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大學城

廈門大學:美如斯
廈大,號稱“中國最美的10大高校之一”。如果你只是耳聞,那請現在相信:那真是最美的高校……之一。

廈門的公交車,很重要的一站叫“廈大”,除了這一站,還有一個叫“廈大白城”。一個是進入深深的學府之地,而另一個是投入醉人的自然之門。

魅力大学城


金色主幹道
6月的廈大,鳳凰木還殘有一些曾經的豔紅,畢業的校園瀰漫的是和燦爛的陽光不太一樣的留戀的氣息。
從廈大正門進去,綠蔭如蓋,樹下賣畢業文化衫的學生們一點兒都沒有受到夏日的影響,有分寸地向你推銷著。
右手一拐,是廈大圖書館。這個不夠現代也不夠古典的圖書館,卻很有特色。紅色的立面,白色的塔樓,主體和臺階盡是西洋的風格,而塔樓卻讓人想起閩南獨具特色的碉樓———這就是廈大很多建築的特色:中西合璧。
回到學校的大路上繼續走。很多高校的主幹道兩旁都有著高大的樹木遮蔭,顯示濃濃的學術氛圍和“百年育人”的意境,但廈大的主幹道,在盡頭處,又多了幾分豁然開朗的“平步青雲”。
平直的主幹道兩旁沒有了樹木的遮蔽,陽光平鋪在路上,好像一條通向藍天的路,一旁是南普陀寺所在的五老峰,另一邊,越過熱帶植物叢裡的宿舍樓和一片草坪,就是廈大著名的芙蓉湖。
地雷:走廈大的主幹道是需要費點力氣的。因為在主幹道的盡頭處是一段上坡路,只是走過去才會感受到其獨特的豁然開朗———猶如“平步青雲”般,俯瞰的是另一番光景。


如痴海景
如果說廈大僅是這些景色,那還算不上最美,只有加上建南樓群的無敵海景和上弦場的青春飛揚,這份美,才夠完整。
建南樓群建在一個小山坡上,從背面看,僅是一個高處的建築,只有到了頂上,你才會知道:坐在建南大會堂前面的石欄上看海,那是一種怎樣的開闊。

魅力大学城


建南大會堂是典型的中式建築,飛簷翹角,立面裡的藍色,是許多百年名校的標誌。上弦場是廈大最美的一個體育場,隔著椰林和公路,那頭就是大海。有學子這樣說過:大學4年,除了在教室和寢室,上弦場,是來得最多的地方。
踢完球,灑完汗水之後,坐在海風的懷抱裡看夕陽西下,如此美景,此生也看不夠。廈大白城,就是這些美景的出口,從這裡出去,你可以看到一牆搖曳生姿的花牆,你也可以氣喘吁吁地在上坡路上發現一個物美價廉的學生食堂,在你吃飽之後,一出門的瞬間,遠處晚霞就奉上了精美的“飯後甜點”。
最美的,還是白城外的那一灣海灘……
浙江大學:閒適地
蒼鷹的剛勁,之江的幽美,這都是浙大,我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讚歎詞。“88”是浙大最大的民間BBS,得名於建站時主機IP地址的最後兩位。“88們”編寫著這樣的大學“夢想”:“吃在玉泉,愛在西溪,玩在湖濱,住在華家池,犧牲在紫金港,葬在之江。”只有去過浙大,你才會感慨浙大學子的生活之幸福。

之江邊閒雲野鶴


之江學院是浙大最美的觸角,就在錢塘江邊、六和塔下、月輪山上,石階香樟古樓。沿山而上,一步一驚歎,感動每一處建飾都彷彿渾然天成,對於之江的美,我是完全的心悅誠服。
如果你去過之江,一定留意到地勢最高的那棟上紅房,那是司徒雷登的故居;如果你將要去之江,別忘去探訪那座中世紀風格的小教堂還有水庫邊的情人橋。

