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文明祭祀莫要「惹火上身」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民間多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

按照傳統習俗,

民間有焚紙錢、燒冥物、放鞭炮

等方式祭奠先人

一些人會選擇在

自家居住的小區空地

樓梯口隨意焚燒紙錢

中元節有“前三後四”說法

即節前3天到後4天

都是燒紙祭拜的日子

時間跨度長達一週,火患突出

近日晚上,小編髮現不少人拿著紙錢和其他祭品,圍蹲在路邊花壇前點燃,火光明亮,黑煙瀰漫。一路上,還看到若干尚有餘火的灰燼堆,周圍無人看護。

「中元节」文明祭祀莫要“惹火上身”

中元節文明祭祀,這兩種方式供你選擇

網絡祭祀

「中元节」文明祭祀莫要“惹火上身”

網絡祭祀,就是在網站上為死去的親友建立一個網絡墓園,每逢清明節、中元節,親友在祭奠網頁上點擊鼠標為親友獻花、上香、點燭、獻貢品、點歌等。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普及以及文明祭奠方式的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網上祭祀。只要登錄活動網站,就可向死去的親友敬獻鮮花、寫下感言,表達緬懷之情。

用新型祭祀品

「中元节」文明祭祀莫要“惹火上身”

可用鮮花、電子香燭等替換蠟燭、紙錢。不管是清明節還是中元節,祭祀的目的都是抒發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緬懷先人,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同時,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開展祭祀。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過節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節約了資源、維護了環境,杜絕了火患,低碳環保,愛護家園。

「中元节」文明祭祀莫要“惹火上身”

不過,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會通過焚香、燒紙錢、點蠟等活動祭祀祖先。那麼一定要謹慎注意以下幾點:

1.家中或野外祭拜時,火未徹底熄滅人不能離開;

2.燒香燃燭應選擇避風處,同時遠離易燃易爆物品;

3.對燃畢後的灰燼應檢查,謹防死灰復燃,引發火災;

4.不要在小區內草坪上、燃氣管道旁、高壓線下、汽車旁、化糞池邊、蘆葦或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燒香紙,燃放煙花爆竹;

5.祭掃人員要掌握自救逃生知識,切實增強防火意識,勿將火種帶入林區;

6.大風天請避免點燭、燃香、燒紙和燃放爆竹。

7.祭掃活動中,嚴禁佔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

8.一旦發生火情,不可驚慌,及時撥打“119”報警電話,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初起火災的撲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