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的“庄家”到底是谁?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最容易迷茫和烦闷的就是看不淸未来市场大方向的时候。为什么散户投资者会在短线的追涨杀跌中慢慢消磨意志,判断力和执行力会逐渐衰退,以至于最后被市场抛弃和遗忘?笔者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看不淸大格局,摸不透当前和未来处于大周期的哪一个阶段。这些投资者输就输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到大盘和个股一时的波动,而看不到市场总体的运行规律和格局。试问一下,如果能判断出当前正处于新牛市的初期,那么,眼下再多的折腾又算得了什么呢?

A股市场上的“庄家”到底是谁?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当回头看时,这些折腾也仅仅是小浪花而已。如果嗅到了牛市最疯狂时可能隐含的风险气味,那么面对“最后的晚餐”时,你是否会多一分淡然,少一分冒险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并不是要我们精准地去预测底部和顶部,市场上没有神仙。但是,要想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就必须要学会抓大概率的事件。说白了,我们无法预测到最低点和最高点,但是,我们能把握住底部区域的机会和回避顶部区域的风险,这就足矣。主力由于操作的都是巨量资金,其一进一出都能对市场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投资者要想在市场的多空博弈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先人一步。而想要做到“嗅觉”灵敏,本质上来说就要把握住市场的大趋势、大方向和大格局。了解主力的意图

主力最需要的就是投资者去关注他,这样他所做的所有动作才会有意义,如果没人注意和没有跟风,那么他的股票就不可能换手,纸上富贵终究换不到真金白银。因此,主力总会在市场上不遗余力地表现,以便更好地获得市场的认同。以前主力为了吸引人气跟风,会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制造各种氛围的K线组合来吸引市场。就目前来说,随着网络交易的盛行,股票K线图和涨、跌停板已经成为主力与市场沟通的主要方式。

事实上,主力也希望中途不断有人换手,以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平均持仓成本,从而达到股性活跃好进出、高成本持股者能稳定股价的作用,所以,主力并非一味地拒绝散户跟风。当投资者在到处寻找庄股时,主力往往也在积极运作,希望市场其他投资者能够关注他的股票,能够及时跟进。

通过盘中买卖双方的交易记录,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四种信息:

(1)市场本身的交易信息,比如盘面上显示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大家都能看得到;

(2)主力想要告诉人们的真实信息,比如股票异常跳空高开,是主力想告诉人们股票要涨;

(3)主力想要告诉人们的虚假信息,比如股票正放量上冲,但该成交量是主力对敲而成的;

(4)主力不想告诉人们的信息,比如不想告诉人们股票高开放量之后,见势不好就会下跌。

因此,投资者在看盘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真信息,什么是假信息。所谓假信息,往往就是那些主力不想告诉给你的信息,也就是股价即将运动的实际方向。

一只股票,真正的庄家有3个人:一个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者法人,这些法人机构不乏资金雄厚者,投资额上亿元,甚至高达数十亿元,他们既已进入股市,就不会仅仅满足于赚取点投资收益,很可能加入到坐庄的行列。

一个是机构或者是专业的投资公司,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投资运营机构,像著名的红塔集团、德隆集团。

还有一个是这只股票的执行思路设计者,他们专门从事证券业务,股票的发行由其承销,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是他们的业务归口单位,信息最为灵通,操作最为专业。

不过,目前个人大户联合,这样的庄家比较多,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有些人成了拥有上亿甚至好几亿元的超级富翁,大户联手,资金最多可达到数十亿元,这样就可以放心地坐庄了,当然了,中国股市上,有一个超级有钱的庄家,基本上是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是谁你懂的。

他们是怎么操纵股票的呢?举一个例子,某些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股价一路下跌,这个时候,上市公司老板非常的忧虑,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家著名的采购商,找过来了,提出要购买公司所有的库存,这个时候,老板会把情况告诉给公司管理层,公司员工也会知道,然后自然这些人就会传给自己的朋友,这个时候公司股价就会慢慢上涨,当上市公告公布这个消息之后,股价立马涨停了,可能后面有几个涨停。

A股市场上的“庄家”到底是谁?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其实庄家早就进来了,当这个上市公司股价一路下跌的时候,市场的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就已经通过与上市公司高管的私人或者什么关系已经了解了公司的状况,在股价下跌中开始慢慢收集了筹码,策划了这一切,之后因为公司人员消息外泄,股价开始回升,一些资金慢慢进来了。

在股市中,主力或庄家会经常把股票通过分类、包装卖给抢购的散户,再不好也能卖出,他们会根据市场变化、投资者的心态、国家政策变化,把几千支不同的股票分出不同类别并赋之予相应题材,人人称绝,致使每次均有股民踊跃购买。

要想不上庄家的当,投资者一定不要买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或者说已经股价翻倍的股票,即使出现众多的利好消息,也不能进入,即使进入了也要迅速离开,仅仅只能限于短线交易,也不要去介入反弹一波高点低于一波,处于下降通道的股票。

