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掘土推進,3600顆手榴彈全殲鬼子,現實當中有可能嗎?

張曉龍


三千六百顆手榴彈能湊出來就很不容易了,但是掘土推進,想想就算了。

關於3600顆手榴彈能不能湊齊

相對於抗戰時期我軍每人5發子彈的水平來說,3600顆手榴彈看起來貌似挺多,實際上獨立團作為八路軍主要部隊之一,槍藥還是比一般地方部隊要好的。

當時八路軍為了解決戰士的彈藥問題,在根據地建了很多兵工廠,雖然生產大炮和機槍能力不足,但是手榴彈這種結構複雜,造價低廉的武器還是能夠造出來的。

在劇中也特意交代,李雲龍是剛要到這些手榴彈,還沒捂熱乎呢!所以,以當時的軍工生產和影視劇的鋪墊,都解釋得通。

尤其是這次的戰鬥任務,殲滅山崎大隊,實際原因就是這個山崎大隊在掃蕩中誤入八路軍最主要的兵工廠,並將其銷燬,對八路軍是一次很慘重的損失,因此,彭老總才要求務必全殲山崎大隊。

李家坡戰鬥掘土推進可能實現嗎?

在亮劍中這場被稱為李家坡戰鬥的,實際上是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關家堖戰鬥,在這次戰鬥中,日軍藉助先進火力和有利地形,頑強的阻擋了八路軍129師主力一萬多人的進攻,並且造成極大傷亡。

根本的原因,主要還是八路軍缺乏重火力打擊和攻堅經驗,按照彭老總的意思,這次戰鬥就是練練八路軍的攻堅能力,實際上可能是他也沒有想到上萬人的八路軍主力會打不下一個五百人的支隊。

理想是豐滿的,但是現實是骨感的,在經過兩天的戰鬥,日軍外援趕到,八路軍被迫撤出包圍,讓山崎大隊大搖大擺的走了。

但是電視劇不能這麼演啊!電視劇應該表現的是,我軍敢於打硬仗,並且完全有能力打勝仗!

實際上在關家堖戰鬥後期,已經有人想到了這種方式,只是已經來不及了,因此,這個歷史的重任交到了李雲龍的手上,使他必須要完成,事實上都梁可能根本不是農村人,也沒幹過農活,根本不知道挖土有多累,有多慢。

縱橫的家裡是東北的,我們這個地區盛產葡萄,葡萄這個東西秋天要埋土裡,春天要挖出來搭在架子上,在以前沒有埋土和掘土的工具出現,我們都是用鐵鍬來完成的,不管是埋葡萄還是挖葡萄都是一個極為漫長的工作。

所以,劇中給出的,300米外進行挖掘工事,直到30米的時候再進行集中手榴彈壓制敵軍火力,然後完成衝鋒,與日軍進行白刃戰。

以八路軍工兵的作業量,我估計還不知道得多長時間才能挖到呢!即使李雲龍能等起,就是彭老總也等不起,最主要的挖掘工事是要挖掘到三十米之內,而趙剛五百米開外就能打鬼子,你認為鬼子的槍法會不如八路軍的一個政委?日本鬼子的射擊精準度,那真真切切是子彈喂出來的,三百米之內,以鬼子的三八大蓋露頭就爆頭,根本沒有啥疑義。

在戰場上時間不是金錢,而是生命,如果真有那麼長時間,就是圍而不打,耗也把他耗死了。

即使真正到了白刃戰,一千人八路軍拼刺刀也不會拼過五百個鬼子,這就是現實!

當然,亮劍相比現在一些抗戰神劇已經好太多了,當下的現實是,我們不願意去了解過去的自己,也不願去了解過去的敵人,和當年的小日本做大日本帝國主義夢一樣,做起了中國夢,大國夢!


