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看這篇文章之前,想先給大家做幾道題目。

第一題:以下哪位音樂人發行了新歌?

A鄧紫棋

B林俊杰

C李志

D吳亦凡

第二題:你在哪些平臺上能得知音樂人發行新歌或者專輯?

A社交平臺

B聽歌軟件

C聽歌軟件

D聽歌軟件

第三題:你看過李榮浩《年少有為》這首歌的舞臺嗎?

第四題:你知道最近流行的音樂是什麼風格嗎?

這4個問題除了最後一個稍微帶有專業性之外,都不算什麼難的問題。但真要回答,確實還得思考一下。

除非是某個音樂人的粉絲,否則作為一個只把音樂當成消遣的聽眾,根本不會刻意打探最近誰出了新歌。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只有在聽歌軟件給你推薦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喔,原來他要出新歌了;他這次出的單曲看起來不錯可以聽聽看。

但其實就算作為某個音樂人的粉絲,除了他的演唱會和國內各大綜藝能看到他之外,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聽到他的新歌。

更有甚者,縱使音樂人抱著宣傳新歌的想法上了綜藝,到最後觀眾記得的並不會是他三分鐘的深情演唱,只會記得他在節目中多有“綜藝感”。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說到底,國內即使音樂綜藝百花齊放,也沒有一個真正屬於音樂人較為完整的舞臺,讓他們把新歌、好的作品展現給觀眾。

歌手的音樂“遙不可及”

音樂的靈魂無處釋放

20世紀70、80年代,流行音樂漸漸開始興起。

簽約歌手還沒有開始出現的時候,有的大多是電影配樂。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電影音樂,配著生動的電影畫面,就是大家對流行音樂的最初印象。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隨著鄧麗君的歌聲傳入內地,專輯、碟片、磁帶等等,成了音樂的傳播方式。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人手一隻隨身聽,閉著雙眼,想象著某一首歌帶來的美好畫面。對於那個時代來說,光是能聽到音樂就已經是一種精神力量,人們很容易得到滿足。

但數字音樂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風格迥異的音樂紛至沓來,觀眾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聽覺上的享受,同時音樂人也希望有一個把自己作品親自傳達出去的平臺。

可現實情況卻是:宣傳途徑少,表演舞臺無。

音樂人可以用來真正宣傳自己音樂的平臺寥寥無幾,除了能想到的各大音樂APP之外,根本沒有一個只用作音樂宣傳的平臺。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很多時候,音樂人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音樂,填的詞,用的心,無法真正傳達給聽音樂的人。

“思其所想、感其所悟”,這是大多數音樂人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與聽眾共享的一切,因為他們知道光靠聽歌軟件根本無法展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無法傳達他們想傳達的內容。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而表演舞臺的缺失,也是目前音樂生態存在的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除了演唱會,音樂人幾乎沒有能夠讓觀眾很直觀地感受音樂的舞臺。但演唱會需要的是氛圍,沒人會在意你的表演是不是表達出了歌詞中所蘊含的情感。

音樂人需要一個打歌舞臺

觀眾需要一個好看的音樂

有人覺得,音樂人一旦有了新作品,就會開始到國內各個綜藝露面,為自己的新歌做宣傳。

知名音樂人如張傑,為了宣傳全新的音樂計劃EP《未·LIVE》系列和演唱會,短短4個月上了大大小小8個綜藝。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可即使他在節目中賣力地唱歌,再有磁性、有魅力的聲音也比不過一句“娜娜給我生了兩個女兒,特別可愛”。

觀眾與其說是真的為了張傑的新歌來看他出演的綜藝節目,不如說是為了知道他的私生活:他和謝娜生活的是否和睦、生了雙胞胎女兒後是否成了女兒奴、是否會帶著女兒參加親子類綜藝……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越來越多的音樂人,他們對於觀眾來說,真正出一首音樂作品遠不如出演綜藝節目講一段生活瑣事的魅力大。

而憑藉《認真的雪》出名的薛之謙,在經歷了一段低迷時期後,他的綜藝細胞也被慢慢挖掘出來,可隨之而來的是他在音樂上的才氣,反而顯得有些黯然失色。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音樂人會通過各種途徑來宣傳自己的音樂,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反而出現了老歌新唱或通過綜藝搞笑的方式來提高知名度的現象。

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不能通過自己的音樂作品“說話”,反而要通過藝能來增加音樂的曝光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縱觀國內外音樂市場,歌曲上新速度都非常快。但相比國外,國內的歌單更新速度卻十分緩慢,因此,聽眾也需要一個平臺可以瞭解當下音樂的流行趨勢。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隨著國內音樂與國際音樂的逐步接軌,互相學習、互相借鑑更有利於音樂市場的發展。可音樂市場的發展,不僅僅是音樂種類的豐富,更是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現。