到底要以怎样的思路来选股呢?股民选股的思路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记得几年前炒股票的时候,大家看走势图只有一样,那就是综合指数走势图。几乎所有投资者的买卖决策,当时都是建立在对综合指数走势的判断上。虽然我们买卖的并不是指数本身,但当时这种看指数炒股票的方法却是十分有效。 现在,如果仍然像以前那样只看指数来炒股票,就常常会落到“赚了指数赔了钱”的地步。事实上.当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时候,投资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很少有某只股票得到大众一致的关注。投资资金的分散导致个股齐涨齐跌的局面不再出现,而少数有题材有庄家的股票则由于投资资金相对集中而出现大的振荡,从而为炒作者带来许多机会。选股看股性

股性也就是股票的个性,市场上通常用一定时期内一只股票股价的波动特性来衡量该股股性是否活跃。一般来说,股性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分红派息方式、股本结构、题材是否丰富、二级市场供求程度以及地域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1)从企业的经营状况看,可分为强势股和弱势股。所谓强势股,即气势超过一般的股票。在一段时期经营业绩优良的个股必然是强势股。当大势处于跌势时,强势股往往跌幅甚微,甚至持稳不坠;当大势处于盘整阶段时,强势股能保持坚挺;当大盘处于升势时,强势股上涨冲击力总是最强的,而弱势股则恰恰相反。可见,选股要选强势股。

2)从分红派息方式看,如果一个公司既有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盈利又能跟上股本扩张的速度,则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股价波动的利润,而且能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一般来说,从资本公积、税后利润等财务指标能判断股票的配送潜力。但每个公司在分红派息上有不同的方式:有些公司虽有盈利,却吝于派息,或派息但不愿送红股;有些公司虽少盈利,却大肆分红,分光吃光;有些公司比较稳健,分红派息适中,以保证公司长期的成长性。因此,分红派息特性对一个公司股价的影响非常重要。我们在选股时,要分析公司分红派息的特性。

3)从股本结构看,流通盘的大小对股性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小盘股有利于主力庄家控盘,筹码收集时间也相对短一些。在多头市场下,小盘绩优股尤其受到主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主力进出也比较容易。而对于大盘股来说,如果业绩不佳,长期无主力资金光顾,则可能造成股性呆滞,即使偶尔有较好的表现,也不过是主力调控大盘指数的工具,不宜做中长期投资。

在股市中,上市公司的地域性非常明显。川股、湘股、京股等都是股市中投资者熟悉的地域概念。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的股票股性一般也比较活跃。有些股票经常在跌市中最先见底,升市中最先见顶;有些股票则仅在大盘涨升末段稍有表现,这就是股票的股性。我们如果能够捉摸到每一种股票的不同特征,那么,在选股中获胜的把握就会高一些。

当然,一只股票的股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只股性很活的股票,有可能因为主力重仓持有而长期居高不下,股性因主力无法出局而变得呆滞,对于这类股票,投资者应敬而远之。

我们关注庄家,是因为庄家能塑造牛股,培养黑马,为善于跟庄的人铺就发财致富的捷径。但庄家总是在跟我们捉迷藏,让我们难识他的庐山真面目。股市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庄家与散户正好处于股市群体中的两极。想要靠认清庄家,与庄家买卖行为步调一致来获得利润很难。

但是,庄家也并非像众多中小投资者想象的那么神秘莫测,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理性的常理去分析,认识庄家并找出他的弱点,说不定就可能战胜庄家,至少可以避免被庄家“吞食”的噩运。

在股市中,能成为庄家的,必定是资金庞大、信息灵通,以操纵股价为手段,以赚取差价收益为目的,可以在不同程度主宰个股、板块乃至大盘涨跌的投资理财团体。绝大部分的庄家是法人机构,若干具超级实力的个人与大户联手也可以形成庄家的气候。


了使广大的投资者明晰庄家的操盘全过程,下面我们以某公司为例,全面剖析庄家操盘的隐蔽手法。

1.选定目标个股

某上市公司总股本1.8亿股,流通股5000万股。盘子适中,流通市值较低。法人股较集中,第一大股东持有32%股权。前100名流通股东的筹码相当分散,目前还没有其他机构介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等基本面总体较稳健,现金流较充沛,资产负债率较低(30%),资产出让容易等。目前股价较低,介入风险相当低。

2.确定总体操盘思路

未来大盘总体趋势:因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国有股减持、财务丑闻等一系列的负面信息影响,预计2002年到2003年春大盘总体呈现调整格局,虽然期间会有一轮向上小行情,但新一轮的大行情产生最快于2003年春节以后。这为充分建仓提供了必要的天时地利。

庄家在上市公司未来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未来推出的金融政策整体趋好和未来大盘将产生新一轮行情等基础上惯彻其“资本运作”思路:

(1)吸筹思路:通过上市公司业绩预亏、上市公司负面消息和股票技术图形……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利用大盘连续重挫和市场的悲观情绪……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抛售意识和悲观情绪,让投资者确信股价还要下挫,从而掩饰吸筹的目的。对于吸筹一系列的运作策划是基于:第一、大盘连续大幅重挫的深度和市场的恐惧情绪,预示大盘已经进入中短期的底部区域;第二、近期市场被连续的重量级利空消息所笼罩,而这些消息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或对股票不感兴趣;第三、在目前市况下,上市公司公告业绩预亏等负面信息,都会引发投资者抛股,股价出现重挫……这为低价建仓提供必要的环境。

