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守一诺,墨家巨子率百余弟子慷慨赴死,这就是墨侠!

行走江湖,最讲究“信义”二字,饭碗可以丢、性命也可以不要,唯独这两个字不能舍弃。有道是“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状合符节也”,尤其是对于侠客而言,这是安身立命的第一信条。

这种重信义高于生命的做法,追其源头,就与墨家息息相关。因为墨家有“墨侠”,他们不但尚武崇勇,追求以自身武功锄强扶弱、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更注重言行一致,下至普通弟子,上至墨家巨子,都是如此。若有人背信弃义,那么必定会遭到来自墨家整个群体的无休止追杀。

为信守一诺,墨家巨子率百余弟子慷慨赴死,这就是墨侠!

在《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一个关于守信义的、颇为悲壮的故事。

墨家的第三代巨子叫做孟胜,他与楚国的阳城君交好。因此,有一次阳城君外出时,就请孟胜为其守卫封国,并将一个叫璜的玉器分成两半当做符,将一半交给孟胜并吩咐他“符合听之”。

可不幸的是,楚国那时候发生了内乱,在楚悼王去世后,楚国的大臣贵族作乱要杀掉曾为楚国建立功勋的名将吴起。但由于吴起在被乱箭射杀前,故意伏在楚悼王遗体上,导致王尸被毁。

在楚国太子继任为楚肃王后,便开始问罪,前后共有70多个家族被牵连。这位阳城君便是其中的一个。

得知消息后,阳城君仓皇出逃,其领地自然就不再属于他。于是楚肃王就下令要收回阳城君的封地。

为信守一诺,墨家巨子率百余弟子慷慨赴死,这就是墨侠!

应诺守卫封地的孟胜,因为没有看到阳城君的“符令”,不能将封地交出去。但楚王收回封地势在必行,这意味着要不放弃承诺,要不拼死相守。

这时候,孟胜的弟子徐弱建议,事已至此,死对阳城君无任何益处,且坚守会将令墨家损失惨重,更有可能“绝墨者于世”,不如弃之。

但孟胜却认为,他与阳城君的关系非浅,若不死,将来恐怕没人会信任墨者。于是,他在令三人将巨子之位传给宋国的田襄子后,便率领包括徐弱在内的180多位弟子慨然赴死。而传令的三位弟子,在完成任务后,也重新回到楚国,与孟胜一同赴死、坚守信义,哪怕是刚接任的巨子田襄子命令他们留下。

墨家的这种理念和做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侠士。即便后来侠士渐隐,可这种精神却不曾断绝。

为信守一诺,墨家巨子率百余弟子慷慨赴死,这就是墨侠!

据说宋代有一位侠客叫柳开,路过一家酒店时,看见一个士人坐立不安,得知其因家贫不能葬其亲人,于是穷其所有,慷慨赠与士人一百多两银子。

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先万民之身,然后其身”的群体存在,才形成了受人尊敬的“武侠风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