而國內目前缺乏的,正是一檔為音樂而存在的打歌節目。

國內首檔打歌節目應運而生

《中國音樂公告牌》“要你好看”

愛奇藝9月即將出品的《中國音樂公告牌》,將作為國內首檔打歌節目,以“原創音樂舞臺秀”為標籤,出現在觀眾的視線中。如今,當“好看”已經成為一種陳詞濫調的時候,就需要創造新的“好看”來滿足觀眾的需求。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音樂是用來“聽”的,而“好看的音樂”正是愛奇藝《中國音樂公告牌》創新的地方。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這樣一檔隨著潮流應運而生的打歌節目,真的可以解答如今音樂人的難題嗎?這個“好看的音樂”究竟該如何衝擊觀眾的感官,讓他們不僅僅是聽到了音樂,更是看到了音樂呢?

《中國音樂公告牌》將首次完整呈現藝人打歌工業流程,12期的節目中,多位音樂人將攜帶自己全新的音樂作品來打歌,節目從舞臺幕後的真人秀到臺上炫酷的音樂舞臺秀,都將給觀眾帶來“突破五感壁壘,開啟通感敲門磚”的感覺。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讓觀眾不僅僅在聽覺上享受到了音樂,更是在視覺上收藏了音樂,並且有機會為喜歡的音樂和音樂人應援。在《中國音樂公告牌》中,粉絲應援也是節目的重點內容。花式的粉絲應援方式將融入舞臺,打造出獨特的偶像打歌舞臺。

在正式舞臺公演前,音樂人會與自己團隊溝通,探討打歌的想法並準備新歌。而他們真實的工作狀態也將通過跟拍、側拍等方式記錄。

新歌的亮點部分也將提前呈現給觀眾,並且音樂人也會為打歌提前拍攝創意宣傳視頻,簡單介紹自己歌曲。

在“上班”(音樂人做好一切準備來到現場錄製)前,音樂人會提前一天彩排,並且彩排的現場也會毫無保留地展現給觀眾。直到登上舞臺的前一刻,都會把音樂人最真實的樣子拍攝出來。

《中國音樂公告牌》在呈現給觀眾完整音樂舞臺的同時,更是為音樂人和粉絲提供了一個最直接的音樂交流方式:粉絲可以在音樂人表演時為他們花式應援;音樂人能夠自己來為音樂“解說”、真正為作品注入了靈魂。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除了能感受到音樂人在幕後為整個舞臺做準備時最真實的緊張和期待外,《中國音樂公告牌》還將帶來“視覺系”、“劇情繫”、“科技系”等前所未有的舞臺秀。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節目在舞臺秀的同時,加入真人秀的形式,也主要是想表現出音樂人的“真我”。《中國音樂公告牌》這個舞臺不僅僅是給了知名音樂人一個舞臺讓自己的作品更“好看”,更是為很多年輕音樂人提供一個展現自己新作品的機會。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中國音樂公告牌》或將成為年輕音樂人新歌的發源地,帶來越來越多的新生音樂。

在愛奇藝《中國音樂公告牌》的概念預告片中,用了精緻的畫面感,展現了當下年輕人想要打破“好看”圍牆的想法,他們想創造新的元素、為流行注入新鮮的活力。音樂作為流行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自然也需要有創新才能不斷走在流行的前沿。如今音樂的流行已經陷入一個僵局:沒有好看的舞臺,無法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可當音樂“碰撞”上“好看”時,它就成了解放天性的戰衣,成了對抗油膩的少年力。《中國音樂公告牌》的這組概念片也正是想傳達這種“打破傳統桎梏,創造‘好看的音樂’”的音樂理念。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最重要的是,歐美流行樂壇認可度較高的單曲排名榜 Billboard 進駐中國, Billboard China 宣佈將與愛奇藝《中國音樂公告牌》共同打造全新的音樂榜單,並與尼爾森網網聯為中國首檔音樂打歌節目提供可信度較強的數據支持。此次合作,也被視為愛奇藝《中國音樂公告牌》與 Billboard China 為了構建音樂市場、成為強勢IP的強強聯合。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打歌節目的出現和漸漸成熟,讓音樂人意識到:想要成為真正的音樂人,就該用作品“說話”,讓作品有地方“說話”。

中國首檔打歌節目面世,讓音樂人作品有地方“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