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䁖睺”是怎样在山东方言里演化成“漏后”的?

“䁖睺”是怎样在山东方言里演化成“漏后”的?

(六十四)“䁖睺”是怎样在山东方言里演化成“漏后”的?

作者 赵元珉

“䁖睺”是怎样在山东方言里演化成“漏后”的?

方言土语大多是古语遗存、古语演化或异化而形成的。有许多找不到词源的,往往是被异化了。异化的结果,不仅词义变了,而且词性、发音也大相径庭。比如“䁖睺”异化成“漏后”。

䁖,读音(lōu);《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动词、“看(口气不庄重)”。如䁖䁖,北京土话,看、瞧、瞅,具体说来是“用眼睛迅速地看、注视,一瞥”的意思。如“我䁖䁖”,就是“我看看”;“我䁖一眼”,就是“我看一眼”;“这本书我拿回家䁖䁖”,就是“这本书我拿回家看看”。

睺,读音( hóu);《广韵·候韵》里的解释为“睺,半盲”。有个词叫“挖睺”,就是眼睛不好使,斜眼或一只眼看人,有蔑视他人之意。如青岛人说,“ 眼不能挖睺,事不能轴别。”

䁖睺,读音为(lōu hóu),“䁖”的繁体字为“瞜”。《康熙字典》解释,“《类篇》瞜睺,偏盲也。一曰细视。”

偏盲,名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只眼睛失明”。如《汉书·卷六〇·杜周传》,“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

细视,动词,贴近地仔细看。如《庄子·外篇·秋水》,“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解释“䁖睺”的词义,这里取动词的用法。就是因为“偏盲”,所以描述的是只有一只眼睛看东西很困难、须靠近仔细地看的情形。

“䁖睺”是怎样在山东方言里演化成“漏后”的?

由“䁖睺”到“䁖候(lōu hòu)”。打个比方。一只眼睛看东西看不清,又很想看清,所以就想靠近看;但受场合限制又不得近前,所以只能抻着脖子看,或像猴子一样抻头搐头的,等着有机会再近前看。这样就演绎出了一个词叫“䁖候”(因为猴子猩猩是挖睺眼,有地地方又叫“露猴”)。鲁中地区、青岛日照一带把“䁖候”解释为“偷看”或“鬼鬼祟祟地看”。如《鲁中乡村记忆·偷苹果》,“几个年龄小、跑不快的负责佯攻,在果园南边虚张声势,䁖䁖候候,吸引看果园的注意力,武亮在果园北边大多能得手。”再如山东网络作者中楼的春天的《望湖》,“曙光初绽,太阳憋着个红脸从东山露出头来,连䁖候加撒目的,很不情愿的当值,连它也开始犯了春困。”

再由“䁖候”到“漏后(lòu hòu)”。再打个比方。场子里的人都走了,这一直在䁖候着的人认为,在场地里说不定有落下的东西,该看的看,该找的找,该捡的捡,这就叫“捡漏后”,带有“捡便宜”的意思。青岛一带叫“捡漏后”,鲁中地区叫“拾漏后”(或“拾漏末”)。这个“漏后”是名词,是指看别人离开后白捡到的落下的东西,或廉价购买了物主不认识其价值的货物。如“那晚散戏后,我在戏场里捡了一张一百块钱的漏后。”再如“那天我到那个村里去捡了个漏后,老大娘把喂鸡的破碗十块钱卖给我了。”

这又联想到收藏界的“捡漏”。“捡漏”是不是“捡漏后”的省略语呢?凉湾野园认为有可能。例如“古董便宜卖出被藏友捡漏后常常会或暗或明地嘲讽你,甚至骂你蠢猪,成为一辈子的笑谈!”例如搜狐网2017年11月6日就刊载了一篇文章,用《1000元地摊捡漏后经5次转手,竟拍出2.8亿天价!》做标题。两个例句中的“捡漏后”和“捡漏”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可证明“捡漏”应是“捡漏后”的省略语。

“䁖睺”是怎样在山东方言里演化成“漏后”的?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号)

一家之言 欢迎讨论


享有著作权

任何人不得抄袭、剽窃

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