(2)拉升思路:通过并购重组、大宗交易、技术图形……一系列的运作,以及适时“借势”——借大盘攀升和适度“借力”——借正面的金融政策……系列的有利因素,激起投资者的追涨意愿,让投资者相信上市公司受主力的追捧和其股票具有上涨潜力,从而掩盖推升股价的目的。对于拉升一系列的运作策划是基于:一方面,并购重组(大黑马产生的摇篮)等题材极具号召力和想象力,极受市场分析人士、基金、其他机构的青睐,股价极易出现飙升;另一方面,要抓住阿基里斯之踵——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弱点,营造赚钱效应,培养和凝聚一批跟风盘,从而为未来出货埋下伏笔。同时,未来推出的政策整体趋好,预示未来股价的上升将来自政策面的影响和配合。

(3)出货思路:通过外资并购、高送配方案、调升股票的评级……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利用大盘的走强和公布的正面金融政策……一系列的有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持股意愿,让投资者确信上市公司极具投资价值和股票极具上升潜力,从而达到隐藏出货的目的。对于出货一系列的运作的策划是基于:其一,外资并购是中国证券市场长久的投资焦点。外资并购的发展,将从合资、参股、到控股,这将逐步把外资并购炒作推向高潮;其二、推出两次高送配题材(多次送配是大黑马的关键魅力)。股价经过两次除权变成低价股,为股价的上升打开广阔的空间,极易受投资者的关注;其三、未来公布的一系列正面金融政策,将推动大盘向上攀升,以及将强化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3.联系上市公司配合

庄家运作:要用多少钱?上市公司怎么配合?

其一、资金计划方面:9000万、8000万、6000万……共计3.5亿元,其中包括吸筹资金、拉升资金和后备资金……

其二、公关计划方面:设立关联公司、控股公司和合资公司……

①Xx公司——是由X软件公司设立的关联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Xxx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X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并购重组的代言人。

②Yy公司——是由传媒公司Y设立的控股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Yyy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Y公司设立的联营公司,并购重组的代言人。

③Zz公司——是由Z生物公司设立的参股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Zzz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Z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是外资并购的代言人。

④W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内地注册的私募基金,Ww公司——是一家在英属群岛注册的私募基金,无人知道其背景。

⑤准备公司和个人证券账户。

其三、融资计划方面:5000万、5000万,共融资1亿元,其中包括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和混合融资。

4.操盘运作

(1)第一步:吸筹。

吸筹策略:首先,上市公司公告“中期业绩预亏”,股价随之回落,当下挫至5元底部时,开始分批吸纳,股价随着回升,当回升至6元时,停止吸纳。接着,等待某段时间大盘大幅重挫,股价跟随重挫,当下挫至上次底位5元时,再分批吸纳,股价又回升,当回升至上次高位6元时,又停止吸纳。之后,预计大盘将受重量级的负面消息(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等)影响而深跌,股价随着下挫,当回落至5~5.5元区域时,再次分批建仓,这次股价越过上次高位6元,直到预定6.5元左右。以后每次股价回落低点逐步上移,每次股价抬高5%~10%。

这一过程中,对吸筹总量和价格也有所控制:吸筹初期股价为5~6元,中期不高于7元,末期最高不超过8元,吸筹周期为5~7月,吸筹总量不应少于2000万股,最多不宜超过3000万股,即最低控盘率为40%,最高控盘率为60%,最理想控盘率为50%。在2002年12月31日之前,Xx公司账户和Yy公司账户的持仓量达到200~300万股,成为上市公司的前十名股东之一。其余全部使用个人账户,每个账户的持仓量不宜超过20万股。

为了顺利建仓,操盘手还会准备其他策略:不但通过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亏、诉讼等利空信息,让市场确信股价还要进一步下挫,令股价回落,然后乘机分批吸纳;而且还通过最近市场受负面的消息影响,借此消息沽穿重要技术支撑位,构筑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形态,然后乘机建仓。

(2)第二步:拉升。

题材配合:第一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第一、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负债出售给第一大股东,共获得现金1亿元;第二、上市公司欠银行债务1亿元,解决方案是停息挂账或保本还息或银企合作;第三、上市公司对其或有负债与××相关公司签订反担保协议。

制造换庄:在披露“债务重组”信息之前,将股价缓慢推高至12~14元区域,然后以很不标准的强势形态——杯状形态或匙状形态进行整理,直到披露债务重组信息。在披露信息当天复牌后,股价拉升至涨停板,持续推高股价至18~20元区域,然后无量下跌,形成经典理论的做空K线形态的模式,自然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势头。在形成经典理论的做空K线形态的末端,传出并购重组消息——通过香港媒体记者对×××公司的采访报道,泄露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消息——在这些朦胧消息的配合下,将股价推高至24~26元区域,然后随着大盘下挫而回落。在发布澄清公告之前,股价缓慢回升至前期高位区域25~26元。在传言很盛时,发布澄清公告,大意为:“没有重组意向”或“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让股价回落至上次底位区域23~24元。(评述:看到这里,技术派人士该大跌眼镜了罢。在这么狡猾的陷阱面前,再精技术也难免要跌倒。)接着,股价经过一二个月的盘整。在盘整末端,通过持续温和放量和拉出中阳的拉升方式,将××公司账户的部分筹码倒入W公司账户,同时令股价向上突破前期高位,股价创出新高,站稳在27~28元区域。这样W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之一。

