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孔子(33):端木賜,巧言善辯救魯國

畫說孔子(33):端木賜,巧言善辯救魯國

孔子聖蹟圖:命賜存魯

畫說孔子(33):端木賜,巧言善辯救魯國

公元前484年春,齊國伐魯。孔子那時正在衛國,聽說齊國大軍壓境,非常焦慮,於是召集門下弟子作緊急動員: “眾位弟子!魯國是我們祖墳所在之地,是我們出生的故土。現在,我們的國家正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弟子們,難道你們還不該挺身而出嗎?”

聽了老師的動員報告,子貢(端木賜)欣然領命前去齊國、吳國、越國、晉國遊說。

端木賜 ,字子貢,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稱其為“瑚璉之器”。子貢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被列為言語科之優異者。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也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經過子貢的一番遊說(亦可理解為挑撥離間),終於制止了這場戰爭,使魯國得以保存下來。孔子說:“花言巧語容易損害信義,子貢啊,你以後一定要謹慎而行。”

司馬遷在評論子貢之舉時說: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看看,能說會道、能言善辯,是多麼重要啊!

【注】:瑚璉,古代宗廟祭祀時盛黍稷的器皿,上面裝飾有玉,十分貴重華美,由此可見孔子對子貢是多麼看重。

畫說孔子(33):端木賜,巧言善辯救魯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