史論縱橫


先審題:現實當中有可能嗎?(題主問的是,藝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區別)


《亮劍》這部小說,10年前看那叫一個揚眉吐氣,10年後再看,是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抗日神劇的鼻祖。總的來說,儘管李幼斌老師演繹的李團長形象深入人心,“亮劍”精神也成為了社會正能量,但是《亮劍》這部小說在價值觀內核與軍事細節描寫上問題是很多的。

單單從《亮劍》小說開篇獨立團全殲鬼子“山崎大隊”的戰鬥來說,其戰例原型是1940年10月30日“百團大戰”第三階段彭德懷率領八路軍115師、129師的3旅又2團打的黃崖洞地區關家堖攻堅戰。該攻堅戰從10月30日打到10月31日,不僅未能全殲日軍岡崎大隊約500人,反而給我軍造成了約2000人的重大傷亡,相比之下日軍傷亡僅僅300餘人(不同記載數據不同,一般認為日軍被打死約100人,受傷200多人)。此戰暴露出我軍戰術能力較低、協同意識較弱、武器裝備低劣、攻堅能力極差的問題,從那以後,我軍又組織過數次攻堅作戰,但是敗多勝少,一般日軍依託村莊或有利地形展開防禦後我軍立刻遭遇攻擊困難,只能撤出戰鬥。華北、山東八路軍通過持續不斷地的繳獲與整訓,具備強大的攻堅戰能力乃至運動戰能力,已經是1943年底到1944年中左右的事情了。

至於3600顆手榴彈全殲把鬼子打蒙這種細節,那就是小看了鬼子的工事構築水平了。關家堖戰後八路軍首長上去查看鬼子構築的野戰工事,對鬼子的多層塹壕防禦體系、防炮火工事、交通壕與火力點上使用頂蓋或就便器材加以偽裝遮蔽等野戰築城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亮劍》作者大約認為所謂防禦工事就是幾條光禿禿的壕溝,殊不知這種工事早在克里米亞戰爭後就被淘汰了。


軍武次位面


《亮劍》中這個戰鬥,其實就是百團大戰當中的圍攻日軍岡崎大隊的戰鬥。
首先岡崎大隊所在的地方,位置非常險峻。關家堖地區,溝壑縱橫。日軍主陣地在一個山崗上,這個山崗的北面完全是2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而東面和西面,也都是坡度非常陡峭的坡。
只有南面有一條相對平緩的道路。而在山崗上有幾百平米平地,在臨近南面的位置,有一排窯洞。日軍正是把這些窯洞變成了火力點。而且在關家堖附近的柳樹堖山崗,也設立了火力點,形成了相互掩護的態勢。
日軍還在這2個山崗挖掘了戰壕,並且在上面鋪上木板,在各個窯洞設立機槍點,在後山設立擲彈筒和山炮陣地。在這種地形,李雲龍還想把戰壕挖到日軍陣地以前30米?
首先在山西的溝壑當中,從山低向上挖戰壕,就是一個大工程。其次是,日軍居高臨下,首先就能看到,我們在挖戰壕,擲彈筒早就垂直打擊了。但是就是因為有坡度,我們在下面卻看不到上面日軍的情況。
而且可以容納3600個手榴彈一起投向日軍的前進陣地。需要至少幾百名投彈手,需要至少十幾條大型戰壕一起橫向接近日軍陣地。從地形上看,根本就做不到,關家堖南面的陡坡寬度非常窄,可以挖一條戰壕接近就不錯了。可是一條戰壕才有有幾個人?還是I字型陣地,頭部對著日軍。
從整個抗戰都沒有發生過李雲龍這種戰術殲滅日軍來看,在實戰當中,這個戰術無法實現。否則抗戰上千個團長,至少會有人這樣嘗試過。

烽火觀察


《亮劍》是最近二十年來,少有的以抗戰為題材的經典電視劇。原著小說作者都梁紮實的文筆,加上李幼斌出色的演繹,讓此片紅遍全國。我也看了不下二十遍!


