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王吉带你做真题之“马原第三章11-16题”

2019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王吉带你做真题之“马原第三章11-16题”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纳兰容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继续《2019考点讲练一本通》所附真题的语音解析。《一本通》在每一考点后附加了1991-2018考过的重点选择题,王吉老师会逐题语音讲解,及时更新,免费分享。

2019考研政治真题解析—王吉带你做真题之“马原第三章11-16题”

今天推出的是《一本通》马原部分第三章后面11-16题的讲解。

11.(1999年理第18题:多选)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体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12.(1994年文第2题:单选)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3.(2012年第18题:多选)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14.(2009年第3题:单选)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15.(2018年第18题:多选)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A.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16.(2010年第20题:多选)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BCD 12. B 13.ABC 14.B 15.BCD 16.BC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