“东南互保”的提议,并私底下约定,慈禧太后挂了或者说被列强抛弃,就公推李鸿章为“总统”,出来主持大局。

好在列强没弄死慈禧太后,要不然这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的政变都可能变成现实。

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晚清政府对于全国控制的削弱,他已经没有办法“颐指气使”的行使统治,反而出现了掣肘和不服从中央调令的现象。


说明晚清已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当1911年江西巡抚程德全,挑去几块砖瓦,撤换掉大清龙旗时,其实是东南互保的现实版演绎,东南互保到清朝灭亡,不过十年。

这是临死之际的慈禧太后万万不可能想到的!


历史三日谈


李鸿章不杀慈禧就不错了,还想调动人家,人家是军阀可能听你的吗?还敢动谁,军队将领几乎全部都是汉族,满族没有人了!政军于一身的军阀,中央强大他听话,如弱,军阀有非分之想,所以军政分开常治久安。

李鸿章是忠于大清而不是忠于慈禧,八国联军侵华时带兵血拼对大清并没有好处,所以他拒绝。而签合约时他出面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他选择了听话。换句话说,他不是听的慈禧的话,而是为了国家。

即使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也会下台。因为它已经失去控制力了。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各地自办团练,拥兵自重。说实话辛亥革命只不过是几场小小的暴动,但真正灭亡清政府的是各地的军政大员们。剪去辫子成了民国的督军,拥护共和,占地位王。所以辛亥革命只是推倒了一个皇帝,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认为,李鸿章不如曾国藩聪明,没有适时急流勇退,当势力发展足够大的时候,皇室就一定要拿李鸿章开刀了,如果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打赢了,李鸿章的下场也许更惨,恐怕这也是李鸿章消极抗日的原因之一,所以李鸿章与皇室早就貌合神离了。

慈禧轻信谗言,向八国联军宣战,是错误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对局势看的相当清楚,不能,因为慈禧的错误举动,而向联合国军队宣战,这对中国是不利的。


笑搞


八国联军侵华,其导火索是慈禧下令攻击洋人的在华使馆(造成德国公使克林德丧命),并且一口气向洋人十一国宣战。

慈禧这么气壮,一来是因为长期受到洋人的压制,心中不爽;二来,是受到端王载漪等人的蒙蔽,以为义和团可以与洋人一战。

整个事情的核心,是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肇始于山东,一开始是很正义的,主要是为了对抗洋人的欺凌。但随着不断扩大,就变味了,很多装神弄鬼的家伙加入了进来,声称刀枪不入。

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十分明智 ,他在亲自测试后,识破了义和团所谓刀枪不入的鬼话,就大力围剿。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生存,就流窜到了直隶、京津等地。

对于义和团,慈禧的心理是矛盾的。因为在她身边有两派不同的意见。

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封疆大吏,以及袁世凯这样的巡抚,甚至是荣禄这样的慈禧心腹,都看透了义和团乌合之众的本质,知道他们不堪大用,因此都主张剿灭。

但以端王载漪为首的几个宗室王爷,却把义和团吹上了天,觉得他们“扶清灭洋”,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应该扶持义和团,让他们去打洋人。

慈禧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听信载漪,大力扶持义和团,并真的用他们去打洋人了。

结果就引来了八国联军。

双方一碰面,义和团就露馅了。完全不堪一击啊。很快,八国联军就进占了北京城。慈禧只好化装成农村老太太,带着光绪皇帝连夜西逃了。

就是在这期间,慈禧给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地的总督们下了命令,让他们率兵进京勤王。

这些原本就反对义和团的总督们,都是老谋深算的老臣,他们一合计,既然北京已经不保,不如先保住东南半壁江山再说。

于是,他们就搞了个“东南互保“。其中,李鸿章最硬气,他对传旨之人的答复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当时,因为慈禧和光绪下落不明,这些人甚至打算自立,并推举李鸿章为总统。后来,他们知道慈禧和光绪已经到了西安,这才作罢。

再然后,慈禧下令李鸿章进京与洋人谈判,李鸿章只好依令前往。最终在结束谈判后呕血而亡。

慈禧闻讯后,痛哭流涕,并称赞李鸿章是再造玄黄之人。

是的,慈禧的确应该感激李鸿章。因为在谈判中,李鸿章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住了慈禧这个义和团运动的最大祸魁。不然,洋人是要砍掉慈禧脑袋的。