但是,此片在抗戰片中只能排第二名。因為,在我心目中《亮劍》還是沒有《我的團長我的團》嚴謹和真實!拋開被網友玩壞的“平安格勒戰役”,就拿題主說的山崎大隊被李雲龍扔3600顆手榴彈一事來說,這段就是“神劇劇情”。

首先,劇中說的殲滅山崎大隊一事,就是歷史上的“關家堖戰役”。

此戰,彭老總率領3旅加2團,共計1萬多人;圍殲岡崎大隊500多人。經過兩個晝夜奮戰,在傷亡2000人代價後,依然沒有全殲岡崎大隊。最終,迫於日軍援軍壓力,我軍撤退。


而劇中,山崎大隊被李雲龍全殲了。而且,李雲龍這個不在國軍編制“野雞團”,竟然還嘲笑了一把我129師386旅的772團,772團可是在編制的主力團。建國後,團長起碼是中將軍銜!李雲龍最後也就是少將!你李雲龍拿來的勇氣?這段也有點不和情理。

其次,“土攻作業”不可能實現!

關家堖戰役也用了“土攻作業”。關家堖的土攻作業只是趁日軍不注意,偷偷的向上挖暗道,而且,還是失敗了。



劇中,李雲龍當著鬼子的面挖壕溝,把鬼子當白痴了。很多人說,日軍的迫擊炮彈和手榴彈被程瞎子的772 團耗完了。所以,日軍不能用迫擊炮和手雷攻擊“土攻作業”的八路軍。但是,劇中李雲龍部隊挖壕溝時,日軍是放過迫擊炮的。好,不抬槓,我也覺得導演完全可以不給日軍發這些武器。

但是,首先,咱們看下土攻作業的工作量。日軍士兵三百米內打中人形目標,屬於日常訓練要求。所以,李雲龍至少要從300米以外開始S型/“之字型”掘進!壕溝深度要容納一個人彎腰通過。寬度不會太寬,因此,每次只能一兩個人在前面挖。我覺得,在沒有日軍騷擾的情況下,沒有一兩天時間是挖不到日軍陣前30米距離的。



其次,拋開工作量,土攻作業要想成功,需要的前提條件還有很多。

第一,土質疏鬆,不能有石頭。要是山地,徹底沒戲。

第二,日軍在高處,八路軍的所有坑道都要是他們射擊死角。坡度是個最要命的漏洞!此地名叫李家坡,肯定是有坡度。而且,李雲龍在阻止騎兵連參加進攻時,也說是仰攻!


第三,手榴彈三十米的功績距離,對日軍能造成多大的傷亡,也是未知數。就算日軍再傻,李雲龍扔完第一波手榴彈,日軍肯定後撤十米了。日軍不可能待在手榴彈攻擊距離內,等著挨炸!

唉,《亮劍》雖然經典。但是,也免不了有神劇橋段。

建議大家看下《我的團長我的團》。我覺得該劇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應該排名第一!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一件事,李雲龍不是用手榴彈消滅的的日軍,李雲龍策劃的是一次精密的衝擊動作。這次衝擊動作分為4個環節。

第一個是利用土工作業把戰壕挖到距離日軍30米的前方,縮短衝擊的距離。

第二是用3600顆手榴彈在2分鐘內投空,利用手榴彈大量的殺傷日軍,這個就和炮火準備一個道理,只不過是用手榴彈罷了。

第三和第四個環節幾乎是同時進行,李雲龍集中全團的輕機槍壓制日軍,在輕機槍壓制日軍的同時團主力突入日軍的陣地,和日軍進行白刃戰,利用白刃戰消滅日軍。

這才是李雲龍進攻的全部過程,按照小說裡邊,獨立團衝進日軍陣地以後還進行了一場白刃戰才殲滅的日軍,而不是手榴彈就把日軍給消滅的。

八路的手榴彈其實來源十分混雜,有邊區造,還有一些正規的手榴彈,比如晉造手榴彈,百團大戰前,國府還是每個月給八路一些銀子和彈藥的,而閻老西也給一些彈藥,比如平型關戰鬥以前,八路就是得到了一批閻老西給的彈藥,使參戰的八路軍每人可以有100發左右的子彈。而關家堖時八路還是有一些補充的。所以八路使的手榴彈了不一定是邊區造。

