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效應」是什麼?丨輿論知識點

今天為大家科普“暗淡效應”。

“暗淡效應”是什麼?丨輿論知識點

暗淡效應,出自於劉京林的《傳播中的心理效應解析》一書,它是指在光線比較暗淡的場所,交往雙方因為彼此看不清對方的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而產生安全感的心理現象。

暗淡效應產生的實質在於人們的自我保護心理,更多見於面對面的人際傳播活動中,除此之外,也廣泛應用於電視訪談類節目、舞臺燈光設計、電影佈景等。

在人際交往中,作為非語言符號的面部表情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交往雙方往往會根據對方的表情、語言來判斷其真實意圖,初次交流時容易帶著戒備心理,不願意過多的暴露自己的真實思想,尤其是在光線明亮的地方,更容易有意識的掩飾自己,這樣影響了雙方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但是在光線比較暗的環境下,彼此的戒備感會下降,交流會更順暢。

比如在新聞採訪時或訪談節目裡,記者和主持人往往會選擇環境較為暗的地方,有助於被採訪對象減少戒備,暢所欲言。

所以,當現代的聚光燈照進覆在傳統文化陰影之下的心靈時,運用暗淡效應,兩個行為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明顯會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