备选方案:在盘整期间,股价逐步构筑符合经典理论的做多K线形态的模式——上升三角形或矩形整理形态,形成股价有进一步上升势头的印象,同时配合大盘,通过持续温和放量和拉升越过前期高点,将某某公司账户部分筹码倒入W公司账户,成为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

(3)第三步:再度拉升。

题材配合:第二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第一、收购公司M和N,分别收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20%和12%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总计金额为1亿元;第二、上市公司分别收购M和N的下属两子公司的51%、4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总计金额为1亿元;第三、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更名为××软件公司。

制造换庄:在股价经过三四个月的调整之后,股价再度缓慢走强,将股价推高至上次高位区域27~28元,然后进行很不标准平台盘整,直到披露并购重组信息前天。公告“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当天复牌后,股价越过27~28元上次高过,飙升至32~34元,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随着,等待某日大盘深跌之时,股价也突然向下无量破位,并形成“三只乌鸦”的K线组合,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势头。之后以一巨量长阳重新回升到前期高位32~34元区域,自然形成向上K线组合的模式,市场自然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第二天披露“上市公司收购股权”信息,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股价逐步回落。接着,在披露年(中)报“10股送8转增2”的分配方案之前,股价再度攀升,量能持续温和放大,逐步构筑经典理论的做多量价图形,自然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向,突破上次高位34元区域,站稳在元36~37元高位。公布年(中)报高送配方案的当天复牌后,股价大幅高开,放出巨量,同时减持推升时增仓的筹码。

备选方案:预计近期市场公布利好信息之前,股价进行整理。在市场公布利好信息第二天,公布上市公司更名为××软件公司,然后缓慢推升股价,量温和放大,同时减持推升时增仓的筹码;不仅如此,还等待某短时间大盘走强之日,披露大宗交易信息,“将W公司的持股转让给WW公司”的第二天之后,通过媒体对WW公司的追踪报道,揭露该公司是一家在英属群岛注册的私募基金,在×××的配合下,激起市场对其产生巨大的想象力,然后持续放出巨量和拉出长阳,同时分批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评述:这个方案,足以把最理智的散户搞晕。)

(4)第四步:出货。

题材配合:第三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出让上市公司和置换股票。第一、与××国际传媒公司洽谈出让上市公司事宜;第二、与几家国际软件公司洽谈出让上市公司事项;第三、公布“××国际软件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意向信息;第四、公布“××国际软件公司与上市公司换股方案”的信息。

制造换庄:股价经过除权之后,在18~20元除权区域振荡整理。在中(年)报又推出第二次分配方案——10股送8的公告之前的二三个月,股价逐渐走出强势双底整理形态,直到公布中(年)报。在公告分配方案当天复牌,股价推升至涨停板,放出巨量,然后逐步构筑经典理论的做多量价图形,站稳在44~46元(第一次的除权区域为22~23元)区域,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

造势出货:一方面,通过香港媒体记者对Zzz公司的采访报道,向市场透露A、B和C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消息;另一方面,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研究机构,在各大媒体发表“外资并购和上市公司外资并购”系列研究文章;同时,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咨询机构,在各大媒体发表上市公司——××软件公司的外资并购的投资价值文章……在这些信息的共同刺激和推动下,以及某些因素集中的强大攻势下,推动外资并购板块炒作到高潮阶段,从而激起投资者尝吃禁果的欲望。同时股价逐步构筑符合进一步飙升的技术图形,自然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向,就此出货开始展开。

随着未来大盘一段时间走强的配合,再度传出“××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信息,上市公司辟谣,大意为“上市公司和××国际软件公司有过接触,但双方并没有股权转让的意向,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当天股价复牌高开,拉至涨停,分批出货。接着,预见某段时间公布一系列正面金融政策信息,同时披露“××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意向信息,当天复牌股价高开,然后逐波压低股价分批出货。再相隔一二个月,又披露“上市公司换股方案”的信息,当天复牌平开,压低股价出货。

庄家在出货进度和股价方面的操控:初期和中期出货均价为38~40元区域(第一次的除权区域为19~20元),出货率最低为60%,最高为80%,总的出货周期为4~6个月。

为了顺利出货,庄家除了既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咨询机构发表看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报告外,还会利用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调升上市公司的股票的评级(未来出现的新手法)和股票第二次的除权效应,乘机分批出货。

(5)第五步,尾声。

证券市场是有风险的,因此庄家针对每个运作步骤都会制定周密的风险控制计划:

吸筹风险控制:在预定区域吸筹较容易,预示大盘较弱,抛盘较多,会控制吸筹率和吸筹成本;若吸筹较少,预示大盘较强,抛盘较少,会耐心等待吸纳时机;若吸筹不多,大盘已经向下反转发展,其会果断先逐步减仓,然后耐心等待时机。

拉升风险控制:股价推高至预定区域较容易,预示大盘较强,跟风盘追涨意愿较强,推高幅度可以比预先高;若推高较难较低,预示大盘较弱,跟风盘追涨意愿较弱,推高幅度可以比预先低,可分多次推高,同时必须控制拉升成本;若计划失败,预示大盘太弱,跟风盘不多,必须控制好持仓量,其会耐心等待下回契机。

