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关于个税起征点,个税二审稿中未对起征点进行修改,维持了一审稿中起征点调至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不变。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词叫“隐形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的群体”。而利用信用卡的 " 超前消费 "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一类人群的壮大。

8月20日,央行披露了今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其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56.67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接近10倍。目前,信用卡消费群体中有70%是18到35岁的年轻人。

他们在精致道路上拿出十八般武艺、拼尽全力,朋友圈光鲜靓丽,刷着信用卡和花呗、白条等。口袋常常空空如也," 吃土 " 是常态。

从信用卡持有量来看, 2009年-2017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5.47%。2017年信用卡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当年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长26.45%。

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与贷款余额变动(中国人民银行)

为什么大家都在疯狂的办信用卡?

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经济增速下行、严监管的环境下,银行将更多资源投入信用卡业务。

在 2017 年 1 月 1 日,国家为扩大内需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 " 信用卡新规 ")。

信用卡新规给予了银行信用卡定价的自主权,具有里程碑意义。免息期、最低还款额、透支利率的放开,改变了之前所有信用卡都只能执行央行统一规定、千卡一面的局面,为促进银行开展个性化服务、展开差异化竞争创造了空间。

这也是我们四处可以看到办理信用卡的摊位,也常常可以收到各种银行的办理信用卡的推销的原因之一。

而既然央行发话了,各大银行自然也是开足马力,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促使自己的信用卡业务在 2017 年取得高速增长,而且,金额增速几乎都在大跃进。

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而这种现象的另一个重要的根源在于,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变得越来越爱花钱。

如今的 80 后、90 后和 00 后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不像老一辈喜欢将钱存起来。

2015年以后,消费便已成为GDP的最大驱动因素,2017年对GDP的拉动为4.1%,贡献度为59%。

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2010-2017 年GDP 拉动因素:2014 年起消费成为第一大驱动

居民的消费习惯出现变化,储蓄率出现下降,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扩大。2010-2017年国民储蓄率由51%下降至46%。

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2010-2017 年中国居民储蓄率

2017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报告。这份报告讨论了18—30岁的中国千禧一代的消费习惯。

根据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以80、90后为代表的千禧一代正在逐步增加消费支出,这部分人的消费总量将会从 45% 上升到 53% 。目前,他们的消费能力以每年 14% 的速度在增加,是 35 岁以上群体的两倍,发展到2020年千禧一代将超过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一。

于是,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意识的增强就增加了人们对支付、消费信贷的需求。

花呗、借呗、白条、信用卡,无数的超前消费方式刺激着年轻人不断买买买,然后等到还款的时候就只能看着自己银行卡里本就不多的余额被一下清空。

随着居民信贷需求增长,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借贷业务迅速增长。2013-2016年P2P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长率198%。而网络借贷因风控不严,具有审批时间短、贷款人门槛低的特点,曾对业务较规范、风控系统较完善的信用卡业务产生了一定挤出效应。

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然而由于监管体系尚未完善,2016年开始,监管部门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和现金贷业务持续缩紧,数次发布政策规范整顿。目前,P2P业务借贷余额增长率由2015年末的292%快速下降至6月末的26%,运营平台数量也由2015年末的3437家下降至2018年6月末的1836家。

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有什么用,别说买房了,连信用卡都还不上

P2P 贷款余额增速:2016 年起快速下降

不过,中国目前生活成本之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排的上号的。

著名的美世咨询公司(Mercer),发布的《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计算了全球375个城市的房价、交通费、餐饮和服饰等开销。结果,消费最高的10个城市里,中国占了3个(香港第1,上海第7,北京第9)。

前50里还有:深圳(12)、广州(15)、南京(25)、天津(29)、成都(31)、青岛(36)、沈阳(38)。

而根据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提到,如今35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一代,平均每人每月储蓄只有1339元。

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当前信用卡用户经济支出压力之大。

而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号召下,金融业争当了先锋军,一大批现金贷、小额贷款、消费分期的公司,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了战场,京东推出了京东白条、阿里巴巴的花呗,他们都盯上了年轻人的钱包,通过兜售信用,以信用借款的方式授予年轻人们超前的消费力。

套路面前,我们都是等待收割的“韭菜”。

听说最近香菜涨价了,50元一斤,还炒啥股啊,不如炒香菜。以前去吃火锅,涮香菜我都能吃一斤,现在只能涮“韭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