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林堂再次賣身抵債,百年老字號們爲何都難逃消失的命運?

前幾日,雲南歷史最久的藥店品牌,擁有上百年曆史的“福林堂”因債務問題,而最終走向68件系列商標被法院強制拍賣的命運。

同是中華老字號,同樣來自雲南,“福林堂”與“雲南白藥”同根不同命的現實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福林堂再次賣身抵債,百年老字號們為何都難逃消失的命運?

福林堂取自“福澤杏林”一語,創始於清朝咸豐年間的福林堂是雲南現存最古老的藥店。幾代行醫賣藥的李氏家從湖北來到雲南,將只有一間鋪面的“簸箕堂”藥店逐漸經營壯大,到後來的蓋建心樓房,發展連鎖藥店,福林堂在經歷了動盪的年代和艱苦的困難後漸漸發展為雲南地區傑出中藥文化傳承的代表。

福林堂再次賣身抵債,百年老字號們為何都難逃消失的命運?

現在“福林堂”系列68件註冊商標使用權卻被掛在阿里拍賣上進行司法拍賣公示,而該系列商標的評估價則高達3800餘萬元,這不僅是雲南首例老字號商標使用權拍賣案,恐怕也刷新了人們對於老字號品牌商標價值的認知。正如李氏的後人所說的那樣:福林堂這個牌子如果想賣上個世紀就可以賣了,然而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將它留在雲南,這不僅是李氏家族的品牌,更是雲南的品牌。然而這家昆明家喻戶曉的百年老字號何以淪落到變賣商標的命運呢?這恐怕還要從昆明福林堂藥業有限公司捲入的債務問題說起。

福林堂再次賣身抵債,百年老字號們為何都難逃消失的命運?

千禧年之際,雲南醫藥集團和香港世界中國實業項目有限公司將福林堂重新組建了起來,想要將這個品牌重新發揚光大。從2007年開始,福林堂進入快速擴張期,短短一年事件門店數量就從100家增加到150家,而彼時的福林堂卻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擴張模式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隨著一心堂和健之佳等品牌的迅速崛起,福林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拼規模”、“搶佔商業區”的企業策略把這家老字號企業拖入了虧損的泥潭中。由於短時間內開設的門店多數都在“入住率低”、“商圈不成熟”的社區地帶,新店紛紛陷入虧損甚至經營困難的境況。

福林堂再次賣身抵債,百年老字號們為何都難逃消失的命運?

商業決策的失誤拖垮了福林堂,2016年福林堂正式易主,控股權變更為房產中介公司新亞地產。次年貴州福林堂被二次降價拍賣後福林堂的債務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此後福林堂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融資方。債權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強烈要求拍賣商標的,而商標一旦拍賣出去,福林堂將無法再使用相關商標,其產品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競爭力。

福林堂再次賣身抵債,百年老字號們為何都難逃消失的命運?

雲南擁有26家老字號企業,每一個老字號品牌的背後都是一段歷史和文化的印記。然而大多數老字號企業卻都逃不開經營困難的命運,“企業機制落後”、“產品缺乏創新”、“國有企業改制帶來的員工問題”、“業務拓展難”、“競爭力下降”等等都是限制老字號品牌發展的障礙。不僅是福林堂,就連雲南白藥也不得不靠著“賣身”新華都才得以實現“轉型”。中國的百年老字號品牌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而要改變這種局面,恐怕也只有靠企業去適應時代而做出改變和努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