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喜悅的節日,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體現。該節日的設立,有利於展示農民的風采,讓更多人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於農民的文化生活、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對於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舉辦了系列具有當地特色、主題鮮明的節慶活動,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動、採摘體驗、農業嘉年華等知名農業旅遊節慶活動,為此次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本期小編為您準備了農業節慶開發深度研究,希望對您開展首屆“農民豐收節”有所幫助!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農業節慶的概念

農業節慶可以簡單的說是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形成和開發出的節慶,這裡的農業生產應是大農業的範疇,即農林牧副漁諸業。因為農業生產活動幾乎影響到鄉村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鄉村的民俗節慶應是包括在農業節慶概念中。現在常常把農業節慶理解為農作物的節慶,像各地舉辦比較多的各類水果節、花卉節等。農業節慶在概念上常常又被稱為農業節、農業節事等等,在使用概念上都是一致的。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農業節慶的分類

目前,對我國旅遊節慶的類型劃分,尚無統一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依據節慶舉辦的級別大小,可以分為國際級的、國家級的、省級的和地方級的;依據節慶舉辦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政府舉辦、民間自發舉辦、政府和民間共同舉辦以及行業協會舉辦等形式;依據節慶主題性質,有學者將其分為商業類、文化類、體育類、政治類和科教類。

農作物類節慶主要為各類花卉節慶、水果節慶、蔬菜節慶等,如葡萄節、桃花節、荷花節、荔枝節、西瓜節等。民俗文化類節慶包括了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節慶活動,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演變的農業節慶和部分傳統民俗節慶也屬於此類,這類農業節慶有很大的旅遊開發潛力,如火把節、潑水節等。活動開發類節慶則側重於節慶經過一定的開發,中農富通在各地建設運營的較成功的“農業嘉年華”也屬於農業開發活動節慶。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農業節慶的特點

1、時間固定,持續時間較短

農業節慶舉辦常常依賴農業產品或農業習俗,考慮到農忙農閒的時間,因此舉辦時間相對固定。近年來,各地比較多的舉辦的各類農產品的節慶活動更是如此。因為農作物的生長成熟收穫都有其規律,所以很多農產品節慶活動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農業節慶在時間上形成了舉辦時間固定、持續時間較短的特點。

2、鄉土特色,鄉村居民參與度高

相對其他節慶活動,農業節慶有鄉村土壤作背景,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農業節慶的鄉土特色是所在環境決定的,離開了鄉土性,農業節慶就缺失了本質內涵。農業節慶是農業生產活動中形成發展起來的節慶活動,很多民俗類的節慶活動最初是鄉村居民自己的節慶活動,鄉村居民參與度高,有些節日幾乎是整個地區村落都參與其中。在舉辦各類農業節慶活動時,鄉村居民本身就是節慶活動的一道亮麗風景。要塑造良好的地區形象,必須把鄉村文化和居民參與納入重要的認識高度,要廣泛地吸引和引導當地居民參與農業節慶活動,共同塑造和提升目的地形象。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3、體驗消費,綜合開發潛力大

農業節慶是體驗式和消費式結合的旅遊產品,體驗消費前景廣闊。農業節慶在開發中,常常兼具吃、玩、賞、教等多項旅遊功能。很多地方成功的農業節慶在開發中,注意到農業節慶綜合開發潛力大的特點。以常見的葡萄節為例,旅遊者可以品葡萄美味、玩鄉間遊戲、看農村景色、學傳統民俗。相比都市工藝展,吃、玩的休閒娛樂功能十分顯著。農業節慶綜合開發潛力大,對促進鄉村旅遊多樣化的開發有重要的意義。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農業節慶開發的價值

1、觀賞價值

農業節慶中有一類是觀賞類節慶活動,像桃花節、梅花節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農業節慶依賴鄉村旅遊的大背景,田園風光獨特,增添了節慶觀賞價值。江西婺源號稱中國最美的山村,每到油菜花盛開的季節,當地都會舉辦油菜花節慶。滿山的油菜花,鮮豔的黃色花朵映入人們眼簾,讓久在都市工作的人們在視覺上得到了極大的放鬆。婺源地方風景優美,具有濃郁的鄉村風情,在這樣的地方舉辦農業節慶更增強了觀賞價值。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2、休閒價值

