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網點3個月日均單量翻一番,快遞+雲倉+快運+店加!

百世網點3個月日均單量翻一番,快遞+雲倉+快運+店加!

綿陽百世雲倉內,分揀人員正在忙碌地作業。範雲兵攝

“現在,綿陽百世的日均快件處理量約為4.5萬件,其中攬收量2萬件,市場佔有率超過20%。在我看來,前幾年,快遞業經歷了快速增長,但隨著行業的成熟,高增速必然會迴歸到正常增長水平。快遞企業只有在基礎服務上不斷推出其他增值服務、探索多元化經營,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才能保證企業自身健康快速發展。”

近日,在四川綿陽百世網點,負責人楊兵告訴記者,除快遞外,雲倉、快運、零售等板塊已經成為綿陽百世重要的業務支撐。而這些增值服務在強化企業經營能力的同時,也為綿陽創造了400多個工作崗位。

3個月日均單量翻一番,全自動雲倉“雙11”前啟動

“不好意思,我們這裡亂糟糟的,正在收拾。”在綿陽百世雲倉內,楊兵向記者解釋,“6月份剛剛從原來的倉庫搬進來,有些商品還需要進一步整理。”

在大約3000平方米的雲倉內,記者看到的商品涵蓋食品、化妝品、電器、服裝等品類。“我們還有一家醫藥類客戶,當然入庫的藥品主要是常溫下保存的品類。”楊兵說。

2016年,綿陽百世剛剛發展雲倉業務時,僅有1個客戶願意與他們合作。到今年4月,雲倉的日均單量也只有1000單。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3個月後,綿陽百世雲倉的日均出單量翻了一番,客戶數量也增長到了16個。楊兵告訴記者,7月底,還將有一個新的平臺賣家入駐雲倉。“這家平臺有3萬SKU,屆時日均出貨量將達到7000單。”

“主要是前兩年電商企業還沒有認識到雲倉的優勢,覺得自己有倉庫,為什麼還要再花錢把產品放進別人的倉庫?”楊兵說,現在,他們漸漸理解了“術業有專攻”的含義,也認識到雲倉的優勢,他們開始嘗試外包倉儲業務,把重心放在營銷、產品質量控制方面,實現優勢最大化。

“當地政府也認識到了雲倉給當地電商帶來的改變,並開發建設了2.5萬平方米的倉儲,上線了全自動流水線、機器人等智能設備,供我們免費使用,以促進電商發展。”楊兵說,新倉庫將在明年“雙11”之前投入使用。為推動更多電商入駐雲倉,7月底,商務部門將與綿陽百世到每個縣舉辦雲倉培訓。“另外,與菜鳥合作的菜鳥雲倉也在積極籌建中。”

快運業務日均出港800噸,製造業和電商帶來新機遇

快運服務是綿陽百世發力較早的板塊。2014年,綿陽百世將快運業務外包給合作商,開始著手建立快運網絡。“合作商運營了兩年之後,發展得不是很好,2016年便收回自營。今年是我們真正做快運的第三個年頭。”楊兵說。

截至今年6月,綿陽百世快運月均出港量800噸進港1000噸左右,主要客戶包括長虹電器、九洲電器等。這些製造企業本身有自建物流,可以解決幹線運輸、原材料物流等問題,但隨著現代零售業的發展,消費市場呈現出碎片化的發展趨勢,產生了不少零擔物流業務需求。綿陽良好的製造業基礎為快運業務提供了發展空間。

在綿陽百世快運分撥中心,記者注意到,該中心位於一家園區內,這個園區分佈著傢俱、電器企業倉庫。“園區內的好幾家企業都與我們有合作,產品下線後,我們直接運輸到消費端,減少了製造企業的庫存成本。”楊兵說。

電商的演變也給快運業務發展帶來了機遇:一是大件電商,二是前置倉佈局。楊兵說:“傳統快遞很難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我們利用快遞品牌優勢,引流快運業務。”

近年來,快運市場風起雲湧,除德邦、佳吉等傳統快運企業外,各品牌快遞企業的快運業務發展迅速。“德邦的價格相對較高,與我們並不形成直接競爭,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這些新興快運企業。”楊兵說,只有做優服務才能制勝。以綿陽到北京的貨物為例,百世能保證在72小時內送達。

零售店毛利率達25%,業務打通降低運營成本

“去年11月,我們在綿陽開了第一家百世鄰里店。”楊兵說,現在綿陽已經有10家鄰里店,每個店面的SKU在3000左右,與一般便利店的配置相仿。

互聯網經濟時代,“智慧新零售”成為零售變革的代名詞,線下消費市場已經成為各大巨頭佈局爭奪之地。綿陽百世去年11月正式加入百世鄰里,加速向多元化經營轉型。而其實體店的選品、鋪貨和銷售,則有賴於百世的信息化系統和快遞網絡。

楊兵介紹,百世鄰里的運營很簡單,即百世總部集中採購商品,店面在線上下單後,通過班車將貨物運回綿陽分撥中心,然後再通過快遞員將貨物運送到各個零售點。星火系統打通了每一家店面,可以快速響應店面的補貨需求。這種補貨形式批量小、批次多,通過回程班車運輸,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成本,又可降低倉儲成本。而快遞員將貨物運輸到實體店,又能給其帶來派送收入。

“物流、倉儲成本低,加之百世總部集中採購的優勢,使得百世鄰里能夠實現25%的毛利率。”楊兵說,部分店面已經開始盈利。“目前,10家店面全部是綿陽百世的直營店面,今年預計擴展到50家左右,

待模式成熟後,會逐步通過加盟模式實現快速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