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擔快運乏力 德邦股份押注快遞業

時代週報記者 吳平 發自廣州

8月21日,德邦股份(603056.SH)發佈2018年半年度報告,自2018年1月上市以來,完成的首個半年報週期。

相比作為主營業務的零擔快運,進入2018年,快遞業務卻成為德邦股份的救生圈。

“公司戰略上加大了對快遞業的投入,2018年一季度營業利潤為正,也是結構調整帶來,未來公司還是看好快遞行業的發展,快遞行業景氣度依然很高。”德邦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押注快遞業

德邦股份似乎正在失去在零擔業務快運業務上的陣地。

2014年,德邦股份94%的收入都來自於零擔快運業務;2017年底,零擔快運業務在德邦的收入佔比降低到64%,依然是公司業務主體。但是,到了2018年半年報,這一比例已經降低到了56%。

報告期內,德邦股份的業務件量近1.92億票,其中快遞件量1.74億票,這意味著其零擔快運業務的業務量不到1800萬票。這一數字,在2015年–2017年分別為3938萬票、4141萬票、4049萬票。

“自2014年以來,德邦股份零擔快運業務的毛利率就從19.9%不斷下滑到15%左右,這個市場極其分散,激烈競爭導致價格不斷下降,雖然公司具備一定品牌優勢,但是增長並不快。”北京某公募基金交運行業分析師李暉(化名)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相比之下,德邦股份在快遞業務的押注卻越來越多,其滲透和野心愈發明顯。

2013年,德邦股份開始進軍快遞行業,推出了360特惠快遞,差異化地主打大件快遞。大件快遞指的是重量在3公斤到60公斤的貨物,相比起來,普通的小件快遞貨物,重量範圍在3公斤之下。

“一方面,快遞行業近些年的景氣度依然很高,增速較快,公司很容易分享紅利;另一方面,零擔快運與快遞的業務模式類似,中間只隔著一層紙,對公司來說,發展快遞業務相對容易。”李暉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快遞是拼規模、拼網絡的生意。德邦股份在進入快遞行業初期也經歷了艱難的投入。隨著投入的不斷增加,快遞業務很快有了成效。

2015年,德邦股份的快遞業務量僅有6039萬票,2016年快速增加到1.6億票,2017年更是增加到2.73億票,而到了2018年半年報,這個數字已經達到1.74億票,超過了2016年全年水平和2017年半年的水平。

快遞業務對公司的業績貢獻也隨之加大。2014年,德邦股份的快遞業務的收入規模僅為不到5億元,收入佔比5%左右,但是到了2018年半年報,快遞業務貢獻的收入已經達到44.55億元,收入佔比44%,同比增速更是高達58.6%,成為公司收入和利潤的最主要構成部分。

潛在風險

得益於快遞業務,2018年一季度,德邦股份首次出現營業利潤不虧損。

作為德邦股份的主營業務,零擔快運行業存在明顯季節性,每年一季度是淡季,公司在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通常都是虧損。

根據德邦股份的財務報表,2014年、2015年、2017年的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分別為虧損3087萬元、虧損4392萬元、虧損1.6億元。2018年一季度,卻轉為盈利1.3億元。

實際上,2018年一季度,快遞行業的景氣度在長期下滑之後出現了突然的反彈,德邦股份也恰好享受到了這一波動帶來的紅利。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中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的月度同比增速,2011年之後,每月的數據幾乎都超過50%以上。但由於電商增速趨緩等因素,進入2017年之後,快遞行業月度業務量增速突然下降,到了2017年下半年,甚至跌到了25%之下;不過,在2018年1月之後,增速卻又突然反彈,1月為80%、2月為-15%,3月為30%。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行業月度業務量增速有下行端倪,4月、5月、6月的數據又從30%左右下降回到了25%左右。

“一方面,快遞行業可能也將面臨紅利結束的問題;另一方面,順豐等快遞巨頭也在向零擔快運業滲透。這意味著,一旦德邦在快遞遭遇挫折,可能面臨零擔和快遞雙重挑戰的局面。”李暉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雖然號稱與順豐一樣都是直營模式,但實際上德邦股份的直營卻仍有所不同。

德邦股份經營上所用的房產全部都是租賃而來。根據公司公告,2016年,公司租賃房產面積總計為262萬平方米,營業網點平均月租金為9900元左右,每年要支付營業部租金6.3億元,分撥中心租金3.7億元。

相比起來,順豐控股許多物業都是早期自己購買,截至2017年,其擁有的土地面積為3515畝,倉庫面積76萬平方米。

對此疑問,德邦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公司的快遞業務採取的是直營模式,雖然主要是租賃場地,但快遞業務的成本主要是人員和運輸,租金成本並不會給公司帶來太大影響。”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