出货风险控制:在预定区域出货较容易,预示大盘很强,接盘踊跃,其会比预定更高位出货;若出货较难,预示大盘较弱,接盘意愿不踊跃,可以比预定稍低位出货,其会把握出货契机,控制好出货量;若出货失败,预示大盘太弱,接盘很少,其会耐心等待新一轮行情产生的时机,同时必须控制出货进度。


基金黑幕:基金公司和券商结盟“监守自盗”

基金黑幕之一:“对倒”——制造虚假的成交量

或许,更长期的观察可以说明基金仍有稳定市场的作用?然而,进一步披露的证券投资基金减仓手法中,我们仍难以得出肯定性的结论。

众 所周知,要将一种商品卖出去,必须有人来买。如果买家和卖家的需求和供给差不多,价格和交易行为都会十分稳定。可惜的是,市场经常会产生供不应求或求不应 供的现象。当求不应供的时候,商家只能靠降价来吸引顾客,甚至不得不大甩卖。股票也是一种商品,被迫低价抛售股票亦即割肉。但是,由于买涨不卖跌的顾客心 理,割肉也未必有人买,做鬼的办法就是自己做托。这种做法被称为“对倒”!

对倒,自己买卖自己的股票,目的是制造虚假的成交量。过去股市中 的一句格言:“只有成交量不会骗人。”因为价格比较容易操纵,如某只股票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都较易由人来操控,但要操控成交量则较为困难。 所以市场中人经常说“缩量”或“无量”上升下跌,意即成交量没有配合,会令人缺乏兴趣。而一旦价格变动与成交量同步,则会引起投资者,当然也包括投机者的 注意,被认为某只股票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而且流动性好,适宜参与。

现在的情形已经有了变化。因为自买自卖式的“对倒”发展起来,而一旦在对倒操纵下的虚假繁荣出现,其他投资人在盘面上很难识别。

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多家基金进行同一只股票的同时增仓、减仓或有增有减所涉及的股票有70多只,自身对倒的7只,基金间双向倒仓的11只。,可以通过“旧减新接”的方法减轻原有基金的仓位压力。

综合分析发现:(1)从新股配售来看,基金一般在配售上市的首日或次日抛出配售新股;(2)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多家基金存在明显的共同减仓或建仓行为,对于共同建仓的基金,对提高基金持股集中度、通过维持或提高重仓股票股价、提高或稳定基金净值有重要作用;


基金黑幕之二:“倒仓”——更能迷惑人的操纵行为

上述引用的还有“倒仓”的概念,即甲、乙双方通过事先约定的价格、数量和时间,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行为。

由于这里所涉及的甲方、乙方是同一家管理公司的两只基金,也有自买自卖的意思,也称双向对倒。

事实上,倒仓在市场中时有发生。我们还可以宽泛地描述这样的现象,即使双方在价格、数量和时间上没有事先约定,由于对某只股票的价格空间有分歧,也可以出现甲方将手中持有的大量股票抛售给乙方的现象。

但 是,这样“倒仓”对甲方而言经常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做庄的人都知道,从收集筹码(股票)到将股价拉抬至高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一半;最困难的事是如何将 筹码抛给别人,最终变现。所以,市场上流传着许多故事:庄家糊里糊涂地吃进许多股票,却怎么也走不了,最后做庄做成了大股东,进了董事会。

所以,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两家基金相互倒仓,无疑解决了先上市的基金的流动问题,又不影响甚至可以提高净值,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需要观察的是,及至开放式基金出现,是不是会再将封闭式基金的大量股票倒给后者?

倒仓比对倒在市场上更容易让普遍投资者看不懂。既然要倒仓,股票交易一定放量,但股价的波动却不一定很大,投资者稍有动摇,也被倒出去了(因为倒仓的价位一般较高,大家疑为庄家出货)。

“倒仓”的交易特征:

“从股价的波动性分析,大规模百万股以上的倒仓中,虽然倒仓量占了当日交易量的较大比重,但股票价格的波动并不明显,均在2%以内。在自身对倒,中,除少数交易清淡日外,大多交易日的对导净额占当日成交量的比重较小,对价格不产生显著影响。”

基金如何增仓和减仓:

在 增仓的行为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一家基金为主,其他基金进行辅助建仓;一是两家基金建仓总量差异不大,有的只是小规模买入,有的共同持仓筹码较高。 而在交易行为中,一种是一家基金进行个股的经常性买卖,一家基金进行时机性买卖,如防止深幅下跌或波动性过大的时机性买卖,在博时的基金中相对较多;一种 是一家基金先大规模买入,完成建仓后,多家基金再间断性小规模买入,在大成管理的基金中相对较多。在共同减仓的行为中,主要是多家同时较大规模的减仓较为 多见。”


基金黑幕之三:“独立性”——一个摇摇欲坠的幻觉

从对倒到倒仓,乍一看都是为了基金投资人的利益。不过,当倒仓行为频繁出现时,人们不可能不会想到,这种倒仓不仅可以发生在同一公司的两只基金之间,也可在更大范围实现利益目的。这就牵涉到了基金的定位。