魅力大学城


剛勁浙大鷹
浙大的Logo是一隻直立翹首的蒼鷹,十分剛勁,原來想是要延續西遷時“東方劍橋”的豪邁,後來有幸聽到一個極為“草根”的闡釋版本:一位浙大學子一把扯開衣襟,脖子上殘存軍訓的榮耀———一個明顯倒三角的曬黑痕跡,霎時震撼全場,“看,這就是我們的浙大鷹!”你若也聽聞了此典故而未身臨其境,恐怕要留下綠蔭場科男揮汗如雨的“血性”印象了。誠然,即使在1998年的大合併之後,玉泉校區似乎也保持了男女比例7:1的傳統。

魅力大学城


工兵:要是春秋時節來到浙大,一定不能錯過某天的“毅行”。老和山上蜿蜒的山路會變成綿延不絕的人路,這一天,浙大兒女們行囊上路,稱之為“毅行”。“毅行”是浙大的傳統,為了常記西遷逆旅,青春的腳步穿流在峰脈山巒。六個小時的腳程,不為沿途的風景,只為揮汗高歌的豪氣,記憶中青春的輪廓便能在其中一點點清晰。
復旦大學:人文園
一走進復旦紅牆白頂的校門,第一時間映入眼簾的是中央草坪上高聳的毛主席像。風和日麗之時,主席像周圍的草坪上一片生機。閱讀的琅琅書聲、談天的爽朗歡笑、運動的熱烈喝彩,組成了復旦最具感染力的華彩樂章。細雨霏霏時節,也不乏三三兩兩的身影流連徘徊,傾聽雨絲的輕柔,呼吸清新的草香。

校園:堪比公園
復旦校園裡的林陰道在上海高校中久負盛名。香樟、水杉、銀杏、法國梧桐……隨時為行走其間的每一個人補充著氧氣,無論身體還是心靈。春夏之交,各種樹木蔥蘢茂盛、蒼翠欲滴,為校園撐起了一個綠色的傘棚;秋風起時,滿地金黃的落葉,踩踏上去沙沙作響,引起人無限遐思;暮冬時節,鉛華褪盡的枝幹依然千姿百態,也頗具一份肅殺沉靜之美;綠蔭掩映中,更有夾竹桃、櫻花、薔薇、月季等植物,渲染出一幅絢麗繽紛的圖畫。
從理科圖書館門外沿著綠蔭蔥蘢的望道路向西走約百米,一番柳暗花明之後,看到一塊太湖石,上有老校長蘇步青手書“燕園”二字,便來到了燕園。這座小園疊山枕水,曲徑通幽,儼然校園中的小江南。
自西面鐫刻著朱東潤手書“燕園”二字的拱門而出,沿登輝環路向北,便可看見那座淡灰色的4層樓宇,羅馬建築風格,雍容典雅、儀態萬方,這便是著名的數學樓。有人說它是“復旦校園裡最美麗的建築”,並因其門庭的造型風格可與美國白宮相媲美,而賦予它“小白宮”的美稱。
校園美食:食之不厭


復旦的飲食可以分為溫飽、小康、富貴三個檔次,分別屬於南區、北區和東區三塊學生住宿區。我個人偏向於南區附近的溫飽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兒有一家歷來被無數復旦學子崇拜至極的燒烤店———阿康燒烤。從路邊攤到小作坊,從曾經5塊錢12串烤肉的優惠到氣勢龐大的生活街阿康廣場,復旦學生對其熱忱從未減少。當然,南區附近還彙集著吉祥餛飩、麻辣燙等各式小吃,可謂經濟實惠。
提及北區,首先推薦的是宿舍區的食堂,這裡幾乎是復旦內部飲食的集大成之地,較本部、東區、南區食堂簡直不是一個檔次。除了北區二樓的各地風味,清真食堂的羊肉暖鍋也是特色之一,只不過它只在冬季短暫時間內供應。不過,在復旦任何食堂吃飯,都得使用學生卡。這點比較麻煩。如果要下館子,北區門外的武川路幾乎涵蓋了川菜、湘菜、本幫菜、火鍋、重慶菜等多種菜系,自然成了朋友聚餐的重要據點。
由於東門外不遠有著五角場萬達商業廣場,一些檔次較高的餐飲點也紛紛駐足在此。如果懶得逛,可以到第一食品商店裡直接選一家,只不過那裡經常會排長隊。
武漢大學:校園賞櫻地