百團大戰後,朱老總給蔣校長髮的第一封電報,除了報告戰役的基本情況以後,就是管蔣校長要彈藥來著。

至於土工作業,一般要是縮短衝擊距離的話,一般的程序是這樣的,利用夜暗把部隊拉上去,首先由單兵挖掘臥姿掩體,之後加深掩體從臥姿加深到跪姿,在加深到立姿,然後分別向左右延伸,和鄰兵挖通形成交通壕,然後再加固,大白天的上去挖有點懸。

當然對於這種憑險死守的敵人,如果有炸藥和時間,還可以往深挖洞,把敵人陣地的下邊挖通,構築藥室裝填炸藥,把敵軍和陣地一起炸上天去,這種辦法英法在凡爾登幹過,後來中國人在松山也幹過,就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有痰


《亮劍》作為一部經典抗戰劇,反覆重播,甚至重拍,可謂耳熟能詳,不過萬幸的是,由於抗戰神劇太多,絕大部分觀眾不會把劇中的劇情當做是真實歷史。

不過,作為都梁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而言,其情節在原著文本上,是有非常濃重的“軍迷”味道的,一方面關注一些之前抗戰劇中忽略的軍事常識,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人物和事件也都是由歷史原型改編的。

比如李雲龍圍攻山崎大隊這一戰,其實就是作者對於“關家堖戰鬥”的一個自行推演,有點類似於《我的團長我的團》結尾對“血戰松山”的一個推演,也就是“假設”。

“關家堖戰鬥”的規模,在抗戰中並不顯眼,但是,面對“岡崎支隊”(二字之差的原型),一支混成部隊,只能算是大隊規模,但並不是“大隊”編制。指揮官岡崎謙受中佐也並不是大隊長,而是第37師團226聯隊副聯隊長。

部隊組成為:步兵3箇中隊(基本部隊是第226聯隊第12中隊,外加第41師團1箇中隊和獨立步兵第12大隊1箇中隊),1個山炮分隊、1個工兵小隊、1個輜重兵小隊、1個無線電分隊和1個戰鬥救護班,總兵力535人,其中軍官19人。

岡崎支隊從武鄉縣東村出發,裹脅了300多名民夫,攜行的彈藥量是每支步槍120發子彈,每挺輕機槍870發子彈,每挺重機槍7200發子彈,每門擲彈筒16發榴彈,每門山炮100發炮彈。山炮分隊的2門山炮和足夠支隊使用7天的輜重糧秣則由243匹騾馬馱運。

對他們進行圍殲的,是八路軍的9個主力團(129師386旅772團、16團,385旅769團、13團,新10旅28、29團,決死一縱25、38團,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外加總部炮兵團,

總兵力近2萬人。

這次戰鬥,之所以讓眾多軍迷扼腕的核心原因也就是這個兵力對比,500:20000!

整個戰鬥的結果是,從1940年10月29日20時30分左右,日軍抵達關家堖構築陣地,當夜, 就對決死一縱25團2營(也是八路軍所屬部隊)關家堖南面的峰堖(又叫柳樹堖),一個比關家堖還高的制高點,用一箇中隊發動夜襲,打響了戰鬥的第一槍。

此後,在八路軍2萬人的圍攻下,岡崎支隊困守至10月31日仍在頑抗,當日16時,八路軍主帥彭德懷因敵援軍迫近,部隊傷亡太重,下令撤出戰鬥。11月1日,岡崎支隊殘部在鈴木支隊接應下,回到洪水鎮。