当年第一批基金成立时,市场上就曾质疑其是否会应合股东或发起人而出现倒仓行为,

对 基金持有人造成损害的,可能是关联交易和内部人交易;但由于基金经理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倒仓还可能以更恶劣的方式发生。 一只股票股价高位接盘的情形在市场上并不鲜见。一个场景在市场口口相传:在热气腾腾的桑拿浴房中,谈判的双方“坦诚相见”,没有录音或者泄密的可能,希望 基金接盘的机构开出价码,“每接我一股,我给你个人一块钱”。

据说,基金高位接盘的市场行情是:每股一元起,甚至有每股十元的情形。全部现金,支付给个人,不用任何单据与签字。不少拥有巨额资金使用权的基金经理都有机会接到这类约会的电话和来访。

从理论上讲,“投资基金三角”——持有人、管理人、托管人之间是靠基金契约来调整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持有人持有基金资产,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它们的背后分别体现着所有权、经营权和保管监督权。

但是,由于基金持有人高度分散,有的基金达五六十万人,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成本及难度均很大,重要事项审议所需要的50%以上表决权很难凑齐,因此持有人对基金管理公司实际上较少监督与制约;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基本上是“无为而治”的态度,地位超脱,监督不多。

由于制度方面的因素,基金运作的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力度。其实倒仓早已在众多投资者的意料之中;见怪不怪,这才是证券投资基金真正的悲哀。


基金黑幕之四:“净值游戏”——不仅仅是表面的欺瞒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基金为了互相攀比,采取对倒、倒仓等手段将股价做高,提高自己管理的基金净值。这是否能够得出结论,为净值而对倒的仅仅是在表面上欺瞒投资者呢?问题不那么简单。

第一,目前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以对倒来提高净值,似乎只能说是“徒慕虚荣”。但今后一旦管理开放式基金,由于其规模随业绩的好坏而增减,如果继续以此手法提高业绩,就与上市公司做假账虚增业绩、吸引投资者如出一辙。

第 二,表面上提高净值,最后的客观结果还是为了方便出货。很多人有一个误解,以为股价在高位下跌且无量,就把庄家也给套住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 因为如果庄家在上升的阶段反复洗盘,亦即经常高抛低吸,作阶段性的盈利,而且时间足够长,到了最后,它的成本已经极低。此时,即时股价暴跌,它仍有一倍甚 至几倍的利润。

这样,若股价跌了1/3,很多投资者以为可以抢反弹了,庄家就可以把股票卖给他们;若股价又跌了1/2,更多的人以为见底了,又进去了,庄家再把股票卖给他们。最后,庄家仍大有斩获。

其实,这种利用“高价幻觉”的手法至少在1929年前的美国股市中就已经出现。

另外,市场上对基金获得的种种配售优惠的非议也并非没有道理。基金大多是在配售股上市日即抛出。这么简单的一级、二级市场套利行为,并不需要理财专家的慧眼。

将对倒直接用于提高净值是基金特有的做法。过去的庄家或机构由于没必要公布自己的经营业绩,所以一般不会这样做。然而,由于股票质押贷款的合法出现,机构质押的股票市值与质押的款项的数量正成比。如不严加监控,庄家机构极有可能出现类似基金为净值而进行的对倒行为。


活在中国股市,能经受住折磨才能获利

市场每天涨停的股票到处乱飞,可偏偏就是没有自己的,看到这幅每天出现的画面,众多投资者不禁心生烦躁,其实大家的心情都一样,谁不想买完的股票就一飞冲天,连续涨停呢?但现实残酷,真正买完立即就涨的股票只能是运气,就像守株待兔一样,没有持续性!

在股票市场股票的形态不过是三种,一种是长期横盘滞涨的,一种是不断展开下跌的,第三种是不断上升的,谁都希望买到即将展开上升的股票,殊不知没有前二种状态的铺垫,哪有第三种情况的出现?

其实谁都知道市场是一场零和游戏,不创造任何价值的结果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在这场游戏开始前,各方面要进行各种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就像礼花升空一样,美丽的瞬间背后是辛苦的加工制作,运输,零售,再点燃,才会有升空的美丽!

具体到证券市场,投资者享受坐轿的快乐,不要忘了抬轿的辛苦,为什么主力要疯狂拉升股价,难道他不知道风险二个字吗?非也,主力比谁都知道控制风险,但投资者要知道大幅拉升的背后是主力早已将筹码吃的快要撑破肚皮,大部分的筹码已经控制在手上,他拉的是自己手中筹码的上升,与此对应的是大多数投资者手中早已将筹码交出,此种背景下股价才会出现拉升。逼迫投资者交出筹码的方法只有二种,就是下跌和长期的滞涨横盘,可以讲,看着那些暴涨的股票。在这之前该股都会有一个漫长的横盘或下跌过程,经的住折磨的投资者才能换来日后的暴涨的收益!

有的投资者一定会讲,那我就不参与调整,专等主力拉升时再介入,这里面其实是一个难题,一是主力何时拉升,不会通知你,你一不留心,股价就已经连续上涨20%,此时你不敢追,追了怕套,即使你追了,也确实容易被套,套住后面对下跌你会较为恐慌,一旦稍有拉升,你会立即退出,真正的利润与你无缘!所谓的追涨杀跌也就是从此开始的!所以一句话,想要获得利润,就要有忍受折磨的心态,如果你很容易烦躁,就只能把这件烦心事交由其它的资产管理人去做!

