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按照漢族的傳統習俗,呼和浩特郊區附近的漢族村子,會在春節到元宵節之間舉辦一個特別的民俗活動。各個村子都特別看重這個節慶,但它卻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秧歌隊

人們提到這個民俗活動,通常都是說“熱鬧”或者“紅火”。只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才聽得明白。日子久了,“紅火”就變成了這個民俗活動的名字。

活動的籌辦,一般要提前幾個月。過年前幾個月,甚至更早,村子裡就在商議,決定今年辦不辦“紅火”。於是,在正式舉辦之前,各村居民見面的日常問候語,就變成了:“今年你們村紅火嗎?”如果村裡要舉辦活動,那回答者就會倍兒有面子地給予肯定答覆。村子的活動,從來都要村民參演節目,所以,他們見面時還會問到另一個問題:“你紅火嗎?”意思是你會在“紅火”上演出嗎?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所以,能夠“紅火”,是令人愉快的事。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紅火”上的西遊記人物

以前的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很多村子想辦“紅火”,但因財力不足,只能隔幾年辦一次。所以,村子之間的競爭,常常體現在辦得起“紅火”這樣的事項上。現在,村民經濟條件改善很多,辦“紅火”不再成為負擔。

雖然舉辦“紅火”確實需要很多資金,但也並非有錢就行。這個活動,還需要村民積極參與和全心投入。為了舉辦“紅火”,村民們提前兩三個月就開始組建各種表演隊。舉辦“紅火”的村子,要積極投入活動的籌辦,還要利用冬季閒暇的時間來加緊訓練,迎接“紅火”的到來。他們投入的熱情有多高,就說明他們對節日的期盼有多熱切。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祭拜土地公的地方

聽村裡老人說,呼和浩特附近很多漢族是從山西大同遷到此地的。他們保留了山西這一傳統民俗。“紅火”的日子雖不固定,但舉辦時間倒是比較一致,差不多每次都是上午10 點左右開始,下午兩三點左右結束。

“紅火”,有固定的流程。一般上午10點左右,村民們在村委會集合。大家一起先去叩拜土地公等神靈,這也是當地民間信仰的重要內容。有的人家,在“紅火”這天一早(太陽沒有出來前)就去拜土地公。

“感謝各位神靈的保佑,咱們村去年一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希望諸神靈保佑咱們村今年糧食大豐收,人民平安,家庭幸福!”村長說完,大家一起跪下,給諸神叩拜。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舞獅隊

儀式結束後,“紅火”就正式開始了。先是在小廣場以環形首尾相接連成一個圈扭秧歌,中間是鑼鼓隊,負責整個隊伍的鼓點和節奏;接著是遊街,隊伍繞著村子的幾條主幹道遊行;最後就是應戶主的邀請,秧歌隊挨家挨戶去村民家串戶,這也是活動的尾聲。這個環節,要村民主動邀請,而且要支付200元到500元報酬。來家裡表演的時候,秧歌隊負責人會說一些吉利的話語,邀請的人家,也會十分高興。對村民們來說,“紅火”寄寓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紅火”裡的扮演都有“反串”的文化邏輯

“紅火”作為鄉村的民俗活動,有一個樸素的觀念,那就是娛樂民眾。有一點特別值得一提,那就是“反串”。秧歌隊出場的時候,領隊的兩位“公子哥”,一般就由年輕的女子扮演。她們扮成古代書生的模樣,穿長袍大褂,戴像戲劇裡書生所戴的帽子,手裡還拿一把扇子,一邊扭著秧歌,一邊倒著走路。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由老太太扮的“大頭寶寶”

婦女們的秧歌隊裡通常有兩個“大頭寶寶”,由一些上了年紀的婦女扮演。扮演大頭寶寶的人戴著一個像嬰兒臉譜一樣的巨大頭盔,一手扶著頭盔,另一隻手拿著扇子,跟著鼓點的節奏像喝醉了一般搖頭晃腦地扭著;與大頭寶寶一起配合的角色是一個抽著大煙斗的“老頭”,“老頭”的扮演者通常也是上了年紀的奶奶。她們裝扮成老頭的樣子,嘴裡叼一個大煙鬥,站在大頭寶寶的前面一邊逗大頭寶寶,一邊跟著節奏扭著。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由年紀稍長的男性扮“媒婆”

隊伍裡最引人發笑的要數“媒婆”,它也遵循著“反串”的文化邏輯。這些“媒婆”,穿著紫色的老奶奶的衣服,頭上纏著黑色的頭帶,臉上點一顆媒婆痣,畫一個大紅臉蛋,胳膊裡挎一個籃子,用布將褲腿紮起來,以模仿小腳老太太。一般都是由上了年紀的男性反串扮演“媒婆”。看著熟悉的人扮成和平日生活中完全相反的樣子,人群裡發出陣陣歡笑。觀看和參與“紅火”的快樂,真實而不可替代。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踩高蹺

“紅火”表演中難度係數最高的是高蹺隊。高蹺隊通常由青年男子組成。他們腳下綁著兩根木棍,身著“公子哥”的衣服,手裡拿著扇子,特別引人注目。他們跟在隊伍的後面扭著秧歌,表演各種有難度的動作。高蹺隊,現在在村子裡已經不常見,大概是掌握這套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的原因。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丨“騎毛驢”

“紅火”這一天,過得很快。結束之後,村民們各自戀戀不捨地回家,迴歸平靜,迴歸日常生活。但是,關於“紅火”,人們還會談論一陣子。這時的談論裡則包含著各種複雜的情感,有的是對本村的自豪,有的是對自己的演出沾沾自喜,也有的是對別村的“紅火”的羨慕之情。當然,在關於“紅火”的話題中,持續更久的是活動前後村民們結下的友誼。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400餘年的“走西口”,山西移民將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移民文化——蒙漢民族文化交匯、北方晉陝甘豫文化混合雜燴。移民文化在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同時,也揭開了移民史上波瀾壯闊的一頁,飽含著時代的滄桑。

“走西口”帶來民俗,“鬧紅火”承載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