趣谈秘史


向敬之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即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旨在瓜分和劫掠中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联军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却能很快够攻陷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慈禧作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将巨额军费挪作他用,导致清军军备跟不上来,不敌而败。这是失败的一大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清军也曾让侵略者在天津保卫战中吃尽了苦头,遭到了装备精良、配有德制重机枪的聂士成部顽强抵抗。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

然而,能像直隶提督兼任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这样浴血奋战的清朝官员却是少数。袁世凯的万余新编精锐陆军,就驻扎在离京很近的天津小站,始终并未参战。

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等公然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推进东南互保运动,拒不同外国开战,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清廷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这些坐拥重兵的督抚不勤王,一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二是不支持载漪之流招抚义和团,三是不赞同慈禧的贸然宣战,四是要保住自己辖区的稳定。

端亲王兼军机大臣载漪、协办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刚毅,是引发这一场战争的主要战犯。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以溥儁为同治帝嗣子,有废储光绪帝的意图。结果,两江总督刘坤一致书权臣荣禄,说:“君臣之分久定,中外之口宜防。坤一所以报国在此,所以报公亦在此。”由于刘坤一等总督的不同意,慈禧只好作罢,不再行废立之事。同时,外国公使也是纷纷提出抗议,抗议清廷废黜光绪,迫使慈禧不了了之。

溥儁为载漪次子,慈禧弟桂祥的外孙。载漪废帝不成,试图利用义和团对抗八国联军,唆使慈禧贸然向十一国宣战,结果弄得仓皇西逃、帝都沦陷。

晚清的总督,实际权力越来愈大。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张之洞等总督地方,有正一品大学士、军机大臣身份。他们大多有军功在身,位列侯爵,慈禧也不敢怠慢。

晚清督抚坐大欺主是实,但说慈禧在联军侵华、濒临亡国时,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一类督抚,也未必尽然。且不说这些督抚忠贞体国、中兴晚清有功,如果他们受命北上勤王,那么这一场战争必然会持久血拼,说不定“一战”也会因此提前,改变了对手。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为的是抵御外来侵略,而不是侵略他国。李鸿章等对此按兵不动,犹如隔岸观火,确有不听调配的可能。然从其后来接受慈禧的指令,作为协办大臣和首席谈判,跟着总理事务大臣、庆亲王奕劻去签订丧权辱过的《辛丑条约》,可见他还是很听话的。他当然知道此举遭国人唾弃、天下不齿、遗臭更久,远比奉命勤王要自亏得多。


以礼观书


庚子年的本质在于“失控”二字。

目前说的“东南互保”,有人认为这是地方督抚不遵朝廷命令,隐然有独立态势,并以此作为清廷中央式微、地方坐大的证据。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庚子年不遵朝令,通常说是两广总督李鸿章的给东南督抚发的电文: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里有个前因后果。什么叫“乱命”?因为这是庚子年混乱之时发出的诏令,要求将国内洋毛子一律除尽。

这不是疯了吗?也只有在朝廷失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命令。李鸿章的判断很准,认为这是端亲王载漪这些人瞎搞,是不正常的诏令,所以不加遵守,没有什么错。

之后的张之洞等人搞的东南互保也是如此。但东南互保是针对洋人而非针对朝廷的,因为当时洋人要派军舰进入长江以保护本国侨民。

为了防止外人趁机生事,东南督抚单方面宣布并承诺保护洋人,这阻止外人的干涉,这也是跟随李鸿章之后,不奉诏。

事后,慈禧太后不但不加罪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反而褒奖、肯定了他们在庚子年的作为。这不就很明白了吗?

至于说慈禧太后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试想当时的条件下,李鸿章远在广东,东南督抚也在几千里外,勤王之兵谈何容易?

难不成让他们飞过去?坐高铁去?那会也没有啊。

广东姑且不说,实在是没辙。

但东南督抚是派出勤王师的,如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还有从河南等地开出的勤王师,都曾北上勤王的。

当然,因为路途遥远、后勤保障、局势变化等各种原因,一部分勤王师如李秉衡部被八国联军消灭,一部分勤王师如鹿传霖所带是在听说慈禧太后西逃后转而向西安去的。

笔者要说的其实就一句话:不要以为清廷真的穷途末路,威信还大着呢。革命党的说法,不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