此戰,八路軍並未完成10月29日21時下達的全殲岡崎支隊的作戰命令,此戰,官方戰史一直說是斃傷日軍400餘人,我方傷亡600多人,但陳賡大將後來回憶說部隊傷亡應該在2000人左右(史學界普遍認可此數字,其中陣亡約1000人),日軍戰報確認岡崎支隊在關家堖戰鬥中陣亡52人,受傷97人,失蹤2人,合計151人。

這次戰鬥的過程中,八路軍各部的戰術上確實存在種種問題,比如往往是死打硬拼,在不利地形上只能展開波次攻擊,而日軍重武器佔優,且居高臨下,給我軍造成極大傷亡。

所以,在《亮劍》中,原作者都梁拿出了被軍迷們反覆討論的進攻方案,即李雲龍所採用的土工掘進,環形壕同時手榴彈壓制,然後白刃衝鋒,發揮人數優勢擊敗日軍。

然而,這個方案在現實的地形和戰場態勢下是無用的。

關家堖山頂為幾百平方米大小的臺地,其北面是斷崖陡壁,下面是一條深溝,東西兩側坡度較陡(上下20米左右),只有南坡比較平緩,可作進攻路線,但是,南坡的對面是一個比關家堖更高的峰堖(柳樹堖)山崗,與關家堖互為掎角,從柳樹堖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關家堖的小路。

岡崎支隊在關家堖山頂臺地(幾百平方米)挖掘了八卦形的核心陣地,再由交通壕連接到臺地邊沿的一圈陣地。所有戰壕都挖得很深,戰壕壁上還有很多能藏人的貓耳洞。所有機槍、火炮都至少有兩個掩體。山腰原來50多戶人家的窯洞全部打通,每個窯洞都構築有射擊孔,窯洞前挖了防彈壕,在通往山上的唯一道路兩旁,各有四個窯洞被改造成配置機槍的暗堡。在關家堖山腳還挖了300多個散兵坑,圍繞山頭形成外圍陣地。整個防線以山腳外圍、山腰窯洞、山頂核心呈三線配置。

30日天亮後,決死一縱25團、38團負責進攻峰堖(柳樹堖),38團數次強攻,一線戰鬥兵幾乎拼光,團長蔡愛卿組織幹部突擊隊,傷亡數十名營連幹部依然毫無進展。25團連續組織7次衝鋒,直到黃昏時分,才衝上峰堖山頂陣地,但隨即被日軍以白刃戰壓下來。

在其他進攻線路上,情況類似,386旅722團由東北方向攻擊,其能接近敵人陣地的只有一條約0.3米寬的小道,只能一點點逐步爭奪,至下午14時,該團1營被替換下來,只剩下6個人。

385旅769團由西北方向攻擊,此處是一個20米高的陡崖,快到崖頂的地方,有一個凸出來的壕坎,上面是30多米長的一個斜坡,一直通到關家堖山頂日軍的前沿陣地,該部1營從側面土坎上隱蔽挖出一條小路,乘日軍被正面進攻吸引之時,衝上去3個連,但日軍立即在北坡墳包上架起機槍進行火力壓制,部隊被壓制在壕坎處無法動彈。

至當日16時,八路軍發起總攻,772團、16團、38團、25團各拼湊出1個營,再加769團2個營對關家堖發動全線猛攻,接連18次衝鋒,各部傷亡極大,直到入夜,才衝上關家堖主陣地,岡崎中佐此時已被擊斃,但結果各自為戰的日軍仍頑強抵抗,以白刃戰擊退了多次進攻,一直撐到了天亮。

