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日月昌提醒您不要錯過這7大名俗哦!

中元節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鬼節。雖然鬼節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也算是挺溫馨的, 因為這個節日是我們在世的人為故去的親人、朋友還有其他善良的人的靈魂所祝福的節日,一年到頭,也只有這個節日是屬於他們的。 陰陽兩隔的相互祝福,難道不是十分溫馨嗎?

每年的七月半鬼節,其實在各地還是有很多種的習俗和活動的,很多在我們這些終日忙於生活和工作的城市行者看來,甚至還是十分有趣的。那麼,宗客網小編為您做了一些搜索和整理,我們一起看一下:

中元節,日月昌提醒您不要錯過這7大名俗哦!

祭百鬼

1、祭祀百鬼——紀念故人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元節,傳說也是百鬼夜行的重要節日。當然,這裡的百鬼並不是我們在恐怖片和鬼故事中看到和聽到面目猙獰的鬼怪,而是故去的人們的靈魂。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在這天,我們會攜帶貢品和紙錢等在街角或者馬路上燒掉,意為為已逝者祝福。

2、祭祀土地——祈福豐收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中元節,日月昌提醒您不要錯過這7大名俗哦!

祭魁星

3、祭魁星——樂趣無窮

古時候,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麵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

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今陝西省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麵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中元節,日月昌提醒您不要錯過這7大名俗哦!

蒸麵羊

4、送羊節——送吉祥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5、做普度——酬謝神靈

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於做普度。經過協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後城做普度,以後各鋪境輪流。直到七月三十日為止。

中元節,日月昌提醒您不要錯過這7大名俗哦!

放河燈

6、放河燈——承載夢想

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每到七月十五夜晚,晉西北各地全城男女老少齊集黃河岸邊的戲臺前廣場,競觀河燈。各色彩燈順水漂移,小孩子緊盯著自家的燈能漂多遠。老太婆嘴裡念念叨叨,不斷祈禱。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7、結鬼緣——尋求結緣

蘇州市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

我們祖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擁有很多的民俗和古老美好傳說,因此探索民俗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正如我們所做,日月昌集團宗客網所一直倡導的宗祖文化是一種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法,以宗祖產品為研究對象,從宗祖產品的起源、成長、傳承、發展和傳播的過程入手,從中挖掘出地方文化中成功傳承和發展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