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趕海人的眼中,有一種海螺是最常看到,而且也是最好抓到,可是這種海螺也只有靠海的人群,才會喜歡吃它,要是北部或者中部地區的人,一般吃一個就不會像吃第二個,因為它的做法很單一,只有水煮的辦法,可是這種吃法會讓螺保留一些苦的味道,我們都叫它苦螺,其他地方叫辣螺。
苦螺只生活在岩石上面,無論是退潮還是漲潮,它們都緊緊貼在各個大小不一的海石上面,當然並不會很明顯的看到,只有將石頭翻開,才能在底部見到各種大大小小的苦螺,趕海人基本上都是小的放掉,留著大苦螺,因為苦螺是沒有辦法進行養殖。
一進苦螺的價格可以賣到30塊錢,因為屬於比較好捕捉的海鮮,基本上趕海人都很喜歡下海去撿,當然它們也是有季節性的,只有農曆6月份的時候最大也最多,平常看到的都是個頭很小,雖然也能夠吃,但是螺肉的味道會更苦,就算趕海人也不喜歡吃。
苦螺呈卵圓形,一般高33mm,寬21mm。殼面布有疣狀突起,殼色灰白,突起為黑灰色。苦螺的錶殼如荔枝似的呈疣狀一粒粒突起,因此學名“疣荔枝螺”,則屬象形取名。形體上也有大有小,小的和河裡頭的螺螄差不多,大的則有成年人的拇指般大小。
要說苦螺實在沒有其他新吃法,想去爆炒的話,它們的苦味道就會消失,而連帶著也將海鮮該有的味道炒沒了,那就變得很沒有特殊,肉質也很老,所以出來清煮,怕鮮味的最多放上兩片姜,才能嚐到它最美味的味道,而且這樣的吃法,也保留它的營養價值。
苦螺生活於潮間至低潮線下1.5米左右的岩石海底,或在河口附近有附著物的泥沙質海底,雌雄異體,4-10月為產卵期。將苦螺煮熟後,肉質豐腴細膩,先苦而後甘,故名“苦螺”。苦螺是一種比較涼性的海物。食用時,宜蘸點姜醋或者芥末。而且不能吃太多,要不然第二天絕對拉肚子。
苦螺的甲醇與甲苯混合提取液能抑制大腸埃希菌、菸草青枯病菌;乙醇提取液能抑制枯草桿菌、橘青菌;丙酮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閱讀更多 討海人生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