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本就沒幾個兒子,爲何還要把自己兒子過繼給叔叔?

在中國歷史中,皇帝一直被認為是九五之尊,皇子更是高貴無比,天生自帶光環。不過在清朝卻有一位皇帝,連續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過繼給了親王,他就是清高宗乾隆。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將第六子永瑢過繼給慎郡王允禧為孫。乾隆二十八年,乾隆又將皇四子永珹過繼給了履親王允裪為孫。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卻多數早夭,相比較康熙時九子奪嫡的盛況,乾隆晚年能夠繼承皇位的人選非常有限,既然這樣,乾隆又為什麼要把皇子過繼給叔叔們呢?是出於政治考慮嗎?

乾隆本就沒幾個兒子,為何還要把自己兒子過繼給叔叔?

乾隆將皇子過繼的行為曾一度被認為,是在彌補雍正皇帝時期留下的政治傷疤。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的事情太過激烈,各皇子之間為了爭奪權力拉幫結派,兄弟之間反目成仇。雍正繼位後更是使用雷霆手段,大力打壓當年參與儲位爭奪的兄弟們。雍正八弟允禩被削爵位,高牆圈禁。九弟允禟被加械鎖,在保定獄中備受折磨。就連一母同胞的十四弟胤禎也被雍正遠派看守皇陵、幽禁半生。這使得眾多親王郡王人心惶惶,君臣離心,兄弟不睦,雍正的諸多政令難以施行。

乾隆本就沒幾個兒子,為何還要把自己兒子過繼給叔叔?

乾隆繼位後很敏感地意識到宗族之間的疏離,所以對待宗親多是撫以仁政。乾隆將皇子過繼給親王確實也是想使宗室和睦,但更多的還是為了給自己留下聖明仁德的好名聲。這從乾隆將兩個皇子過繼的時間上就可見端倪。

乾隆本就沒幾個兒子,為何還要把自己兒子過繼給叔叔?

單說慎郡王允禧,他一生只有兩個兒子,但分別在乾隆七年和乾隆十三年去世了,此後允禧一直膝下無子終日以書畫相伴。但直到乾隆二十三年允禧去世,一年後乾隆才將第六子永瑢過繼給允禧為嗣孫。履親王允裪也是一樣,在去世後乾隆才將皇四子永珹過繼,為允裪著孝送終,持服百日。如果乾隆想要促進宗族和諧,為何不在慎郡王、履親王尚在人世時將孩子過繼,而是在兩人已經去世後才命永珹、永瑢過繼為孫呢?原因有二

乾隆本就沒幾個兒子,為何還要把自己兒子過繼給叔叔?

其一,皇子是未來的儲君,尤其是在乾隆嫡子已經去世的情況下,乾隆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其他皇子身上。乾隆需要時間判別諸多皇子中哪一位擁有儲君之才,若是在皇子尚小時就將其過繼,很有可能會失去一個帝王之才。而被過繼的皇四子、皇六子也確實只在書文上頗具風采,並無治國安邦之能

乾隆本就沒幾個兒子,為何還要把自己兒子過繼給叔叔?

其二,乾隆將皇子過繼更多的,是對於自己實行仁政的體現,是一場政治作秀。親王能讓皇子為自己披麻戴孝,這本身就是皇帝的一種恩典。乾隆想以此展現自己對各宗室的仁德和厚愛,將各宗室皇族團結起來,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