这支股票何时暴涨,只有其中运作的主力才会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即使你给他50%的利润也没用,这就相当于送钱给你!除非是权钱利益交换或者他是你的直系亲属!我们要做的还是需要自己独立的判断!当然所有笔者的客户是知道笔者所指内容的含义!

真理是简单唯一的。真正的投资大师,他们的思想会惊人地一致。前阵子,我的同行操盘手写了一篇文章,我认为是揭示了投资奥秘的真正好文章,是这样说的:“庄家最怕什么呢?是不是知道了庄家最怕什么就能战胜它?作为一个散户,在分析、研究、资讯、资金上都不是庄家的对手,但庄家哪怕穿有铁布衫,一样有不为人知的死穴,庄家最怕什么呢?我说出来的答案一定会让你感到可笑---庄家最怕你不看他!

因为庄家深知你的贪婪与恐惧,庄家的阴谋通过操盘手传递给你,他让盘口别有洞天风起云涌,他让k线图青面獠牙天花乱坠,只要你睁开眼睛看,你就会患得患失,你就会神魂颠倒,你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庄家就这样征服了你,因为他把这个交易市场当作戏院,将自己看成是卖座的大明星,而你心甘情愿做个忠实的观众,他就没天没日地尽情表演。当你不看他的时候,当他没有观众的时候,当他对牛弹琴的时候,他真的好怕,因为他的钱是贷款,他要付操盘手的工资,面对一个不看不闻不问不急的人,面对一个无知无欲无畏无惧的人,他的一切表演都是徒劳的,这就是庄家的死穴,这样的股民就是庄家永远不可战胜的散户。


赢家和输家最大的区别是,赢家能准确评估交易机会,并决定交易的数量。评估交易机会的能力是最终决定账户盈亏的核心因素。

好机会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机会,但好机会和一般机会并不容易区分,好机会总是躲藏和隐没在一般机会之中的,只有仔细观察,我们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 如何鉴别好的交易机会和一般的交易机会呢?

首先,好的交易机会肯定不是出现在已经形成的行情之中,或者说不是出现在趋势行情的运行之中,而是处于调整状态之中,既可以处在长期趋势结束后的漫长调整之中,也可以处在趋势行情的中级调整之中。所以,寻找好的交易机会,首先是要重视调整行情。从哲学角度讲,停止是下一次运动的开始,所以,要想捕捉到趋势,首先要从重视调整行情开始。

在调整行情中寻找机会,并不容易。一般而言,行情调整的时候,价格基本上是无序的,或者是无趋势的,对待这样的市场状况,很多人会失去耐心。然而,市场的调整,如同矿藏的形成总是默默无闻的,但好机会确实就是这样酝酿形成的。

均线粘合,然后价格突破,这是一个好机会的重要特征。但这个机会究竟有多么好?这需要观察,在均线粘合前,市场调整的时间有多长,调整的区间有多大。一般而言,时间越长,区间越大,机会就越好。这样的机会一般会出现在前面已经处于趋势性行情之中,这次的均线粘合可能意味着调整结束,市场将继续前进。对于这样的机会,你不能简单地按10%—30%比例的资金投入,你可以多投入一点,因为这是一副好牌,值得投入大数目。如果市场在此之前也是处于区间振荡中,则即使出现均线粘合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倒是区间的突破才有价值。

长期振荡区间的打破,也是好机会的显著特征。对于这样的机会,你同样值得大的投入。最好的操作就是,在突破的时候,你要大手笔投入。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会快速运行,然后你可以减出大部分持仓,按正常的资金管理要求持仓,去跟踪未来可能的趋势。这意味着,机会评估会直接决定你的资金管理。对于这样的区间突破,你的评估结论就是:市场突破,价格在短时间内将快速移动,值得进行大额短线交易操作,去博取瞬间的高回报。突破,同时意味着长期行情可能展开,但长期行情总是一波三折,持仓太满就无法坚持下去,所以,要小量持仓跟踪趋势。

长期趋势,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判断出来,好的机会并不是等同于一波大的超级长期趋势,你也不要企图用技术手段去寻找或者发现超级趋势。对于真正的操作来讲,规模很大的长期趋势当然很重要,但不一定很好,或者说不一定是最好的。目前市场正处于牛市之中,但真正能够从这种超级的漫长的趋势中赢利的人还是少数,特别是个人投机者。这样的超级漫长牛市对某个行业和大型机构则更为重要,对个体投机者来讲,意义不是很大。

对于个体投机者来讲,寻找阶段性的波段可能更有价值。评估阶段性的波动速度和幅度比评估长期趋势更有价值。这种评估,也更适合于技术手段。对于这种阶段性的波动来讲,最有价值的机会就是崩溃式的机会。