旅遊休閒功能是旅遊的重要功能之一,從旅遊動機角度分析,旅遊者往往出於放鬆的心態出來遊玩。農業節慶活動能讓旅遊者在參與體驗活動的同時忘卻了一些煩心的事情,身心獲得放鬆。農業節慶注重參與和體驗,旅遊者能更多地感受到異地的生活情調。對於眾多來鄉村尋求休閒的都市人來說,他們可能已經厭倦了卡拉 OK、酒吧或者上網式的休閒。換一種生活感受就是一種休閒體驗。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3、教育價值

農業節慶的教育價值常常被人們忽略,其實無論文化性還是實踐性,農業節慶都有極大的教育意義。清明掃墓祭祖、寄託哀思;端午龍舟競渡、悼念屈原;中秋閤家歡聚、共享天倫;重陽登高敬老。這些傳統節日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美德為主旋律,散發著愛家、愛國的濃重氣息。

農業節慶大多有傳統的文化內涵,在傳統文化越來越被淡化的今天,讓我們多一點農業節慶文化背景,更能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很多農業種植知識、農業耕作知識也是大多來自都市的旅遊者不熟悉的。近年來興起了城市孩子到農村接受鍛鍊的風潮,如最近風靡的《爸爸去哪兒》,很多孩子對農村生活的概念只是書本中,沒有感性的認識,這樣的活動是很有意義的。農業節慶在開發中,增加體驗農活項目,對沒有體驗過農村生活的孩子是個很好的教育機會,讓他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和意義。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農業節慶開發的思路探討

農業節慶有著極豐富的內容和價值,將農業節慶運用到鄉村旅遊開發中,結合我國鄉村旅遊開發存在的諸多問題,探討農業節慶運用的思路。

1、把握節慶特點,避免千篇一律

在節慶活動中,應把節慶當作旅遊開發點來看待,定義節慶的獨特賣點有著十分實際的現實前景。旅遊資源一旦喪失了獨特的一面,旅遊就變的索然無味。農業節慶在運用到鄉村旅遊開發中時,其獨特性的把握甚是關鍵。農業節慶的獨特性是鄉村旅遊的生命力,抓住農業節慶的普遍特點的同時,仍需要把握每個節慶自己能利用的獨特優勢。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現在很多地方舉辦了各種水果的採摘節,有一些知名度不高,甚至很多遊客根本就不知道這裡有採摘節。南京江心洲的葡萄節是較成功的節慶典型,江心洲是南京城西南部長江中的一個島,風光旖旎,每逢 7 月至 8 月,島內千畝葡萄園碩果累累。江心洲地形獨特,利用這樣的獨特地形可以讓遊客乘坐遊船,各類採摘節的重點固然是採摘,在採摘的空閒時間乘坐遊船欣賞美景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葡萄節期間,為了不讓遊客感到採摘活動的單一,島上舉辦了葡萄狀元大賽、品農家大鍋飯、攝影大賽等活動。把握住節慶特點,開發出特色節慶活動項目,避免單調雷同的旅遊開發現狀。南京江心洲的鄉村旅遊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開發中運用了節慶活動,並將很多農業節慶和江心洲的“鄉景鄉情”巧妙結合。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2、挖掘節慶深度,杜絕走馬觀花

旅遊發展至今,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歷史,旅遊發展愈趨成熟。深度旅遊成了未來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深度旅遊早在我國古代其實已經產生,文人墨客因為某一處景色特別,不惜停留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的旅遊已經屬於深度旅遊了。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是受閒暇時間制約的,當人們閒暇時間充裕,對一個地方特別感興趣時,深度性的旅遊便開始了。鄉村旅遊開發的一個重要點就是鄉村度假,要讓遊客在這裡長期逗留不感到厭煩,農業節慶深度性的挖掘顯了很重要了。