所以,現實的情況是,李雲龍的戰術,只有到12月30日黃昏,各部總攻18次衝鋒進入日軍主陣地之後,即真正將日軍完全堵在山頂臺地的情況下,才能實施,在這之前,日軍的三線陣地還在發揮作用,你的環形戰壕也沒法挖。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在山頂臺地的日軍陣地,本身是設有“防雷壕”的,也就是在陣地前挖有壕溝,如果手榴彈投擲到壕溝內,就不會有任何殺傷,而這一陣地距離山頂臺地稜線,一般有十幾米,白天日軍會據守該陣地等待我軍暴露在火力下,晚上則會推進到稜線上居高臨下防止夜襲。

就這個工事設計來說,哪怕李雲龍的環形壕修好了,

起碼在陡崖的方向是很難扔上去的,在主要進攻方向上,這堆手榴彈,真實歷史位面的八路軍前輩們肯定也是扔過的, 甚至還有總部炮兵團的山炮、迫擊炮的支援,但也並沒有把鬼子打懵,而且,退一萬步講, 就算扔上去了,最後的白刃戰,人數絕對優勢的八路軍還是未必能打過鬼子……這也是歷史的事實。

所以,就算我們把電視劇“當真事兒”來說,也只能遺憾地說,不好使。


劉三解


絕不可能!

手榴彈是很重的,一般的戰士也就能扔30來米到40米,很少有人能扔到50米。我軍訓練的考核標準就是手榴彈扔30米遠。


所以,像電視劇亮劍那樣,用手榴彈打擊敵人,就必須把戰壕挖到距離敵人陣地僅僅30米的地方!



大家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這是不可能。不是我們的戰士不勇敢,實在是這主意太扯淡!

為什麼?因為日寇有迫擊炮!


迫擊炮可以曲射,專門用來打擊塹壕裡和掩體後的目標!迫擊炮的射程比手榴彈遠的多。

60毫米以下口徑的輕型迫擊炮,最大射程2600米。

中型迫擊炮,最大射程6000多米;重型迫擊炮射程甚至能達到10000米!

亮劍中李雲龍圍攻的山崎大隊,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營。肯定準備了迫擊炮,還有很多射程稍近的擲彈桶。

如果李雲龍真的命令戰士挖掘戰壕向前推進,在至少2600米的掘進過程中,會遭到日寇迫擊炮的殘酷轟炸,悲劇不可避免。

所以手榴彈大戰迫擊炮這樣的場景,我們想想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當真。


上將噯福斯


劇情雖然誇張,但並非完全不可能。

首先,土攻方式有著嚴重的侷限性,它必須在適宜的土質上才能實現。它要求土質必須鬆軟且沒有碎石沙粒。這種土質,對於以黃土高原為背景的《亮劍》來說,也並非完全的無中生有。雖然李家坡之戰的原型是發生在晉冀豫交界處的關家腦之戰,但《亮劍》做了一定的藝術加工。《亮劍》的前半部分,是在八路軍副總指揮所在地為中心展開的。李雲龍等人也是在“大掃蕩”時才轉移到了晉西北。因此,在黃土高原的特殊土質上,是有可能實現土攻作業的。

第二,772團的程瞎子在給旅部的電話中說的很明確:“772團已經連續進攻了八個小時,山崎大隊已傷亡過半。。。。”,這也給李雲龍的土攻作業提供了一個前提:山崎大隊的手榴彈,炮擊炮彈等遠程投擲武器已讓772團消耗殆盡。用程瞎子的話說就是:“憑什麼讓他李雲龍撿現成的,我想不通!”畢竟,李家坡之戰是一場遭遇戰,山崎大隊並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彈藥儲備並不充足,且沒有援軍和補給。且山崎大隊經過與772團八個小時的激戰,已經傷亡慘重,疲憊不堪了。這就使得李雲龍的獨立團可以相對較少受到干擾的按照既定的戰術展開土攻作業了。

第三,得到了旅部的炮火支援。這也是李雲龍的土攻作業得以順利展開的一個重要前提,畢竟剛剛土攻作業的時候,不好展開,容易被集火。而旅長的一句:“把所有炮彈都打光,X的,老子不過了!”,可見旅部對獨立團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有了旅部的炮火支援,獨立團的土攻作業就更好開展了。