一旦抓住了崩溃式的机会,超级回报就会扑面而来,崩溃式的机会值得你投入80%以上的资金。崩溃式的机会一般来自于一个大的机构做错了,但在发现错之前已经投入很大,所以想出场。但因为规模过大,不容易出场,就会通过反复的振荡来达到目的。然而,最恐怖的事情是:反复的振荡招来的不是散户的止损,而是更大的持仓,对手将机构牢牢粘住,最后导致崩盘。这样的行情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机会对于个体投机者来讲才是最好的机会。崩溃式机会一般都是下跌,对这样的机会,你可以通过持仓、价格波动区间、市场自然形成的结构、交易量以及突破后市场的表现等方面来评估。逼空失败最容易导致这种机会的出现。 要学会评估机会的价值,并因此决定你的投资规模。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其实,你在这些金融市场上运作的时间越长,你就越可能把这些市场视为巨大的战场。把交易视作战斗、战争。尽管并不存在着弓箭手和剑客们埋伏在下一个山头准备切断你与主力的联系,但在金融舞台上,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种异域的、不友好的环境中,其中有许多参与者随时准备把你同你的资金与自信心分离开来。因此你必须对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有相当水平的经验只是整个战斗的一部分,你还应不断回想自己的行为,以便从以前的各种战斗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事实上,单就把市场看成“战场”这一描述上看,也进一步证实了人们对引用孙子兵法的信赖程度。正如孙子所说,你必须“知己”,而这一点在金融投机中是再重要不过的了。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当你稍微提前准备建立或对冲头寸时,如果这一行为是建立在谣言、传说或小道消息上,较那种事先估测所知道的事情的每一个方面并把决定建立在对所有因素细致入微的研究上的情形而言,成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当然,在我自己的交易中我已经注意到了这一事例。

孙子曰: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除非你感觉财力雄厚并有信心能控制事情的结果,即能带来高利或仅遭受小损失,否则你就不要进行交易或做出投资决策;而且,如果你在这次战役中未能获胜,但你有信心,知道总体而言,你能够成功,那么你就应继续进行另外一次战役。

孙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如果你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不管你是日交易商还是头寸(长期行为)交易商、一旦你从你所使用的任何一个时机选择指标中获得可操作的信号,那么你应毫不犹豫地进行这次交易,而且要迅速。当别人还在等着找出某一特定的行情变动发生的原因时,你应当已经处在市场中,下达了交易指令,并按照你所采用的策略行事。这是一种快步的竞赛,你必须勇敢,并且一旦你的信号“指示”你采取行动时,你就立即执行。这不是犹豫或害怕的时候,不要怕犯下错误,因为你的止损指令不会使你遭受很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从你所相信的技术分析方法中你得到了确凿的交易信号,你仍感到害怕,这样是没人能帮你的。

孙子曰: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每当我经历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战役,而我的决策又很聪明(或说很幸运),我常常奖给自己一些能带来满足感的有形物品.这可能是一次比较特殊的晚餐,或象最近,我从自己所赢得的一场高利交易收益中买了一架我向往已久的照相机。

孙子曰: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当你仍在进行纸上交易并准备你的策略时,在你安静、安全的办公室里计划着金融战役是更为容易的。整个战役的每一方面都应加以研究和估算:如果价格上涨……如果价格下跌应该做些什么? 在哪方面以及怎样增加头寸(金字塔)……在哪方面以及怎样减少头寸的规模? 如果所待头寸变得不利,你是立即解除该头寸,或者你会再次进入市场持有反方向的头寸? 交易的这些以及许多其它方面都应在巨大的金融风险形成之前提前分析并估算出来。提前在纸面上做这些分析是很容易的;但一旦你承担了责任,投入了资金和自我,这些要做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孙子曰:强身而不为其所困,养心而不为其所扰,处世而不为其所侵,谋事而不为其所患。

一般,除非无论从心理还是从身体上我们都感觉很好时,我们进行交易是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个人处于近乎最佳状态时并不是最好的。交易成功,就如同体育竞技、音乐演奏或棋类比赛要取得成功一样,需要一个人达到心理和体力上的最佳状态,注意力集中以及有约束能力。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你应当清楚,在此情形下,你应处在市场之外直到你清楚地知道你已达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同样、不要让外界影响干扰你交易上的注意力。有一篇介绍我交易方式的文章曾提到我有一次竞忽略了在我的办公楼举行的消防训练;事实是当时我完全被市场上所展开的激动人心的交易事件所吸引,猜测着我对各种不同的市场上发生的事件的可能反应。

孙子日: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与此相应,我要讲一下利沃默曾描述过的一件事:他的一位自命不凡的交易伙伴决定从其市场利润中为其女友买一件皮外套。地连续几次遭受损失之后,另一个人接受了这一挑战并试图“赚得”这件外套,但他也同样失败了。最后,这一群人中的其他人也都这样尝试了,但他们都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并最终放弃了这项计划。总的结果是,这件$2000的外套总共花费了他们大约$40000,而且到了最后这件外套仍未能买成。靠推测就能赚钱并不容易;但是当你以一种有防备的、超然的以及完全的注意来取得这一想要得到的东西时就会相当可行的。如果你想得到乐趣,过得高兴,做点别的什么事;但一旦你在市场上操作时、一定要严肃认真,按逻辑办事。

最后,孙子还告诉我们要保持客观,以冷静的态度估计事物情形,以及经过认真计划的行动所具有的优势。

让我们再回来看看利沃默对于当代交易策略的类似解说。

能够判断准确并且坚持自己的判断的投资者是不同凡响的。我发现这是最难学会的事情之一。但只有市场操作者紧紧掌握这一本领他才能赚取高利。一个经过训练的交易者要赚取百万元,较对交易一无所知的交易者赚上几百元要容易得多,这句话确实道出了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