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养殖鱼类催肥长膘的秋季应该怎么做好调水、保肝和驱虫工作?

立秋过后,暑去凉来,天气慢慢变凉,水温也会逐渐降到30℃以下。此时鱼病相对逐渐减少,养殖户开始逐渐给鱼加料,草鱼等温水性鱼类也进入快速增肥期。秋季既是水生动物生长、育肥和收获的重要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此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前功尽弃。因此加强秋季的调水、保肝和驱虫工作,对池塘最终的养殖产量与效益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适合养殖鱼类催肥长膘的秋季应该怎么做好调水、保肝和驱虫工作?

一、调控水质

经过长达4-5个月的养殖生产,随着养殖动物的不断生长,池塘中的相对密度增大,单位面积负载接近最大,水体残饵,排泄物大量积累,严重消耗水体氧气,极易造成水体缺氧,浮头泛池或暴发鱼病,导致重大损失。此时期要加强水质调控,首先要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少量多次,目的是减少水体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对养殖动物的应激,给养殖动物营造一个适宜的水环境;其次是泼洒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液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降低亚硝酸盐、氨氮、pH值过高等因素对水体造成的危害,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状态;再次是及时开启增氧机,根据天气、养殖动物的具体活动等情况适时合理地开启增氧机,最好在晴天的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打破水体热成层,促进表层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水体溶氧均匀分布,可有效地改善水质,预防浮头,提高鱼类消化吸收饲料的能力。

适合养殖鱼类催肥长膘的秋季应该怎么做好调水、保肝和驱虫工作?

黄颡鱼收获

二、合理投喂

立秋过后,由于水温逐渐降至温水鱼类的生长适宜水温22-28℃之间,鱼类的消化机能逐渐恢复至最佳状态,可以逐渐加强饲料的投喂,但切不可猛然加量以免造成鱼类的消化不良诱发肝肠疾病。在保证饵料质量的前提下,坚持少量多次,“四定”原则,并根据天气、水质和水产养殖动物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确保养殖动物快速健康生长,又不污染水质。立秋后由于水体动物自身储能本性,饲料厂普遍会提高饲料总脂肪1~2%,加之草鱼等鱼体贪食,养殖户急于出鱼,投喂量偏大,往往会造成鱼体出现肝胆肿大、花肝、绿肝等不健康的现象。因此需要在饲料中定期添加胆汁酸保肝护胆,修复受损肝细胞,预防肝胆综合症;同时胆汁酸对提高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利用、降低饵料系数、保持鱼体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适合养殖鱼类催肥长膘的秋季应该怎么做好调水、保肝和驱虫工作?

鱼饲料怎么投喂

三、虫害防治

“白露头,鱼死不断头”。从我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实践来看,立秋之后,鱼病将进入又一个流行高峰季节。该季节水温适宜,易爆发车轮虫、指环虫、虾蟹纤毛虫等寄生虫,用普通的杀虫剂对鱼体刺激很大,轻则使鱼虾几天吃食不好影响生长,重则会造成鱼虾死亡,给养殖造成很大损失。因此,选择一种既能杀虫又不伤害鱼虾的产品十分的必要!龙昌动保生产的乐畅,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独特的小叶桉树精油为原料制成,富含活性物质1,8-桉叶素,是一种天然、安全、无害的新型驱虫剂。养殖一线的使用证明,乐畅对水产养殖中的孢子虫、指环虫、车轮虫、纤毛虫、锚头鳋等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使用5-7天即可快速驱除体内外的寄生虫,从而使水生动物恢复健康状态。驱虫后建议使用氯制剂或碘制剂全池泼洒杀菌,防止驱虫后细菌病的发生。

适合养殖鱼类催肥长膘的秋季应该怎么做好调水、保肝和驱虫工作?

鳊鱼大丰收

总之,通过采取外调水、内保肝和驱虫等综合措施,可以使水产动物达到一个健康状态,安全渡过秋后难关,助养殖户增产又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