第四,山崎大隊想阻止但有心無力。日本的步兵大隊一般隸屬於聯隊,而一個聯隊的人數在3000-4000人之間,差不多是個旅級單位,除了團直屬部隊之外,通常轄三個步兵大隊。這樣算下來,山崎大隊的人數應該不少於1000人。相當於八路軍一個團的編制,人數不算少,戰鬥力強悍。再加上李家坡之戰又是一個遭遇戰,其防禦工事還沒來得及完善就跟李家坡的守衛部隊以及772團交上火了。再加上李雲龍的獨立團接手時,“山崎大隊已傷亡過半”了。接著又遭到了386旅旅部的炮擊,此時,山崎大隊的有生力量其實已經嚴重不足了。因此,在李雲龍土攻作業的時候,山崎大隊也在抓緊完善防禦工事,死守待援以及救助傷員應該是合理的推測。而且,李雲龍也不可能全團都在悶頭挖溝,其他營的火力支援也是肯定有的。由此,在李雲龍的獨立團接手以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山崎大隊發現自己阻止不了李雲龍挖溝,於是他也抓緊修築防禦工事,救助傷員,死守待援。期間,雙方也少不了互相火力吸引和掩護。戰事的激烈程度較772團猛攻時有所下降。

第四,山崎大隊已退無可退。李雲龍當然不可能把溝挖到陣前30米的地方,因為獨立團的戰士們不是“娘們”,而山崎大隊經過持續的作戰,已經死傷大半,有生力量已經極其有限了。因此,在面對獨立團一營的手榴彈雨時,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的防禦工事能夠支撐到援軍到來了。後撤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大量的傷員會嚴重拖慢後撤的速度,且撤退過程中無險可守。因此,除了和獨立團硬碰硬,山崎大隊已經別無選擇了。

總之,李雲龍的土攻作業雖然略顯誇張,但這種情況放在土質疏鬆的黃土高原上,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同時,《亮劍》在這之前也做了足夠的鋪墊。所以,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的。

若說誇張,第一集其實更誇張,能在忻口會戰中,打垮中央軍的兩個師的坂田聯隊竟然意外的給新一團端了指揮部。而且新一團還能在一個日本精銳聯隊的保衛中成功突圍。要知道,一個日本的精銳步兵聯隊有4000人之眾。火力更是異常強悍。