珞珈山下,東湖之濱,地勢蜿蜒起伏,校園綠樹成蔭,建築匠心獨運,美輪美奐。百餘年的歷史賦予了它古樸而不失厚重的氣質,而櫻園、桂園、楓園、梅園則讓她四季都有別樣的風情。所以,無論是看高校還是遊武漢,武漢大學,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站。

魅力大学城

櫻花大道:盛名之下
進了校門,選擇去湖濱和楓園的校內巴士,只要一塊錢,就可以搭乘———巴士直達櫻花大道。
最美是在春光明媚的時節,陽光和煦,溫暖舒適,步行似乎是更有趣味的。帶上一瓶水和些許糕點,穿上一雙舒適的鞋,這樣才不至於還沒有逛完這個地勢起伏、面積巨大的校園就已經飢腸轆轆,腳板生疼了。

魅力大学城


櫻花已謝,不妨去櫻園的老齋舍逛逛。這些民國時期的古老建築傍山而建,遵循“地平天不平”的原則,歷經風雨幾十年。拾級而上,便能看到已成武大象徵的老圖書館。繼續前行,不遠就是傳統文明和西方文明結合得天衣無縫的理學樓,她和行政樓遙遙相望,取天圓地方之意。在幽靜的氛圍中,古老的建築散發著樸實的魅力,身處期間,不禁回味起校園的青蔥歲月了。
工兵:櫻花大道四季都有不同風情,不過最負盛名的,還是每年三四月的櫻花節。節日期間,沿著人流走也能到達攖園。武大的櫻花主要是白櫻,冰清玉潔,繁盛似雪。而到了花期即將過去時,新葉長出花瓣落下,落英繽紛,也是一幅浪漫的圖景。

魅力大学城

香港大學:歷史的停留
近些年香港的大學開始向內地招生,關於香港大學的種種也就越來越為我們所熟悉。去香港購物、觀光之餘,要是能分出些時間逛逛港大,你或許就能觸及香港的歷史和人文面,發現一個意料之外的天地。

魅力大学城

螺螄殼裡大道場
比起國內的大學,香港大學的校園面積實在有些太“精華版”了。即便是與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相比,港大似乎也少了份世外桃源的清幽或是一流學府應有的大氣。不過在這所依山而建的學府裡,處處可尋歷史的蹤跡,不事張揚的低調反而使它更為傳奇。
香港大學創立於1911年,前身是成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
這裡的每座建築都有著歷史留下的故事:馮平山樓珍藏了上千件文物,主要是陶瓷、青銅器、書畫,以及數量冠全球的元朝景教十字架;孔慶熒樓富有愛德華時代風格,是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大學堂建築華麗,前門矗立了兩座“四不像”石雕,有關“四不像”傳說在校園內廣泛流傳。
遊港大最不能錯過的還是荷花池,夏日裡香飄處處,荷花池畔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更無聲地訴說著這裡的故事,這是以他1923年重訪母校時所拍的照片為藍本,他在路佑堂演講時留下名句“我有如遊子歸家,因為香港與香港大學是我知識誕生之地。”
工兵:每逢週六上午十一點及下午兩點(逢星期三預約),你都可以在學生大使的陪同下游港大校園。乘坐3B、23、40、40M及103巴士,8、10、10A、11、22、28及31號專線小巴可以抵達港大。學生大使提供英文、廣東話和普通話的講解,還是很專業的呢。


多彩“舍堂”生活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過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彼此學習,達到課堂和學術以外的“全人教育”。
現在香港大學共有十三所住宿舍堂及三所非住宿舍堂,其中不少都是男女混合舍堂。而在舍堂中,男女堂友朝夕相對,詩酒年華,情愫漸生,是人之常情。利瑪寶宿舍和何東夫人紀念堂“搶銅鑼”的傳統玩意,促成了宿舍Raphael及Vivian的戀愛故事。黎明和舒淇的《玻璃之城》故事就來源於這裡,不妨也感受一下專屬於校園的浪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