以葡萄節為例,世界各地都有舉辦葡萄節,但深度性挖掘的重點各不相同。法國波爾多地區對葡萄酒文化大力宣傳,匈牙利托卡伊鎮地區用葡萄收穫舞來慶祝葡萄節,智利則選出葡萄小姐。我國對葡萄節深度性的挖掘也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新疆舉辦了“葡萄杯”青年歌手大獎賽,南京江心洲請來民間藝人表演傳統工藝,青島大澤山舉辦了“葡萄新品種識別大賽”和“喝葡萄酒大賽”等等。綜觀各地的葡萄節花樣不斷,在深度性挖掘方面給了極多的啟示。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3、開發體驗節慶,延長生命週期

體驗與旅遊有著直接的聯繫,旅遊者花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增長的是閱歷,得到的是體驗。從經濟角度看,體驗經濟會刺激體驗消費,旅遊體驗就是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使遊客達到深度體驗。旅遊是體驗經濟和閱歷產業。正是因為有了深度體驗,客人才覺得這個地方好。如果只能讓客人走馬觀花,過後沒有深入的體驗和閱歷可以回味,從經營角度來說這就是失敗。如果客人到一個地方旅遊回來能夠跟別人講一些感觸很深的細節,這就是成功。因此鄉村旅遊的本質是一種體驗。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農業節慶作為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同樣如此。無論是比較普及的採摘節還是大家都熟知的傣族潑水節,都十分重視體驗性的開發。潑水節因為體驗獨特,成了很多旅遊者希望嘗試的旅遊活動,旅遊者外出旅遊心理上的放縱心理得到了滿足。有人把鄉村旅遊體驗分為了四種類型,即娛樂、教育、逃避顯示和審美。體驗節慶開發意義不僅僅在於節慶本身,從鄉村旅遊體驗的四類型角度看,農業節慶體驗開發可以滿足旅遊者的多種鄉村旅遊體驗需要,推動著鄉村旅遊體驗的開發。鄉村旅遊生命週期短,旅遊體驗性不足的現狀更要求加大農業節慶的體驗開發。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四川省成都龍泉地區鄉村旅遊開發過程中,結合本地特色舉辦了國際桃花節,桃花節引入體驗項目。2011 年的桃花節就開發了山地自行車的比賽項目、旅遊互動風情歌會、桃花節車展試駕和市民鬧桃鄉等體驗節慶節目。大大增強了桃花節的體驗活動內容,帶動了龍泉地區的整體鄉村旅遊。從1987 年起,龍泉每年都舉辦富有體驗味道的桃花節,努力營造體驗桃花節、體驗鄉村情的氛圍,避免了國內鄉村旅遊曇花一現的怪現象,延長了龍泉鄉村旅遊的生命週期。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4、注重節慶內涵,促進持續發展

很多農業節慶是先於鄉村旅遊開發存在的,因此農業節慶有自己的節慶內涵,這樣的內涵是維繫農業節慶發展的關鍵。在鄉村旅遊開發後,農業節慶可能是作為了旅遊資源同時被開發,但節慶內涵依然存在。本質上的文化性質不應該被開發後的經濟性質所取代。一味追求其經濟效應,結果導致農業節慶開發持續性不強,很快節慶被人們淡忘。

潑水節是廣西鄉村旅遊的“寶”,在開發旅遊初期,很多地方注重潑水節內涵,鄉村旅遊取得了成功。嚐到甜頭的開發者異化了潑水節,把原本民族特色的節慶變成了每日一次的活動內容,潑水節淪為了潑水錶演。越來越多的旅遊者表示潑水節在經歷了第一次之後,變的毫無意義,參與潑水節的表演人員也少了那份過節的喜悅。潑水節是可開發的旅遊資源,同時也是傳統民族節慶,從保護農業民族節慶和旅遊持續發展的角度,都應該還其本來的面貌。潑水節如此,很多其他的農業節慶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也是如此,農業節慶的內涵需要人們重新去注重,旅遊需要從經濟文化和可持續發展多角度去看。只有如此,農業節慶才能可持續發展,鄉村旅遊才能可持續發展。

中農富通結合30多年的從業經驗,給大家奉上這份獨一無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策劃思路》(以下簡稱《策劃思路》)。

農民豐收節不知道怎麼辦?一篇文章把你想了解的都說清楚了……

為了更好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遵循“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原則,堅持農民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展示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我們特邀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數十位領導專家參與指導《策劃思路》的制定、修改,以專業性的意見,力求提供全套的實施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