遊子天涯君莫問


首先這個戰鬥是根據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和日軍崗崎大隊的戰爭,是真實的戰例,結果並不樂觀,我軍傷亡慘重,而崗崎大隊殘餘人員成功突圍。沒能達成預期目的。各級指揮員對這次戰鬥也是有爭議,亮劍展現了這次戰鬥,但影視劇必竟是劇,有戲劇化的成分,美化的成分,那麼,依題而論,現實中是不是行的通呢?首先,這種作業方式是存在的,而且廣泛的在實戰中應用,因為這樣的進攻方式本來就是從戰爭中發展而來。並非我軍首創,從一戰就廣泛使用。由於我軍裝備武器的落後,巧戰,奇戰被受重視,這種作業是土工作業的一種,建國後七十年代軍隊還在普及,八十年代的教材中也有詳解。軍事術語“近迫作業”。說明一點,看了很多“達人”的闡述,有更多的是思維論證,任何觀點必須站在實地的角度才能有真實的結果,否則只能是憑感覺杜撰。事件發生在山西,而且是山區,哪麼“近迫作業”無論如何也不能開山鑿石,沒時間,也沒工具,更沒必要,為什麼,?我們知道,如果是山石險峰,亂石叢生,就好打了,最起碼有隱蔽物,隱藏自己的同時,也能對敵人的炮彈有防護作用,我前面說了,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知道當地的地形,山西並不都是山,也不是所有的山,關口都是石頭的,很多山外層是黃土,碎石,土特別的硬,這也是山西有住窯洞的由來。關家堖就是這樣的山,平型關更是如此,這就是地質。另一個特點,土質丘嶺的土質很硬,而山石質山的土質較軟。這是當地的特點,知道了這些就離答案近了,哪麼李雲龍挖土打洞可行嗎?答案是可以的,真實的戰鬥最後就是近迫作業加打洞才攻上去的,可惜錯過了時間,敵援兵到,我軍撤了。那麼這種作業不怕敵人由上往下打嗎?看看什麼是“近迫作業”。並不是電視中的挖壕,一次挖到底,而且遞次挖,第一個人邊挖邊匍匐前進,挖深幾十公分,第二個,半臥挖幾十公分,第三個彎腰挖幾十公分,第四個可以站起來挖,根據要挖的深度按排人次,路線挖之字,土面向敵人方向堆積。通常挖深加堆土三個梯次就可以了。距離,雙方對射距離不會超過一百多米,“近迫作業”到投彈位置不會超過百米,所以工程量並不大。敵炮彈,迫擊炮對下斜坡的效果並不好。而且我軍也有火力掩護。真實的戰例是在敵圖圍後,指揮員看了崗崎大隊的陣地才明白為什麼這麼不好打,土工作業,日軍沒挖戰壕,而是打洞,然後把洞從裡面聯通,每個洞就是射擊點,洞前面挖斜坡的防手榴彈壕。手榴彈落地不會即炸,會沿斜坡滾下去,炸不著日軍,等我軍衝鋒時在打擊,所以我軍損失慘重,由此也看出,當時是適合採用土工作業的。只不過日軍作的更好,這是個教訓。這也是百團大戰中我軍最糟糕的一次戰鬥,必須說明的是,“近迫作用”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解放後更是廣泛學習。隨著武器的發展成退出狀態。但在當時廣泛用於攻堅克難,屢建奇功。


兔哥42928


《亮劍》這部電視劇,作者最重要創作理念是在宣揚一種亮劍的精神。而我們觀眾最直觀的感受是他的劇情。這是《亮劍》超越其他抗戰劇的精華。我們從別的抗戰劇中僅僅有娛樂的快感,卻沒有精神的超越。

國軍在松山的殲滅戰可謂是最慘烈的,現在到山上還能拾到廢鐵,可見戰爭的殘酷,希望歷史公正的評判抗日戰爭。彭老總這次確實是失算了,傷亡太大,但沒辦法此戰的意義大於殲敵!要不鬼子以後在根據地不得橫著走。剩下的三十米!你要是敢把頭露出來保證你爆頭!殊不知戰場上都能夠看見人了!你還能活著?!中國的抗戰片太神話了!正視歷史!面對方面的失敗要勇於承認!要不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



小日本估計還要在中國多待幾年!不管怎麼說,這場戰鬥讓我看著解氣,總比那穿著光鮮亮麗一塵不染的軍裝,一場戰鬥下來身上還是那麼的乾淨,來的有點真實感吧。作者能對史實作一個澄清是好的,充分說明14年抗戰的艱難卓絕。平心而論,3040年代是日本民族昂揚向上到達頂點的年代,是被更昂揚向上的美國用實力硬生生打壓下去的,戰後到現在的日本不值一提,整體國民已經普遍認同小國寡民的國家現狀,這也是右翼著急的根源所在。回到亮劍,我們民族的起底反彈也恰恰是在那個最艱難的時代,無論是活著,是犧牲,是勝利抑或失敗,整個中華民族的國運開始復興。我方傷亡才600人,會是老彭視為生平的幾大敗戰之一嗎?所以說官方戰史一直在胡說八道,根據當時的戰鬥激烈程度,調動這多麼部隊參戰,老彭勢在必得的決心和陳賡大將作為當時的指揮員之一,戰損的情況,陳賡的說法比較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